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測試裝置,包括加載系統、轉換裝置、底板和防轉擋板,所述加載系統用于給試驗裝置施加載荷,所述轉換裝置作用是傳遞和轉換載荷的方向,所述底板用于承受作用力和固定試樣件,所述防轉擋板的作用為防止試樣件在試驗過程中發生扭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測試試驗的試驗裝置問題,適用于較大承載能力的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的測試試驗。(*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連接靜強度測試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的測試試驗的試驗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的葉根螺栓連接強度的計算方法中,常用的為有限元計算方法。有限元模型進行了很大的簡化,有限元計算方法的準確性需要試驗進行驗證,按機械設計標準和徳標VDI2230進行校核,這種方法對葉根螺栓連接的設計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完成試驗的傳統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設計與葉根形狀及螺栓形狀匹配的夾具,通過夾持試樣的玻璃鋼部分及承載螺栓,然后施加上下拉伸載荷直至完成測試。另一種是將試樣件玻璃鋼部分固定在試驗機平臺上,通過對承載螺栓施加拉伸載荷直至完成測試。但是進行試驗的試樣件是從全尺寸葉根上切割下來的葉根部分,并按照設計要求安裝好了連接螺栓。試樣件一端是圓柱 形螺栓連接部分,另一端是弧形葉根部分,一般的常規虎口夾具根本無法夾持,需要特制夾具;還有因為樣件本身的長度較長,萬能試驗機行程有限,預留出的行程空間難以進行夾具的設計。并且因為螺栓的設計連接強度達到400KN,實際破壞強度高達500KN,試驗產生的巨大夾持力對試樣件產生的破壞極大,需要設計端部加強保護裝置加以保護。上述兩種方法在夾具設計及試樣件固定方面均有較大難度,原有的試驗設備已經不能滿足試驗要求,而大型的拉伸測試設備費用高昂,試驗代價大,因此,急需設計一種測試試驗裝備,來滿足葉根螺栓連接靜強度的試驗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需夾持即可直接將壓縮載荷轉換為拉伸載荷,并且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廉、經濟適用性高的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的測試裝置。本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測試裝置,包括加載系統、轉換裝置、底板和防轉擋板;所述加載系統用于給試驗裝置提供載荷;所述轉換裝置的一端與加載系統的加載端相接,轉換裝置的另一端與試樣件相連接,轉換裝置的作用是傳遞和轉換載荷的方向;所述底板通過連接螺栓與試樣件相連,底板通過連接螺栓承受作用力和固定試樣件;所述防轉擋板設置在試樣件兩邊,安裝在底板上,防轉擋板的作用是防止試樣件在試驗過程中發生扭轉。作為本技術進一步改進,所述加載系統為萬能試驗機。作為本技術進一步改進,所述轉換裝置包括轉換裝置上平板、轉換裝置下平板和數根轉換裝置連接桿,所述轉換裝置上平板、轉換裝置下平板通過轉換裝置連接桿相連接,所述轉換裝置下平板上開設有用于通過承載螺栓的通孔,所述承載螺栓通過螺母與轉換裝置下平板相連接,承受載荷。作為本技術進一步改進,所述轉換裝置上平板、轉換裝置下平板設有螺紋孔,轉換裝置連接桿兩端設有連接螺紋,轉換裝置上平板、轉換裝置下平板和轉換裝置連接桿通過螺紋連接相連接。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板為具有承受大載荷能力的平板,底板上設有安裝孔,用于安裝固定試樣件。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板還設有安裝槽,用于安裝固定防轉擋板。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防轉擋板的形狀與風輪葉片葉根外形匹配。本技術解決了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測試試驗的試驗裝置問題,均勻平穩的將載荷施加到試樣件上,適用于較大承載能力的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的測試試驗。附圖說明圖I是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測試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測試實驗裝置的俯視圖示意圖圖3是轉換裝置的示意圖;圖4是圖I的A—A首I]面不意圖。圖中1、底板,2、防轉擋板,3、試樣件,4、轉換裝置,5、萬能試驗機,6、承載螺栓,7、連接螺栓,8、螺母,9、安裝槽,10、螺紋孔,11、連接螺紋,12、轉換裝置連接桿,13、轉換裝置上平板,14、通孔,15、轉換裝置下平板,16、安裝孔。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如附圖所示,一種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測試裝置,包括萬能試驗機5、轉換裝置4、底板I和防轉擋板2 ;萬能試驗機5用于給試驗裝置提供試驗載荷;轉換裝置4的作用是傳遞和轉換載荷的方向,將萬能試驗機5加載端部施加在轉換裝置上平板13的壓縮載荷轉換為對安裝有承載螺栓6的葉根試樣件的拉伸載荷;轉換裝置4包括轉換裝置上平板13、轉換裝置下平板15和兩根轉換裝置連接桿12,轉換裝置上平板13、轉換裝置下平板15設有螺紋孔10,轉換裝置連接桿12兩端設有連接螺紋11,轉換裝置上平板13、轉換裝置下平板15和轉換裝置連接桿12通過螺紋連接相連接,轉換裝置下平板15上開設有用于通過承載螺栓6的通孔14,試樣件3通過承載螺栓6和螺母8與轉換裝置下平板15相連接,承受拉伸載荷;底板I為具有承受大載荷能力的金屬平板,用于承受作用力,底板上設有安裝孔16,使用連接螺栓7和螺母8將試樣件3安裝和固定在底板I上,并將試樣件3的反作用力傳遞至底板I上;底板I上還設置有防轉擋板安裝槽9,用于安裝固定防轉擋板2 ;防轉擋板2的作用為防止試樣件3在試驗過程中發生扭轉,防轉擋板2的形狀與風輪葉片葉根外形匹配,防轉擋板2與風輪葉片葉根隨型緊貼后用螺栓安裝固定在底板I的安裝槽9上。測試時,將已完成安裝的試樣件3及工裝整體放置在萬能試驗機5的平臺上,調整萬能試驗機5加載端部,使加載端部與轉換裝置 上平板13接觸,調整好試樣件3的垂直度并施加輕微初載,試驗過程中由萬能試驗機5控制加載程序并采集載荷位移信息。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加載系統、轉換裝置、底板和防轉擋板;所述轉換裝置的一端與加載系統的加載端相接,轉換裝置的另一端與試樣件相連接;所述底板通過連接螺栓與試樣件相連;所述防轉擋板設置在試樣件兩邊,防轉擋板安裝在底板上,。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系統為萬能試驗機。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換裝置包括轉換裝置上平板、轉換裝置下平板和數根轉換裝置連接桿,所述轉換裝置上平板、轉換裝置下平板通過轉換裝置連接桿相連接,所述轉換裝置下平板上開設有用于通過承載螺栓的通孔,所述承載螺栓通過螺母與轉換裝置下平板相連接。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換裝置上平板、轉換裝置下平板設有螺紋孔,轉換裝置連接桿兩端設有連接螺紋,轉換裝置上平板、轉換裝置下平板和轉換裝置連接桿通過螺紋連接相連接。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為具有承受大載荷能力的平板,底板上設有安裝孔。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風輪葉片葉根連接螺栓與葉根連接靜強度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加載系統、轉換裝置、底板和防轉擋板;所述轉換裝置的一端與加載系統的加載端相接,轉換裝置的另一端與試樣件相連接;所述底板通過連接螺栓與試樣件相連;所述防轉擋板設置在試樣件兩邊,防轉擋板安裝在底板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學斌,雷志敏,李心,任司南,劉魁,周娟,黃文,
申請(專利權)人: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