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錘鍛模。
技術介紹
隨著現代軍用、民用工程機械發展需要,履帶車輛的輕量化、高機動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此平衡肘整體鍛造是履帶車輛整體減重的一個很重要指標。國內履帶車輛的平衡肘和負重輪軸是分開鍛造,然后熱壓裝配。國內履帶車輛的平衡肘和負重輪軸放在一起整體鍛造還沒有先例,平衡肘整體鍛造技術即負重輪軸和平衡肘放在一起整體鍛造,其工藝性差,成型困難,常規鍛造模具無法達到充形飽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履帶車輛平衡肘整體鍛造方法的錘鍛模,以解決目 前負重輪軸和平衡肘放在一起整體鍛造,其工藝性差,成型困難,常規鍛造模具無法達到充形飽滿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錘鍛模包括模體,模體上設有模膛,模膛內設有飛邊槽,飛邊槽的橋部的高度尺寸為8_,飛邊槽的橋部的寬度方向上模尺寸為18mm,下模尺寸為36mm,飛邊槽的倉部的高度為22_。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飛邊槽橋部高度變大,減小金屬流動阻力,飛邊槽橋部寬度方向尺寸改變可同時增大飛邊槽倉部尺寸,以容納多余的金屬,避免金屬回流。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的錘鍛模包括模體3,模體3上設有模膛5,模膛5內設有飛邊槽4,飛邊槽4的橋部I的高度尺寸Ii1為8_,飛邊槽4的橋部I的寬度方向上模尺寸I1為18mm,下模尺寸I2為36mm,飛邊槽4的倉部2的高度h2為22mm。具體實施方式二 本實施方式的模膛5沿高度方向的尺寸為380-400mm,容納多余的金屬。其它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工藝方法為首先將平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履帶車輛平衡肘整體鍛造方法的錘鍛模,所述錘鍛模包括模體(3),模體(3)上設有模膛(5),模膛(5)內設有飛邊槽(4),其特征在于飛邊槽(4)的橋部(1)的高度尺寸h1為8mm,飛邊槽(4)的橋部(1)的寬度方向上模尺寸l1為18mm,下模尺寸l2為36mm,飛邊槽(4)的倉部(2)的高度h2為22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科鋒,汪祥,馬占峰,謝敏,徐家良,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