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包括大圈體和頸圈體,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上設有斷口,斷口處設有聯接綁帶,所述的大圈體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將大圈體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和下氣室,同時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間,有一過渡的凹圈,所述凹圈由圍繞頸圈體間隔設置的若干個橢圓形粘連區塊形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條分隔粘連線,所述分隔粘連線的封閉相鄰的二個橢圓形粘連區塊之間的間隔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二個相鄰的橢圓形粘連區塊之間的間隔區由于形成氣流通道而破損的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其屬于嬰兒用品類。
技術介紹
嬰兒游泳是一項新型的護理服務,其原理是讓嬰兒在類似母體的羊水中做自主運動,利用水波輕柔的愛撫,促進新生兒的智力發育和健康成長,嬰兒游泳時必須借助嬰兒游泳圈,由于嬰兒自身不能撐握平衡,要使得頭部不會浸沒在水頭,游泳圈通常緊緊地套在嬰兒的脖頸或腋下部位,保持嬰兒頭部裸露在水面上?,F有的一種嬰兒游泳圈為CN200920309654. 7技術專利所公開,CN200920309654. 7技術專利所公開的這種嬰兒游泳圈,包括圈體,在圈體上設有斷口,其要點在于在所述的圈體的內部通過拉帶阻隔出小氣室,小氣室將圈體分隔成外、中、內三圈氣室,小氣室屬于中圈的氣室,其中外圈氣室與內圈氣室是相互連通的,互通處位于圈體的斷口部。CN200920309654. 7技術 專利所公開的這種嬰兒游泳圈,實質上是一種雙氣室嬰兒游泳圈,專利技術人的擬通過雙氣室的設置來提升這種嬰兒游泳圈的安全性。這種嬰兒游泳圈存在的問題在于,所述雙氣室是沿游泳圈徑向分布的,嬰兒游泳圈在使用中,最容易損壞的部位為游泳圈的上沿面和下沿面,CN200920309654. 7技術專利所公開的這種嬰兒游泳圈雖然設置了雙氣室,但如果損壞的部位橫向跨越雙氣室的徑向位置,二個氣室將同時漏氣,導致危害的發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技術專利技術人曾提出過一種嬰兒游泳圈,其內容為中國技術專利CN202006872所公開,CN202006872所公開這種嬰兒游泳圈,包括大圈體和頸圈體,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上設有斷口,所述的大圈體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將大圈體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和下氣室,其中至少一個氣室與頸圈體連通,同時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間,有一過渡的凹圈,所述凹圈通過圍繞頸圈體間隔設置若干個橢圓形粘連區塊形成。這種嬰兒游泳圈通過圍繞頸圈體間隔設置若干個橢圓形粘連區塊這樣的技術措施,使得大圈體與頸圈體之間有一過渡的凹圈,嬰兒游泳時可隨意調整下巴的位置,在任何位置上都能得到較好的支托,由于舒適,故對緩解嬰兒緊張情緒有著積極的作用。但在使用時發現這種嬰兒游泳圈其二個相鄰的橢圓形粘連區塊之間的間隔區由于形成氣流通道而易破損,顯然現有技術有進一步改進的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的一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包括大圈體和頸圈體,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上設有斷口,斷口處設有聯接綁帶,所述的大圈體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將大圈體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和下氣室,同時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間有一過渡的凹圈,所述凹圈由圍繞頸圈體間隔設置的若干個橢圓形粘連區塊形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條分隔粘連線,所述分隔粘連線的封閉相鄰的二個橢圓形粘連區塊之間的間隔區。本技術的這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由于通過分隔粘連線將相鄰的二個橢圓形粘連區塊之間的間隔區封閉起來,為此相鄰的二個橢圓形粘連區塊之間的間隔區將不會有氣體流通,這樣就降低了受壓時相鄰的二個橢圓形粘連區塊的間隔區形成氣流通道而損壞橢圓形粘連區塊的可能性,顯然本技術的目的得以實現。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分隔粘連線的位于橢圓形粘連區塊的近大圈體一側,在使用中受壓引起變形較大的區域多為大圈體,為此形成氣流大多數情況下為從大圈體通過橢圓形粘連區塊之間的間隔區向內側流動,顯然這樣的設置有更好地阻礙氣流形成的效果。作為更進一步改進,所述頸圈體中設有小水平拉帶,所述小水平拉帶將頸圈體頸圈上氣室和頸圈下氣室,所述圈體頸圈上氣室和頸圈下氣室分別與上氣室以及下氣室聯通,這樣能進一步提升安全性。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俯視圖。 圖2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結構立體圖。圖3是圖I的A-A剖視圖。各圖中I為大圈體;101為上氣室;102為下氣室;103為水平拉帶;104 為斷口;2為頸圈體;201為頸圈上氣室;202為頸圈下氣室;3為聯接綁帶;401為上氣室氣嘴;402為下氣室氣嘴;5為橢圓形粘連區塊;501為間隔區;6為凹圈;7為分隔粘連線;8為小水平拉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本技術較佳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及其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技術較佳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嬰兒游泳圈,如附圖I、附圖2、附圖3所示,包括大圈體I和頸圈體2,所述大圈體I和頸圈體2上設有斷口 104,斷口 104處設有聯接綁帶3,所述的大圈體I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103將大圈體I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101和下氣室102,同時所述大圈體I和頸圈體2間,有一過渡的凹圈6,所述凹圈6由圍繞頸圈體2間隔設置的若干個橢圓形粘連區塊5形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條分隔粘連線7,所述分隔粘連線7的封閉相鄰的二個橢圓形粘連區塊5之間的間隔區501。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分隔粘連線7的位于橢圓形粘連區塊5的近大圈體I 一偵牝使用中受壓引起變形較大的區域多為大圈體1,為此形成氣流大多數情況下為從大圈體I通過橢圓形粘連區塊5之間的間隔區501向內側流動,顯然這樣的設置有更好地阻礙氣流形成的效果。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頸圈體2中設有小水平拉帶8,所述小水平拉帶8將頸圈體2分隔成頸圈上氣室201和頸圈下氣室202,所述頸圈上氣室201和頸圈下氣室202分別與上氣室101以及下氣室102聯通。綜上所述,本技術的一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包括大圈體和頸圈體,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上設有斷口,斷口處設有聯接綁帶,所述的大圈體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將大圈體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和下氣室,同時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間,有一過渡的凹圈,所述凹圈由圍繞頸圈體間隔設置的若干個橢圓形粘連區塊形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條分隔粘連線,所述分隔粘連線的封閉相鄰的二個橢圓形粘連區塊之間的間隔區,本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二個相鄰的橢圓形粘連區塊之間的間隔區由于形成氣流通道而破損的問題。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包括大圈體和頸圈體,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上設有斷口,斷口處設有聯接綁帶,所述的大圈體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將大圈體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和下氣室,同時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間有一過渡的凹圈,所述凹圈由圍繞頸圈體間隔設置的若干個橢圓形粘連區塊形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條分隔粘連線,所述分隔粘連線的封閉相鄰的二個橢圓形粘連區塊之間的間隔區。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粘連線的位于橢圓形粘連區塊的近大圈體一側。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頸圈體中設有小水平拉帶,所述小水平拉帶將頸圈體頸圈上氣室和頸圈下氣室,所述圈體頸圈上氣室和頸圈下氣室分別與上氣室以及下氣室聯通。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包括大圈體和頸圈體,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上設有斷口,斷口處設有聯接綁帶,所述的大圈體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將大圈體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和下氣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進的嬰兒游泳圈,包括大圈體和頸圈體,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上設有斷口,斷口處設有聯接綁帶,所述的大圈體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將大圈體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和下氣室,同時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間有一過渡的凹圈,所述凹圈由圍繞頸圈體間隔設置的若干個橢圓形粘連區塊形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條分隔粘連線,所述分隔粘連線的封閉相鄰的二個橢圓形粘連區塊之間的間隔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道平,
申請(專利權)人:楊道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