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操縱室裝置及起重機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227002 閱讀: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20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操縱室裝置和起重機,變位支架(8)設置橫臂和滑桿,橫臂與操縱室(6)鉸接。仰角變位缸與所述操縱室(6)和所述變位支架(8)鉸接。變位機構擺臂(12)與車體轉動連接,變位機構擺臂(12)的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都套接在滑桿上。水平變位缸(10)與連接體(9)和橫臂的一端鉸接。變幅油缸(11)的缸體與第二連接臂鉸接,并且缸體穿過第一連接臂上的通孔與連接體(9)鉸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操縱室裝置和起重機可以實現操縱室在垂直面內平行移動,方便整車布局及人員進出;可以實現操縱室在轉臺一側的前后旋轉,便于行駛和作業;也可以實現帶吊臂行駛過程中操縱室擺動上仰,拓寬了操作視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操縱室裝置
    ,尤其涉及一種操縱室裝置及起重機
    技術介紹
    目前,在場館、風電及橋梁等大型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均采用大噸位專用起重機完成構件的吊運工作。由于大噸位起重機的吊臂寬度尺寸較大,且吊臂變幅油缸受整車高度的限制而設置在吊臂的側面;因此,為滿足輪式起重機運輸寬度的要求(不能超過3. 10米),符合操縱室的最小寬度設計標準的規定(不小于O. 79米),現有的大噸位起重機操縱室的位置必須均可改變。這樣,操作人員的視野范圍就能夠滿足安全吊運作業的要求。傳統的輪式起重機操縱室的安裝方式一般有兩種側置在轉臺左側機棚前面;以操縱室回轉機構為動力,置于轉臺后側。隨著超大噸位起重機的發展,轉臺結構及車身都比較龐大,造成工作與行駛過程中操縱室的放置、人員進出困難,這就需要一種新的可以實現多方位變位·的操縱室。圖I為現有的操縱室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I所示,包括操縱室I、支架2、操縱室變位缸3、旋轉架4、馬達5。該操縱室裝置可以實現操縱室在轉臺一側的前后旋轉,行駛過程中操縱室在整車后方,工作時旋轉至轉臺側面。現有操縱室裝置的缺點如下I)不能實現操縱室在垂直面內的上下移動,給整車布局及人員進出帶來不便;2)由于超大噸位轉臺結構及整車寬度的限制,操縱室回轉變位機構必須具有體積小,結構緊湊,輸出扭矩大的特點,馬達驅動的渦輪齒輪傳動機構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3)作業過程中,操縱室不能根據視野需要進行水平旋轉,給吊重作業操作帶來不便。同時,由于超大噸位轉臺尾部至回轉中心較大,傳統操縱室變位機構的整體長度已遠遠達不到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縱室裝置,可以實現上仰、上下移動和水平旋轉運動。一種操縱室裝置,包括操縱室6和設置在所述操縱室6和車體之間的變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變位機構包括仰角變位缸7、變位支架8、水平變位缸10、變幅油缸11、變位機構擺臂12和連接體9 ;所述變位支架8包括設置在所述變位支架8頂端的橫臂和設置在所述變位支架8中部的滑桿;所述橫臂與所述操縱室6的后壁鉸接;所述仰角變位缸7的一端與所述操縱室6的底部鉸接,另一端與所述變位支架8的底端鉸接;所述變位機構擺臂12的一端與所述車體轉動連接,另一端的側壁上設置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所述第一連接臂位于所述第二連接壁的上方;所述第一連接臂和所述第二連接臂都套接在所述滑桿上;所述連接體9的一端套接在所述滑桿上,另一端與所述變位機構擺臂12滑動連接;所述連接體9位于所述第一連接臂的上方;所述水平變位缸10的一端與所述連接體9鉸接,另一端與所述橫臂的一端鉸接;所述變幅油缸11缸體與所述第二連接臂鉸接,并且所述變幅油缸11的缸體穿過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臂上的通孔,所述變幅油缸11的缸桿與所述連接體9鉸接。根據本技術的操縱室裝置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所述變位機構擺臂12的一端與所述車體通過轉動軸承連接。根據本技術的操縱室裝置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設置在所述變位機構擺臂12與所述車體轉動連接處的擺動液壓馬達13。根據本技術的操縱室裝置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包括兩個所述仰角變位缸7 ;其中,兩個所述仰角變位缸7的一端分別與所述操縱室6的底部鉸接,兩個所述仰角變位缸7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變位支架8的下端鉸接。本技術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起重機,包括上述的操縱室裝置。·本技術的操縱室裝置和起重機可以實現上仰、上下移動和水平旋轉運動,使操作方便。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現有技術中的操縱室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A-2B為根據本技術的操縱室裝置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A-3D為根據本技術的操縱室裝置一個實施例中的操縱室的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說明本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下面結合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多方面的描述。圖2A-2B為根據本技術的操縱室裝置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圖2A為操縱室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圖2B為操縱室裝置的組合正視圖。如圖所示操縱室裝置包括操縱室6和設置在所述操縱室6和車體之間的變位機構。變位機構包括仰角變位缸7、變位支架8、水平變位缸10、變幅油缸11、變位機構擺臂12和連接體9。變位支架8包括設置在變位支架8頂端的橫臂和設置在變位支架8中部的滑桿;變位支架8呈“T”形或“7”形。橫臂與操縱室6的后壁通過鉸鏈鉸接;仰角變位缸7的一端與操縱室6的底部鉸接,另一端與變位支架8的底端鉸接。仰角變位缸7實現操縱室上仰20°功能。通過仰角變位缸7實現操縱室依后鉸點上仰20°,方便操作人員進行作業。變位機構擺臂12的一端與車體轉動連接,根據一個實施例,可以采用連接軸或軸承等現有技術中的轉動連接,并且可以采用電機或人力的方式使變位機構擺臂12的一端繞車體轉動。變位機構擺臂12另一端的側壁設置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第一連接臂位于第二連接壁的上方。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都設置通孔,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都套接在滑桿上。滑桿可以相對于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做轉動或上下移動。連接體9的一端套接在滑桿上,滑桿可以相對于連接體9做轉動或上下移動。根據一個實施例,連接體9的另一端與變位機構擺臂12的側壁滑動連接,可以為現有技術中的滑動連接,例如,在變位機構擺臂12的側壁上設置滑槽,連接體9的另一端可以與變位機構擺臂12側壁上的滑槽配合,形成滑動連接。連接體9位于第一連接臂的上方。水平變位缸10的一端與連接體9鉸接,另一端與橫臂的一端鉸接。由于水平變位缸10的一端與橫臂的一端鉸接,水平變位缸10的伸縮將產生使變位支架8水平轉動的力矩,并由于變位支架8與操縱室6鉸接,使操縱室6水平轉動。變位支架8可以實現操縱室與仰角變位、垂直變位、水平變位的多點連接。水平變位缸10可以實現使操縱室水平旋轉20°的功能,便于起重機操作者調整視野。 變幅油缸11缸體與第二連接臂鉸接,并且變幅油缸11的缸體穿過設置在第一連接臂上的通孔,變幅油缸11的缸桿與連接體9鉸接。變幅油缸11的缸桿的伸出,使連接體9上升,連接體9的上升帶動變位支架8上升,由于變位支架8與操縱室6鉸接,將使得操縱室6上升。變幅油缸11的缸桿的縮短,帶動連接體9下降,在重力的作用下,變位支架8下降,由于變位支架8與操縱室6鉸接,將使得操縱室6下降。變幅油缸11可以以變位支架8為軸,實現操縱室垂直變位功能。變位機構擺臂12可以為對稱結構的箱形體,通過兩鉸接點連接變幅油缸11。通過帶動操縱室6在垂直面內平行向下移動,降至地面,人員進入操縱室。變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操縱室裝置,包括:操縱室(6)和設置在所述操縱室(6)和車體之間的變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變位機構包括:仰角變位缸(7)、變位支架(8)、水平變位缸(10)、變幅油缸(11)、變位機構擺臂(12)和連接體(9);所述變位支架(8)包括設置在所述變位支架(8)頂端的橫臂和設置在所述變位支架(8)中部的滑桿;所述橫臂與所述操縱室(6)的后壁鉸接;所述仰角變位缸(7)的一端與所述操縱室(6)的底部鉸接,另一端與所述變位支架(8)的底端鉸接;所述變位機構擺臂(12)的一端與所述車體轉動連接,在所述變位機構擺臂(12)另一端的側壁上設置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所述第一連接臂位于所述第二連接壁的上方;所述第一連接臂和所述第二連接臂都套接在所述滑桿上;所述連接體(9)位于所述第一連接臂的上方;所述連接體(9)的一端套接在所述滑桿上,另一端與所述變位機構擺臂(12)滑動連接;所述水平變位缸(10)的一端與所述連接體(9)鉸接,另一端與所述橫臂的一端鉸接;所述變幅油缸(11)缸體與所述第二連接臂鉸接,并且所述變幅油缸(11)的缸體穿過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臂上的通孔,所述變幅油缸(11)的缸桿與所述連接體(9)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向東李長青梅煜張正得
    申請(專利權)人: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牛牛| 无码视频在线播放一二三区|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人妻丰满熟AV无码区HD|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午夜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 gogo少妇无码肉肉视频| 无码中文在线二区免费| 无码少妇A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