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種滾筒式高效污泥無害化處理設備,滾筒底部下方設有電機和減速機,減速機輸出軸上設有主動齒輪,滾筒的筒體上套裝有與主動齒輪嚙合的被動齒輪;被動齒輪兩側的筒體上設有回轉導軌,回轉導軌與支撐導輪相適配,滾筒兩端設有與滾筒的筒體兩端旋轉密封的端蓋且端蓋用支架支撐,一側的端蓋上設有進料口和空氣進口,另一側的端蓋上設有出料口和臭氣引風口;滾筒的內腔壁面上設有與滾筒軸心線呈夾度的攪拌齒,滾筒的內腔分為多個腔體且腔體間相互連通,相鄰腔體間以隔板隔開且每個隔板上的通孔位置高低不一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使物料在滾筒內反復升高、跌落、多次從空氣中穿過而充分吸入氧氣,充分保證了微生物好氧分解的條件,滅菌處理后的物料(污泥)可用做綠化或園藝用肥料。(*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環保
,具體涉及一種滾筒式高效污泥無害化處理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事業的飛速發展,隨之帶來的污水、餐廚垃圾、污泥的產生量也在迅速增加,污水處理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和擴大。據有關資料記載,2009年全國投入運行的城鎮污水處理廠1992座,處理污水量280億m3,產生含水率80%的污泥約2005萬噸。隨著城鎮化水平和污水處理量的增加,污泥量將很快突破3000萬噸。目前,我國污泥處理與處置方式主要有下述幾種一是污泥消化,污泥消化工藝主要分為二元消化工藝和兩相厭氧消化工藝兩類。二元消化工藝即在第一級采用好氧消化,靠氧化產生的熱量使體系溫度大于50°C,然后進入第二級中溫厭氧消化。兩相厭氧消化工藝,即第一級和第二 級分別采用中溫和高溫兩相厭氧工藝組合;二是污泥填埋,污泥消化后經脫水再進行填埋是目前國內許多大型污水處理廠中常采取的方式,經過消化后的污泥有機物含量減少,性能穩定,總體積減少,脫水后作填埋處置是一種比較經濟、簡單的處理方式。污泥填埋處理成本低、不需高度脫水或自然干化、既處理了污泥又增加了城市的建設用地。但是污泥填埋不僅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由于污泥中含有一定的各種細菌及有毒物質,填埋不當或者由于填埋地質條件等因素,將造成滲濾液的滲出而污染地下水層,影響給水水質;三是建筑材料利用,伴隨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建筑、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面臨著國家保護耕地,限制開采黏土與使用大量建材的矛盾之間,利用污泥生產建筑材料(例如制磚),不僅可以減少污泥填埋所占用的土地,減少自然資源消耗,而且可以使資源得到循環利用。既解決了污泥的出路,又解決建材面臨的需求,有利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但該技術,都處于研發階段,還沒有真正成熟,真正推廣還需要時日;四是污泥焚燒,污泥焚燒的處理法是最徹底、最大程度的減容方法,一是脫水直接焚燒,另一類是脫水、干化再焚燒。但污泥焚燒一次性投資大,運行費用高,成本高,管理水平和設備維修要求高,焚燒的煙塵如果直接排放,污泥中的重金屬物質會隨著煙塵擴散而污染空氣。如焚燒來源于主要處理工業污水形成的污泥,經焚燒排放到環境中造成二噁英的污染。從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的角度出發,污泥焚燒將不被提倡;五是污泥投海,該方法簡單,不需花費大量資源,但受地理位置和國際海洋有關公約的限制以及對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食物已造成威脅,中國政府已于1994年初接受三項國際協議,承諾于1994年2月20日起不在海上處置工業廢物和污水污泥,所以這種方法已經受限制。六是污泥堆肥,將污泥脫水后堆肥農用技術,污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和N、P、K等營養元素及植物所必須的各種微量元素Ca、Mg、Cu、Zn、Fe等,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促進作物的生長。此外,污泥還能夠改變土壤的生物學性狀,使土壤中微生物總量及放線菌所占比例增加,土壤的代謝強度提高。且堆肥過程中不需要其他能源和人工管理,投資及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方便,很適用中小型污水處理廠,但是,這種設備制造技術復雜、難度較大,目前國內正處于研發階段。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只有10%左右通過堆肥等技術處理處置后回用到土地,大約20%以上采用填埋,少量采用焚燒和建材利用等,其余大部分隨意外運、隨處堆置,帶來了大量的環境污染和社會問題,因此有必要加快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滾筒式高效污泥無害化處理設備,將污泥加入輔料攪拌后置于滾筒內,利用好氧發酵滅菌原理,使物料(污泥內加入谷糠和微生物菌初步攪拌后稱作物料,下同)在滾筒內反復升高、多次跌落氧化,利用無線測溫裝置,嚴格控制發酵溫度,使物料的溫度、水分均勻化,達到充氧充分、溫度和水分均勻,充分保證了微生物好氧分解的條件,同時殺滅各種有害病菌,經處理后的污泥可做綠化或園藝用肥料。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滾筒式高效污泥無害化處理設備,具有滾筒,所述滾筒底部下方設有電機和與之相連的減速機,所述減速機輸出軸上設有主動齒輪,所述滾筒的筒體上套裝有與主動齒輪嚙合的被動齒輪;所述被動齒輪兩側的筒體上設有回轉導軌,所述回轉導軌與設置在滾筒底部下方的支撐導輪相適配,所述滾筒兩端設有與滾筒的筒體兩端旋轉密封的端蓋,所述兩端的端蓋均用支架支撐,其中一側的端蓋上設有進料口和空 氣進口,另一側的端蓋上設有出料口和臭氣引風口 ;所述滾筒的內腔壁面上設有與滾筒軸心線呈夾度的攪拌齒,滾筒的內腔分為多個腔體且腔體間相互連通,相鄰腔體間以隔板隔開,且每個隔板上的通孔彼此錯開,周向間隔角度。其中,所述腔體順序為培育區、升溫區、高溫發酵滅菌區、冷卻區和滯留區,培育區(10)和升溫區間的隔板上的通孔I為圓形且與隔板的軸心線偏離距離,升溫區和高溫發酵滅菌區間的隔板上的通孔II為圓缺形且位于隔板一側邊,高溫發酵滅菌區和冷卻區間的隔板上的通孔III也為圓缺形且位于隔板一側邊,冷卻區和滯留區間的隔板上的通孔IV為圓形且與隔板的軸心線同軸,導管穿過臭氣引風口后一端置于冷卻區內,導管另一端與引風機連接。進一步地,所述高溫發酵滅菌區由一號高溫發酵滅菌區、二號高溫發酵滅菌區和三號高溫發酵滅菌區構成,所述升溫區和一號高溫發酵滅菌區間的隔板上的通孔II為圓缺形且位于隔板一側邊;一號高溫發酵滅菌區和二號高溫發酵滅菌區間的隔板上的通孔V為圓缺形且位于隔板另一側邊,并與通孔II對稱設置且周向間隔120° ;二號高溫滅菌區和三號高溫滅菌區間的隔板上的通孔VI為圓缺形且位于隔板側邊,且與通孔V周向間隔120° ;三號高溫滅菌區和冷卻區間的隔板上的通孔III位于隔板一側邊,且與通孔VI周向間隔 120。。進一步地,所述滾筒的筒體傾斜設置,所述進料口端高,所述出料口端低,夾角為I。 一 5。。進一步地,靠近出料口端的支撐導輪側邊設有限位輪,所述導管上制有密集網孔。進一步地,所述空氣進口的出口端設有冷風錐,所述冷風錐置于培育區內。進一步地,所述攪拌齒為整體式結構,攪拌齒沿滾筒內腔壁面軸向呈角度設置。進一步地,所述滾筒的筒體上套裝有彈簧支撐,所述被動齒輪安裝在彈簧支撐上。進一步地,所述滾筒的筒體表面設有保溫層。進一步地,所述滾筒的腔體內均設有無線遙控溫度監測系統。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I、設計形式上采用滾筒式利用空間高,占地面積小、投資少,可以在露天安裝,使用中不受天氣的影響,發酵產品質量穩定;2、將滾筒分為多個腔體腔體內壁上設有攪拌齒,類似螺旋齒,滾筒轉動時采用螺旋形式可以實現物料少量螺旋前進,增加物料在筒內的滯留時間,保證發酵質量;3、對空氣進口處設有冷風錐防止空氣進入滾筒后被堵塞,擴大空氣擴散斷面,有利于空氣在滾筒內迅速擴散;4、除臭效果好污泥內的臭氣、水分、廢氣在滾筒內易揮發、易收集、用管道排在筒外凈化器進行處理、排放;5、滾筒兩端采用滾動式橡膠密封,易檢查、清理和維修;6、運行方式靈活可以連續進出料,也可以間斷運行; 7、無需成品回流接種一般發酵裝置,需要一個成品回流接種系統,該設備的每個腔體在運行途中,總會剩余一些物料,本身起到了接種作用;8、系統可以無線遙控檢測滾筒內部溫度的變換,自動加減進筒空氣;9、控制采用無線測控傳感及PLC自動控制運轉,自動化程度高,人工勞動強度低;10、該設備具有充氣和吸氣兩套供氧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滾筒式高效污泥無害化處理設備,具有滾筒(1),所述滾筒(1)底部下方設有電機(2)和與之相連的減速機,所述減速機輸出軸上設有主動齒輪(3),所述滾筒(1)的筒體上套裝有與主動齒輪(3)嚙合的被動齒輪(4);所述被動齒輪(4)兩側的筒體上設有回轉導軌(8),所述回轉導軌(8)與設置在滾筒(1)底部下方的支撐導輪(9)相適配,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1)兩端設有與滾筒(1)的筒體兩端旋轉密封的端蓋(5),所述兩端的端蓋(5)均用支架(17)支撐,其中一側的端蓋(5)上設有進料口(6)和空氣進口(16),另一側的端蓋(5)上設有出料口(7)和臭氣引風口(29);所述滾筒(1)的內腔壁面上設有與滾筒(1)軸心線呈夾度的攪拌齒(21),滾筒(1)的內腔分為多個腔體且腔體間相互連通,相鄰腔體間以隔板(15)隔開,且每個隔板(15)上的通孔彼此錯開,周向間隔角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振紅,張慶豐,趙博,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沃升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