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下置式粉料筒倉收塵裝置,包括除塵器、貯料罐、閥門、空壓機、收塵管路和壓送管路,粉料筒倉通過收塵管路和所述除塵器連接,所述除塵器設置于所述貯料罐的上方,所述閥門設置于所述貯料罐的頂部,所述粉料筒倉通過所述壓送管路與所述貯料罐連接,空壓機的輸出端與所述貯料罐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實現對粉塵的有效回收,不但節約了混凝土的材料成本,而且改善了環境污染,并且,由于除塵器的位置比較低,可以方便維護人員進行清洗,因而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的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下置式粉料筒倉收塵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商品混凝土設備的配置中,一套商品混凝土設備,一般都配置4 5個粉料筒倉。在對粉料筒倉泵送粉料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目前商品混凝土設備一般采用二種方式除塵,一種是將除塵器放在粉料筒倉頂部,另一種是將除塵器放在地面。前一種方式,除塵器的日常維護保養需要保養人員爬到筒倉頂部進行維護保養,由于使用不當或保養不及時,造成除塵器的濾芯堵塞。在泵送粉料時粉料沖破濾芯后,進入大氣從而造成環境污染。 后一種方式,雖然解決了前一種方式的維護保養問題,但除塵后會產生大量的粉料,其后期處理又產生了新的問題。一般情況是一是浪費掉,污染環境;另一是通過人工方式,爬到筒倉頂部后,將除塵后的粉料倒入粉料筒倉內,繼續利用。在現有商品混凝土行業實際使用中,還沒有一種既環保、又使用可靠和簡便的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下置式粉料筒倉收塵裝置,既環保、又使用可靠和簡便。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下置式粉料筒倉收塵裝置,包括除塵器、貯料罐、閥門、空壓機、收塵管路和壓送管路,粉料筒倉通過收塵管路和所述除塵器連接,所述除塵器設置于所述貯料罐的上方,所述閥門設置于所述貯料罐的頂部,所述粉料筒倉通過所述壓送管路與所述貯料罐連接,空壓機的輸出端與所述貯料罐連接。優選的,所述空壓機采用無潤滑油擺動空縮機。優選的,所述貯料罐配置有安全閥和壓力表。優選的,所述貯料罐的容積是O. 2-lm3。優選的,所述閥門是蝶閥。優選的,所述貯料罐的下部設有混合器,所述粉料筒倉通過所述壓送管路經所述混合器與所述貯料罐連接。優選的,當所述粉料筒倉的數量是兩個以上時,兩個以上的粉料筒倉分別通過所述收塵管路與所述除塵器連接,所述貯料罐通過壓送管路和所述粉料筒倉中的一個或多個連接。本技術提供的下置式粉料筒倉收塵裝置,在粉料筒倉泵送粉料后,粉料筒倉中的粉料氣體會經過收塵管路進入除塵器,除塵器將處理粉料氣體產生的粉料經閥門落入貯料罐中,除塵器將處理粉料氣體產生的氣體排放到大氣中,然后關閉閥門,打開空壓機,使得貯料罐中的粉料經過壓送管路回到粉料筒倉,最后粉料筒倉中的氣體通過收塵管路回到地面的除塵器里,經除塵器釋放到大氣中,如此,可以實現對粉塵的有效回收,不但節約了混凝土的材料成本,而且改善了環境污染,并且,由于除塵器的位置比較低,可以方便維護人員進行清洗,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的生產效率。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下置式粉料筒倉收塵裝置由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圖給出。圖I為本技術的一實施例的下置式粉料筒倉收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空壓機、2-貯料罐、3-蝶閥、4-除塵器、5-壓送管路、6-收塵管路、7-進料口、8-粉料筒倉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對本技術的下置式粉料筒倉收塵裝置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術而仍然實現本技術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應當被理解為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廣泛知道,而并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制。為了清楚,不描述實際實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詳細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結構,因為它們會使本技術由于不必要的細節而混亂。應當認為在任何實際實施例的開發中,必須作出大量實施細節以實現開發者的特定目標,例如按照有關系統或有關商業的限制,由一個實施例改變為另一個實施例。另外,應當認為這種開發工作可能是復雜和耗費時間的,但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僅僅是常規工作。為使本技術的目的、特征更明顯易懂,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請參閱圖1,圖I所示為本技術的一實施例的下置式粉料筒倉8收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這種下置式粉料筒倉8收塵裝置,包括除塵器4、放置于地面的貯料罐2、閥門、空壓機I、收塵管路6和壓送管路5,粉料筒倉8通過收塵管路6和所述除塵器4連接,所述除塵器4設置于所述貯料罐2的上方,所述閥門設置于所述貯料罐2的頂部,所述粉料筒倉8通過所述壓送管路5與所述貯料罐2連接,空壓機I的輸出端與所述貯料罐2連接。優選的,所述閥門是蝶閥3。當水泥車通過氣動形式進進料口 7向粉料筒倉8泵送粉料氣體后,粉料筒倉8中的粉料氣體會經過收塵管路6進入除塵器4,除塵器4將處理粉料氣體產生的粉料經閥門落入貯料罐2中,除塵器4將處理粉料氣體產生的氣體排放到大氣中,然后關閉閥門,打開空壓機1,使得貯料罐2中的粉料經過壓送管路5回到粉料筒倉8,最后粉料筒倉8中的氣體通過收塵管路6回到地面的除塵器4里,經除塵器4釋放到大氣中,如此,可以實現對粉塵的有效回收,不但節約了混凝土的材料成本,而且改善了環境污染,并且,由于除塵器4的位置比較低,可以方便維護人員進行清洗,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的生產效率。較佳的,所述空壓機I采用無潤滑油擺動空縮機,其氣缸內不需加油潤滑,排出的壓縮空氣純潔無油,以適合商品混凝土行業的粉料筒倉8氣送要求。本實施例中,空壓機I選用排氣量為6mVmin的空縮機,其電動機功率為22kW、排氣壓力O. 2MPa。所述空壓機I的底部具有底架,可根據現場情況布置。優選的,貯料罐2設計能耐O. 5MPa的壓力容氣罐,同時配置安全閥和壓力表,以確保貯料罐2可靠工作,又便于觀察使用。同樣,所述貯料罐2的底部具有支架,可根據現場情況布置。貯料罐2下部設計氣料的混合器、蝶閥3和回氣管路結構裝置,可確保粉料和輸送氣體的能夠充分混合,以便更好地氣壓輸送。優選的,所述貯料罐2的容積是O. 2-lm3。本實例中,所述貯料罐2的容積O. 5m3。優選的,所述貯料罐2的下部設有混合器,所述粉料筒倉8通過所述壓送管路5經所述混合器與所述貯料罐2連接。通過采用粉料筒倉8可確保粉料和輸送氣體的能夠充分混合,以便更好地進行氣壓輸送。優選的,當所述粉料筒倉8的數量是兩個以上時,兩個以上的粉料筒倉8分別通過所述收塵管路6與所述除塵器4連接,所述貯料罐2通過壓送管路5和所述粉料筒倉8中的一個或多個連接。也就是說,實際使用中,如果一套商品混凝土具有相同粉料筒倉8,只要將需要處理的粉料管路并聯到使用的管路中,就實現多粉料筒倉8粉料的再次利用,降低配套成本。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技術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技術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技術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權利要求1.一種下置式粉料筒倉收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塵器、貯料罐、閥門、空壓機、收塵管路和壓送管路,粉料筒倉通過收塵管路和所述除塵器連接,所述除塵器設置于所述貯料罐的上方,所述閥門設置于所述貯料罐的頂部,所述粉料筒倉通過所述壓送管路與所述貯料罐連接,空壓機的輸出端與所述貯料罐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置式粉料筒倉收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壓機采用無潤滑油擺動空縮機。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置式粉料筒倉收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貯料罐配置有安全閥和壓力表。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下置式粉料筒倉收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塵器、貯料罐、閥門、空壓機、收塵管路和壓送管路,粉料筒倉通過收塵管路和所述除塵器連接,所述除塵器設置于所述貯料罐的上方,所述閥門設置于所述貯料罐的頂部,所述粉料筒倉通過所述壓送管路與所述貯料罐連接,空壓機的輸出端與所述貯料罐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圣良,劉鑫,屠光輝,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華東建筑機械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