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自動定量灌裝裝置,包括固定盤、轉盤、物料罐、空氣壓縮機、進料管、物料定量器、推料器、驅動裝置和控制電路;固定盤上形成進料口和出料口,進料口通過進料管與物料罐連接,物料罐上安裝空氣壓縮機與控制電路連接;轉盤安裝在固定盤上并固定在驅動裝置的輸出軸上,轉盤上對應固定盤的進料口和出料口形成料孔,料孔上安裝物料定量器,驅動裝置與控制電路連接控制轉盤旋轉使料孔與進料口或出料口對齊;推料器對應固定盤的出料口安裝在轉盤上方,推料器由控制電路控制與物料定量器連接并將物料推出。此裝置采用空氣作為灌裝物料的動力,有效地保證了形狀不規則的物料在灌裝過程中外觀和口感不被破壞,提高了灌裝效率和經濟效益。(*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食品生產加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對形狀不規則、半固態物料進行自動定量灌裝的裝置。
技術介紹
長期以來,在食品生產加工領域,對以形狀不規則、半固態的物料(如榨菜等)定量灌裝基本都是由手工完成。近年生產使用中的自動定量灌裝裝置一般采取從上而下螺旋擠進的方式對物料進行灌裝,這樣常常導致將物料擠碎,不但破壞了產品的外觀和口感,影響商品價值,而且擠進過程滲出的部分湯水需重新裝填,設備復雜,從而導致灌裝效率低,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自動定量灌裝裝置,以求有效地保證形狀不規則的物料在灌裝過程中外觀和口感不被破壞,提高灌裝效率和經濟效益。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一種自動定量灌裝裝置,包括固定盤、轉盤、物料罐、空氣壓縮機、進料管、物料定量器、推料器、驅動裝置和控制電路;固定盤上形成進料口和出料口,進料口通過進料管與物料罐連接,物料罐上安裝空氣壓縮機,空氣壓縮機與控制電路連接,控制電路控制空氣壓縮機工作將物料罐中的物料壓出;轉盤安裝在固定盤上并固定在驅動裝置的輸出軸上,轉盤上對應固定盤的進料口和出料口形成料孔,料孔上安裝物料定量器,驅動裝置與控制電路連接,控制電路控制驅動裝置帶動轉盤相對固定盤旋轉使轉盤上的料孔與固定盤上的進料口或出料口對齊;推料器對應固定盤的出料口安裝在轉盤上方,推料器與控制電路連接,控制電路在轉盤的料孔對齊固定盤的出料口時控制推料器與對應料孔上的物料定量器連接并將物料定量器中的物料推出。所述固定盤下方設有支座。所述物料定量器由活塞和定量活塞筒組成,定量活塞筒安裝在料孔上,活塞設置在定量活塞筒中。所述固定盤和轉盤之間形成相互配合的環槽和凸環,借助環槽與凸環配合使轉盤在固定盤上平穩轉動。所述固定盤上的進料口和出料口以中心對稱設置,轉盤上以中心對稱設置兩個或2的整數倍個料孔。所述出料口的下方還安裝自動裝袋機構,自動裝袋機構由定推桿、動推桿和傳動機構組成;定推桿呈水平固定式設置在出料口的下方,定推桿的一端固定在支座的側壁上而另一端安裝吸盤;動推桿呈擺動式設置在出料口的下方,動推桿的一端安裝在傳動機構上而另一端也安裝吸盤;傳動機構與控制電路連接,控制電路控制傳動機構帶動動推桿擺動并定位在豎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定推桿和動推桿也與控制電路連接,控制電路控制定推桿和動推桿的伸展和縮回,當動推桿擺動至水平方向時與定推桿對齊,且定推桿和動推桿伸展后兩個吸盤相對吸合并處于出料口的下方。所述固定盤的出料口下方接有出料管。所述物料罐中還設有攪拌器。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術使用時,由控制電路控制驅動裝置帶動轉盤在固定盤上旋轉,使轉盤上的料孔與固定盤上的進料口對齊,再由控制電路控制空氣壓縮機工作將物料罐中的物料壓出,物料經進料管、固定盤的進料口和轉盤的料孔進入物料定量器中,然后,由控制電路控制驅動裝置帶動轉盤在固定盤上旋轉,使轉盤上的料孔與固定盤上的出料口對齊,最后,由控制電路控制推料器將物料定量器中的物料經轉盤的料孔和固定盤的出料口推出,并進行灌裝,重復上述進料、旋轉、出料灌裝,即完成自動定量灌裝操作。本技術采用空氣作為灌裝物料的動力,有效地保證了形狀不規則的物料在灌裝過程中外觀和口感不被破壞,提高了灌裝效率和經濟效益。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描述。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固定盤的俯視圖;圖3是轉盤的俯視圖;圖4是自動裝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工作狀態一,動推桿吸包裝袋);圖5是自動裝袋機構的工作狀態二示意圖(動推桿吸住包裝袋,擺動向上);圖6是自動裝袋機構的工作狀態三示意圖(兩個吸盤壓住包裝袋口);圖7是自動裝袋機構的工作狀態四示意圖(包裝袋被拉開)。標號說明固定盤1進料口 11出料口 12支座13環槽14出料管15轉盤2料孔21凸環22物料罐3攪拌器31空氣壓縮機4進料管41自動裝袋機構5定推桿51動推桿52傳動機構53吸盤54物料定量器6活塞61定量活塞筒62推料器7驅動裝置8輸出軸81控制電路9。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技術揭示的一種自動定量灌裝裝置,包括固定盤I、轉盤2、物料罐3、空氣壓縮機4、進料管41、物料定量器6、推料器7、驅動裝置8和控制電路9。配合圖2所示,固定盤I上形成進料口 11和出料口 12,為了提高灌裝效率,本實施例將進料口 11和出料口 12中心對稱地設置在固定盤I上。為了方便安裝和使用操作,本實施例在固定盤I下方設有支座13。為了方便準確出料,固定盤I的出料口 12下方接有出料管15。物料罐3通過進料管41與固定盤I的進料口 11連接,物料罐3上安裝空氣壓縮機4,空氣壓縮機4與控制電路9連接,控制電路9控制空氣壓縮機4工作時將物料罐3中的物料壓出。為了使物料更加均勻,物料罐3中還設有攪拌器31。轉盤2安裝在固定盤I上,并固定在驅動裝置8的輸出軸81上,由驅動裝置8帶動 轉盤2在固定盤I上旋轉。本實施例在固定盤I和轉盤2之間形成相互配合的環槽14和凸環22,借助環槽14與凸環22配合,使轉盤2在固定盤I上轉動更平穩。配合圖3所示,轉盤2上對應固定盤I的進料口 11和出料口 12形成料孔21,為了提高灌裝效率,本技術可在轉盤2上中心對稱地設置兩個或2的整數倍個料孔21,如本實施例有10個料孔21。料孔21上安裝物料定量器6。本實施例的物料定量器6由活塞61和定量活塞筒62組成,定量活塞筒62安裝在料孔21上,活塞61設置在定量活塞筒62中。驅動裝置8與控制電路9連接,控制電路9控制驅動裝置8帶動轉盤2相對固定盤I旋轉,使轉盤2上的料孔21與固定盤I上的進料口 11或出料口 12對齊。在本實施例中,因為進料口 11和出料口 12中心對稱地設置在固定盤I上,轉盤2上中心對稱地設置10個料孔21,所以,當一個料孔21與進料口 11對齊時就會有另一個料孔21與出料口 12對齊,使灌裝效率大大提聞。推料器7對應固定盤I的出料口 12安裝在轉盤2上方,推料器7與控制電路9連接,當轉盤2的料孔21與固定盤I的出料口 12對齊時,控制電路9控制推料器7與轉盤2該料孔21上的物料定量器6連接,將物料定量器6中的物料推出。本技術使用時,由控制電路9控制驅動裝置8帶動轉盤2在固定盤I上旋轉,使轉盤2上的料孔21與固定盤I上的進料口 11對齊,再由控制電路9控制空氣壓縮機4工作,將物料從物料罐3中壓出,物料經進料管41、進料口 11和料孔21進入物料定量器6中(實現進料動作),然后,由控制電路9控制驅動裝置8帶動轉盤2在固定盤I上旋轉,使已經進料的物料定量器6所對應的料孔21與固定盤I上的出料口 12對齊(實現旋轉動作),最后,由控制電路9控制推料器7與已經進料并對齊出料口 12的物料定量器6連接,將已經進料的物料定量器6中的物料經轉盤2的料孔21和固定盤I的出料口 12推出,并進行灌裝,重復上述進料、旋轉、出料灌裝,即完成連續的自動定量灌裝操作。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動化效率,實現包裝袋的自動灌裝,本技術還在出料口 12或出料管15的下方安裝自動裝袋機構5,自動裝袋機構5由定推桿51、動推桿52和傳動機構53組成。定推桿51呈水平固定式設置在出料口 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定量灌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盤、轉盤、物料罐、空氣壓縮機、進料管、物料定量器、推料器、驅動裝置和控制電路;固定盤上形成進料口和出料口,進料口通過進料管與物料罐連接,物料罐上安裝空氣壓縮機,空氣壓縮機與控制電路連接,控制電路控制空氣壓縮機工作將物料罐中的物料壓出;轉盤安裝在固定盤上并固定在驅動裝置的輸出軸上,轉盤上對應固定盤的進料口和出料口形成料孔,料孔上安裝物料定量器,驅動裝置與控制電路連接,控制電路控制驅動裝置帶動轉盤相對固定盤旋轉使轉盤上的料孔與固定盤上的進料口或出料口對齊;推料器對應固定盤的出料口安裝在轉盤上方,推料器與控制電路連接,控制電路在轉盤的料孔對齊固定盤的出料口時控制推料器與對應料孔上的物料定量器連接并將物料定量器中的物料推出。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一賢,
申請(專利權)人:曾一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