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主要由缺氧區、曝氣區、沉淀區和風機室共4個單元構成,其連接順序依次為:缺氧區、曝氣區、沉淀區和風機室。本裝置使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進一步的去除,有效降低了BOD5、CODCr、NH4-N、P等水質污染指標的濃度。(*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污水處理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小型污水處理裝置是80年代末期在國內出現的一種污水處理設施。因其主體構筑物通常可埋在地下或半地下,故俗稱地埋式。該種裝置主要適用于小規模的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有機工業廢水的處理。目前所采用的主要處理手段是較為成熟的生物接觸氧化技術-主要為A/0工藝。通過近年來的現場應用,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能夠使邊遠礦區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周邊環境得到合理保護,促進了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建立小型污水處理裝置的好處(1)適于非城市化地區保護和改善局部環境;(2)適用于城市中新建小區生活污水的單獨處理;(3)城市特種污水(如醫院廢水)的單獨處理;(4)作為某些開發區的階段性治理措施;(5)是目前條件下推行中水回用系統的必要前提。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簡述了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在工程設計和工程應用中實際情況,分析了其優缺點,提出了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選擇污水處理裝置的建議。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公開了一種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簡述了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在工程設計和工程應用中實際情況,主要舉措是將各礦區的化糞池出水收集至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使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進一步的去除,有效降低了 BOD5> CODcr ,NH4- N、P等水質污染指標的濃度。為實現本技術專利技術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I. 一種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缺氧區3、曝氣區4、沉淀區5和風機室6共4個單元構成,其連接順序依次為缺氧區3、曝氣區4、沉淀區5和風機室6。2.所述的缺氧區,水力停留時間為3 h,ML SS的濃度為4000 mg· L—1,污泥負荷為 O. 4 kg BOD5 · (kg ML SS · cO'O. 8 kg CODcr · (kg ML SS · d)和 0. 085 kg NH4 -N · (kg ML SS · d)'3.所述的曝氣區,水力停留時間為8 h,ML SS濃度為3000 mg ·Ι^,污泥負荷為O. 3 kg BOD5 · (kg ML SS · cD'O. 4 kg CODcr · (kg ML SS ·d)和 0. 045 kg NH4 - N · (kgML SS · dr1,氣水比為 10:1。4.所述的沉淀區,其特征表面負荷為I. 5 m3 · (m2 · h)—1,沉淀時間為4 h。5.所述的風機室,其特征在于,裝置內設置有用電設備為2臺曝氣用鼓風機(一用一備)與配套的電動閥,2臺內循環回流用潛污泵(一用一備),2臺沉淀污泥回流用潛污泵(一用一備)。附圖說明圖I本技術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流程示意圖;圖I中污水進水管1,格柵2,缺氧區3,曝氣區4,沉淀區5,風機室6,排放池7。具體實施方式結合圖1,通過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一種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缺氧區3、曝氣區4、沉淀區5和風機室6共4個單元構成,其連接順序依次為缺氧區3、曝氣區4、沉淀區5和風機室6。經格柵2初步過濾的生活污水進入缺氧區3,細菌培養。接種污泥取自城市污水處理廠,按高負荷連續培養法培養。用臨時潛污泵由化糞池內取污水向裝置內注水,污水注滿后停止進水,悶曝3 d。隨后按設計進水量連續進水和曝氣,曝氣區出現污泥絮體后,啟動內循環回流泵。細菌培養時間約30 d,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出現了許多原生動物,其中以線蟲、鐘蟲及少量的變形蟲為主,說明細菌培養成功。裝置出水bod5、cod&、ss、n h4-n、p分別為16 mg ·L-1 >42 mg · L-1 >60 mg · L-1、14 mg · L-1 >203 mg · L-1。此裝置的工藝特點(I)適于非城市化地區保護和改善局部環境;(2)適用于城市中新建小區生活污水的單獨處理;(3)城市特種污水(如醫院廢水)的單獨處理;(4)作為某些開發區的階段性治理措施;(5)是目前條件下推行中水回用系統的必要前提。權利要求1.一種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缺氧區、曝氣區、沉淀區和風機室共4個單元構成,其連接順序依次為缺氧區、曝氣區、沉淀區和風機室。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氧區的水力停留時間為3 h,ML SS的濃度為4000 mg ·I/1,污泥負荷為O. 4 kg BOD5 · (kg ML SS.d)'0.8 kg CODcr · (kg ML SS · d)和 0. 085 kg NH4 - N · (kg ML SS · d)'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氣區的水力停留時間為8 h,ML SS濃度為3000 mg ·ΙΛ污泥負荷為O. 3 kg BOD5 · (kg ML SS · d)'O.4 kg CODcr · (kg ML SS · d)和 0. 045 kg NH4 - N · (kg ML SS · d)4,氣水比為 10: I。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區的表面負荷為I. 5 m3 · (m2 · hr1,沉淀時間為4 h。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機室內獨立設置有一用一備共2臺曝氣用鼓風機,及其配套的電動閥;一用一備共2臺內循環回流用潛污泵;一用一備共2臺沉淀污泥回流用潛污泵。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主要由缺氧區、曝氣區、沉淀區和風機室共4個單元構成,其連接順序依次為缺氧區、曝氣區、沉淀區和風機室。本裝置使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進一步的去除,有效降低了BOD5、CODCr、NH4-N、P等水質污染指標的濃度。文檔編號C02F9/14GK202671354SQ201220308079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8日專利技術者朱洪斌 申請人:蘇州科博思流體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缺氧區、曝氣區、沉淀區和風機室共4個單元構成,其連接順序依次為:缺氧區、曝氣區、沉淀區和風機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洪斌,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科博思流體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