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升降機中用的起重量限制器,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電路板結構中包括:壓力傳感器、單片機、設置在單片機與壓力傳感器之間的模數轉換電路、分別與單片機的控制輸出端連接的繼電器觸點信號電路、數碼管顯示電路、聲光報警電路,上述的電路板結構中還包括實時時鐘電路模塊,實時時鐘電路模塊的與單片機的時鐘控制端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四位數碼管顯示:正常工作狀態顯示升降機當前實際載重量,處于調試狀態時可顯示升降機儀器設置信息,方便用戶操作;可按要求進行觸點輸出,以實現控制升降機運行;傳感器為旁壓式傳感器采用鉻鎳鉬合金材料,一體化結構,精確線性輸出,結構緊湊,安裝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升降機中用的起重量限制器,屬于工程機械領域,特別是一種能實時顯示承載重量并與計算機進行通訊的起重量限制器。
技術介紹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以及生產的需求,人們對工程用升降機以及電梯的安全性能要求越來越高,而現有的起重量限制器存在操作流程繁瑣,安裝調試困難等問題,并在測量精度上,實用功能上都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升降機上使用的起重量限制器無法實時顯示升降機的載荷值·的技術問題,設計了一種升降機中用的起重量限制器,通過在現有起重量限制器的電路結構中設置時鐘模塊,可以實時顯示升降機載荷值。本技術為實現專利技術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升降機中用的起重量限制器,電路板結構中包括壓力傳感器、單片機、設置在單片機與壓力傳感器之間的模數轉換電路、分別與單片機的控制輸出端連接的繼電器觸點信號電路、數碼管顯示電路、聲光報警電路,上述的電路板結構中還包括實時時鐘電路模塊,實時時鐘電路模塊的與單片機的時鐘控制端連接。本技術采用四位數碼管顯示正常工作狀態顯示升降機當前實際載重量,處于調試狀態時可顯示升降機儀器設置信息,方便用戶操作;可按要求進行觸點輸出,以實現控制升降機運行;克服啟動時的慣性誤報警;增加故障自診斷功能,當系統故障或斷電時輸出超載信號;傳感器為旁壓式傳感器采用鉻鎳鑰合金材料,一體化結構,精確線性輸出,結構緊湊,安裝方便。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原理框圖。圖2是模數轉換電路圖。圖3是單片機模塊電路圖。圖4是繼電器觸點信號電路圖。圖5是數碼管顯示電路圖。圖6是聲光報警電路圖。圖7是實時時鐘電路模塊圖。圖8是RS485通訊電路圖。圖9是按鍵輸入電路圖。附圖中,I代表壓力傳感器,2代表模數轉換電路,3代表單片機,4代表繼電器觸點信號電路,5代表數碼管顯電路,6代表聲光報警電路,7代表實時時鐘電路模塊,8代表RS485通訊電路,9代表按鍵輸入電路,Ul代表單片機芯片,U2代表A/D轉換芯片,U3代表總線芯片,U5代表時鐘芯片。具體實施方式參看圖1,一種升降機中用的起重量限制器,電路板結構中包括壓力傳感器I、單片機3、設置在單片機3與壓力傳感器I之間的模數轉換電路2、分別與單片機3的控制輸出端連接的繼電器觸點信號電路4、數碼管顯示電路5、聲光報警電路6,上述的電路板結構中還包括實時時鐘電路模塊7,實時時鐘電路模塊7的與單片機的時鐘控制端連接。參看圖1,上述的電路板結構中還增設有與單片機3輸入輸出端連接的串口通訊電路,所述的串口通訊電路是RS485通訊電路8或RS232通訊電路。參看圖I,上述的電路板結構中還設有按鍵輸入電路9。上述的壓力傳感器I是型號為LC-X-AII-3T的軸銷式傳感器或型號為BCQ-HD-3T·的旁壓式傳感器。參看圖2,上述的模數轉換電路2由A/D轉換芯片U2及其外圍電路組成,以上外圍電路中包括晶振Y2、電容C5、電容C6、電容C7、電容C8、電容C33、電容C34、電容C35、電阻R49、電阻R50、連接端子J9組成;連接端子J9的第1、9腳通過電阻R49連接至A/D轉換芯片U2的7腳,連接端子J9第2、10腳通過電阻R50連接至A/D轉換芯片U2的8腳;晶振Y2一端接A/D轉換芯片U2第2腳同時通過電容C5接地,另一端接A/D轉換芯片U2第3腳同時通過電容C6接地;A/D轉換芯片U2第5、6腳間接電容C7后分別接電源輸入和地,旁壓式傳感器分為四路接入J9 :第一路接連接端子J9第1、9引腳;第二路接連接端子J9第2、10引腳;第三路接連接端子J9第4、7引腳;第四路接連接端子J9第3、8引腳。參看圖3,上述的單片機3由型號為STC12C5A16AD的單片機芯片Ul及其外圍電路組成,上述外圍電路由晶振Y1、電容Cl、電容C2、電容C3、C4組成;晶振Yl兩端分別接電容Cl、電容C2后接地,同時一端接單片機芯片Ul第14腳,另一端接單片機芯片Ul第15腳;電容C3、電容C4并聯后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單片機芯片Ul第38腳。參看圖4,上述的繼電器觸點信號電路4由繼電器JDQ1、繼電器JDQ2、繼電器JDQ3,電阻R33、電阻R34、電阻R35,晶體管NI、晶體管N2、晶體管N3,二極管DI、二極管D2、二極管D3,端子J1、端子J2、端子J3組成;第一組包含繼電器JDQ1、電阻R33、晶體管NI、二極管D1、端子J1,其中晶體管NI的基極連接電阻R33后接單片機芯片Ul第18腳,晶體管NI集電極接繼電器JDQl第2腳,發射集接地,二極管Dl接在繼電器JDQl的集電極與電源之間,繼電器JDQl第I腳接電源;第二組包含繼電器JDQ2、電阻R34、晶體管N2、二極管D2、端子J2,其中晶體管N2的基極連接電阻R34后接單片機芯片Ul第19腳,晶體管N2集電極接繼電器JDQ2第2腳,發射集接地,二極管D2接在繼電器JDQ2的集電極與電源之間,繼電器JDQ2第I腳接電源;第三組包含繼電器JDQ3、電阻R35、晶體管N3、二極管D3、端子J3,其中晶體管N3的基極連接電阻R35后接單片機芯片Ul第20腳,晶體管N3集電極接繼電器JDQ3第2腳,發射集接地,二極管D3接在繼電器JDQ3的集電極與電源之間,繼電器JDQ3第I腳接電源。參看圖5,上述的數碼管顯示電路5由四位數碼管SE⑶ISP1、電阻R41-R48組成,數碼管SE⑶ISPl的1-12腳分別對應連接電阻R41-R48,電阻R41-R48的另一端對應連接到單片機芯片Ul第30-37腳。參看圖6,上述的實時時鐘電路模塊7由型號為AD2201API的時鐘芯片U5,電阻R9、R10,電容ClO組成,時鐘芯片U5的13、15腳分別接單片機芯片Ul的27、26腳,時鐘芯片U5的24腳接電源,電容ClO接在時鐘芯片U5的24腳與地之間,時鐘芯片U5第13、15腳與電源之間分別串接電阻RlO、R9。參看圖7,上述的RS485通訊電路8由型號為75176的總線芯片U3、電阻R1-R6、電容C9、二極管D4-D7,接線端子J7和瞬態二極管TVS組成,總線芯片U3的DI腳接單片機芯片Ul第7腳,RE腳與DE腳相連后接單片機芯片Ul第6腳,RO腳連接電阻Rl后連接至單片機芯片Ul第5腳,總線芯片U3的A、B腳分別連接電阻R2-R6、二極管D4-D7后接瞬態二極管TVS兩端,瞬態二極管TVS兩端再接至接線端子J7的1、2腳。參看圖8,上述的聲光報警電路6由晶體管N4、蜂鳴器LSI、電阻R36-R40、電容C32、發光二極管LED1-LED4組成,晶體管N4基極連接電阻R36后連接至單片機芯片Ul的25 腳;集電極接蜂鳴器LS1,蜂鳴器LSl的輸入端接電源;晶體管N4發射極接地,蜂鳴器LSl輸入端與地之間接電容C32,發光二極管LED1-LED4正極接電源,負極對應連接電阻R37-R40,電阻R37-R39另一端分別接單片機芯片Ul的12、13、17腳,電阻R40的另一端接地。參看圖9,上述的按鍵輸入電路9由端子J5、電阻R29-R32組成,端子J5的I腳接地,2-5腳分別接電阻R32-R39,電阻R32-R39另一端接電源,端子J5的2_5腳對應接至單片機芯片Ul第11-8腳。本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升降機中用的起重量限制器,電路板結構中包括:壓力傳感器(1)、單片機(3)、設置在單片機(3)與壓力傳感器(1)之間的模數轉換電路(2)、分別與單片機(3)的控制輸出端連接的繼電器觸點信號電路(4)、數碼管顯示電路(5)、聲光報警電路(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路板結構中還包括實時時鐘電路模塊(7),實時時鐘電路模塊(7)的與單片機的時鐘控制端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侯永捷,
申請(專利權)人:秦皇島開發區前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