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包括大圈體和頸圈體,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上設有斷口,所述的大圈體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將大圈體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和下氣室,所述上氣室和下氣室分別設有上氣室氣嘴和下氣室氣嘴,所述大圈體的上沿面和下沿面斷口位置處均設有斷口聯接綁帶,同時所述的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一過渡環區,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環區上設有至少一個環圈,所述環圈由圈體的上下層貼粘合形成的外貼粘合線和內貼粘合線兩端圓滑聯接構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進一步提升了嬰兒游泳圈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其屬于嬰兒用品類。
技術介紹
嬰兒游泳是一項新型的護理服務,其原理是讓嬰兒在類似母體的羊水中做自主運動,利用水波輕柔的愛撫,促進新生兒的智力發育和健康成長,嬰兒游泳時必須借助嬰兒游 泳圈,由于嬰兒自身不能撐握平衡,要使得頭部不會浸沒在水頭,游泳圈通常緊緊地套在嬰兒的脖頸或腋下部位,保持嬰兒頭部裸露在水面上。為了保證嬰兒游泳圈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本案專利技術人曾提出過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的嬰兒游泳圈的技術專利,專利號為ZL201120063384. 3,ZL201120063384. 3所公開的這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包括大圈體和頸圈體,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上設有斷口,所述的大圈體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將大圈體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和下氣室,其中至少一個氣室與頸圈體連通,所述上氣室和下氣室分別設有上氣室氣嘴和下氣室氣嘴,且所述上氣室氣嘴和下氣室氣嘴均采用單向閥結構,所述大圈體的上沿面和下沿面斷口位置處均設有斷口聯接綁帶,同時所述的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一過渡環區,所述過渡環區由圈體的上下層貼粘合而成。這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雖然改善了使用時的舒適性同時提升了使用時的安全性,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形成過渡環區的圈體的上下層貼粘合區域寬度過小起不到圓滑過渡的作用,嬰兒感覺不舒服,寬度過大在采用熱貼粘合處理時又容易形成脆裂損壞,形成安全隱患,為此現有技術有進一步改進的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以進一步提升嬰兒游泳圈的安全等級和嬰兒游泳圈的使用舒適度。本技術的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包括大圈體和頸圈體,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上設有斷口,所述的大圈體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將大圈體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和下氣室,所述上氣室和下氣室分別設有上氣室氣嘴和下氣室氣嘴,所述大圈體的上沿面和下沿面斷口位置處均設有斷口聯接綁帶,同時所述的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一過渡環區,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環區上設有至少一個環圈,所述環圈由圈體的上下層貼粘合形成的外貼粘合線和內貼粘合線兩端圓滑聯接構成。本技術的這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所述的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一過渡環區,且所述過渡環區上設有至少一個環圈,所述環圈由圈體的上下層貼粘合形成的外貼粘合線和內貼粘合線兩端閉合構成,這樣一方面保證了過渡環區的寬度能確保大圈體和頸圈體間的圓滑過渡,同時過渡環區又不至于由于過寬的貼粘合區域而形成脆裂損壞,顯然本技術的目的得以實現。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頸圈體設有小水平拉帶,所述小水平拉帶將頸圈體分割成頸圈上氣室和頸圈下氣室,所述頸圈上氣室與上氣室聯通,所述頸圈下氣室與下氣室聯通。作為優選之一,所述內貼粘合線上開設有使外貼粘合線和內貼粘合線兩端圓滑聯接構成的環圈與頸圈體聯通的通道口,這樣在使用時環圈亦充氣,可提升舒適度。作為前述優選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過渡環區上設有若干個環圈,這樣可避免局部的外貼粘合線或內貼粘合線失效而導致整個過渡環區功能失效。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立體圖; 圖2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俯視圖;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圖4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俯視圖。各圖中I為大圈體;101為上氣室;102為下氣室;103為水平拉帶;104 為斷口;2為頸圈體;3為斷口聯接綁帶;401為上氣室氣嘴;402為下氣室氣嘴;5為環圈;501為外貼粘合線;502為內貼粘合線;503 為通道口;504為封閉貼粘合線;6為過渡環區;7為小水平拉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本技術較佳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及其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本較佳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如附圖I、附圖2、附圖3所示,包括大圈體I和頸圈體2,所述大圈體I和頸圈體2上設有斷口 104,所述的大圈體I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103將大圈體I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101和下氣室102,所述上氣室101和下氣室102分別設有上氣室氣嘴401和下氣室氣嘴402,所述大圈體I的上沿面和下沿面斷口 104位置處均設有斷口聯接綁帶3,同時所述的頸圈體2與大圈體I間設有一過渡環區6,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環區6上設有一個環圈5,所述環圈5由圈體的上下層貼粘合形成的外貼粘合線501和內貼粘合線502兩端圓滑聯接構成。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頸圈體2設有小水平拉帶7,所述小水平拉帶7將頸圈體2分割成頸圈上氣室201和頸圈下氣室202,所述頸圈上氣室201與上氣室101聯通,所述頸圈下氣室202與下氣室102聯通。在本較佳實施例上,所述內貼粘合線502上開設有使外貼粘合線501和內貼粘合線502兩端圓滑聯接構成的環圈5與頸圈體2聯通的通道口 503。 實施例二 本較佳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與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過渡環區6上設有若干個環圈5,各環圈5之間的間隔位置處的外貼粘合線501由封閉貼粘合線504封閉。綜上所述,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包括大圈體和頸圈體,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上設有斷口,所述的大圈體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將大圈體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和下氣室,所述上氣室和下氣室分別設有上氣室氣嘴和下氣室氣嘴,所述大圈體的上沿面和下沿面斷口位置處均設有斷口聯接綁帶,同時所述的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一過渡環區,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環區上設有至少一個環圈,所述環圈由圈體的上下層貼粘合形成的外貼粘合線和內貼粘合線兩端圓滑聯接構成,本技術進一步提升了嬰兒游泳圈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包括大圈體和頸圈體,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上設有斷口,所述的大圈體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將大圈體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和下氣室,所述上氣室和下氣室分別設有上氣室氣嘴和下氣室氣嘴,所述大圈體的上沿面和下沿面斷口位置處均設有斷口聯接綁帶,同時所述的頸圈體與大圈體間設有一過渡環區,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環區上設有至少一個環圈,所述環圈由圈體的上下層貼粘合形成的外貼粘合線和內貼粘合線兩端圓滑聯接構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頸圈體與大圏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包括大圏體和頸圈體,所述大圈體和頸圈體上設有斷ロ,所述的大圏體的內部通過一水平拉帶將大圏體阻隔成水平分布的上氣室和下氣室,所述上氣室和下氣室分別設有上氣室氣嘴和下氣室氣嘴,所述大圈體的上沿面和下沿面斷ロ位置處均設有斷ロ聯接綁帶,同時所述的頸圈體與大圏體間設有一過渡環區,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環區上設有至少ー個環圈,所述環圈由圈體的上下層貼粘合形成的外貼粘合線和內貼粘合線兩端圓滑聯接構成。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頸圈體與大圏體間設有過渡環區的嬰兒游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頸圈體設有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道平,
申請(專利權)人:楊道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