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鋼絲預彎曲裝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設有第一纏繞輪、第二纏繞輪和第三纏繞輪,第一纏繞輪和第二纏繞輪的軸向相互平行,第三纏繞輪位于第一纏繞輪和第二纏繞輪的上方,第三纏繞輪與第一纏繞輪的軸向夾角為10~30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改變了現有彎曲裝置彎曲定型質量低的問題,解決了鋼絲預彎曲力度不夠,導致鋼絲圈存放時間短和鋼絲圈翹頭的問題,提高了鋼絲的彎曲質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兩個定向輪和一個角度輪對鋼絲實現空間的預彎曲,使得鋼絲,特別是覆膠后的鋼絲,得以快速彎曲定型,提高鋼絲預彎曲的定型效率和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加工鋼絲的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鋼絲預彎曲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橡膠輪胎制造技術的不斷創新,對輪胎用鋼絲圈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目前,鋼絲圈纏繞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多根排纏式;另一種是單根纏繞式。目前排纏方式仍占很大一部分比重,多用于斜交輪胎和半鋼子午胎的生產。現有國內外輪胎生產企業所采取的鋼絲圈排纏方式,因技術要求相對不高,故排纏設備相對簡單。所以設備廠家對鋼絲圈排纏設備的預彎曲裝置一般采用比較簡單的方 法。目前采用的鋼絲圈排纏設備簡單預彎曲的方法,其缺點是不能有效的對覆膠后的鋼絲進行預彎曲,只是簡單的進行了預彎曲,預彎曲的程度不足,導致生產出的鋼絲圈存放時間較短而出現鋼絲圈翹頭,對下工序的生產帶來不便。嚴重翹頭的鋼絲圈不能使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鋼絲預彎曲裝置,所述鋼絲預彎曲裝置能提高鋼絲預彎曲的定型效率和質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鋼絲預彎曲裝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設有第一纏繞輪、第二纏繞輪和第三纏繞輪,第一纏繞輪和第二纏繞輪的軸向相互平行,第三纏繞輪位于第一纏繞輪和第二纏繞輪的上方,第三纏繞輪與第一纏繞輪的軸向夾角為10 30度。優選的,所述第一纏繞輪、第二纏繞輪同軸。優選的,所述第三纏繞輪位于第一纏繞輪和第二纏繞輪的正上方。優選的,所述第三纏繞輪與第一纏繞輪的軸向夾角為15 25度。優選的,所述第一纏繞輪、第二纏繞輪和第三纏繞輪分別設有六個輪槽。優選的,所述第一纏繞輪、第二纏繞輪直徑相同。優選的,所述第三纏繞輪的直徑大于第一纏繞輪的直徑。優選的,所述第三纏繞輪的直徑小于第一纏繞輪的直徑。所述第一纏繞輪、第二纏繞輪為定向輪,所述第三纏繞輪為角度輪,將覆膠后的鋼絲由第一纏繞輪進入一個平面,經過第三纏繞輪引入另一個平面,最后由第二纏繞輪轉出,達到彎曲力度和效果,使鋼絲圈存放時間延長和質量穩定。增大纏繞輪的直徑,延長單位面積鋼絲在纏繞輪上的彎曲時間,避免因彎曲程度不夠而導致鋼絲圈翹頭。本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I、改變了現有彎曲裝置彎曲定型質量低的問題,解決了鋼絲預彎曲力度不夠,導致鋼絲圈存放時間短和鋼絲圈翹頭的問題,提高了鋼絲的彎曲質量。2、采用兩個定向輪和一個角度輪對鋼絲實現空間的預彎曲,使得鋼絲,特別是覆膠后的鋼絲,得以快速彎曲定型,提高鋼絲預彎曲的定型效率和質量。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技術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鋼絲預彎曲裝置,包括支架4,支架4上設有第一纏繞輪I、第二纏繞輪2和第三纏繞輪3,第一纏繞輪I和第二纏繞輪2的軸向相互平行,第三纏繞輪3位于第一纏繞輪I和第二纏繞輪2的正上方,第三纏繞輪3與第一纏繞輪I的軸向夾角為15度。所述第一纏繞輪I、第二纏繞輪2同軸。所述第一纏繞輪I、第二纏繞輪2和第三纏繞輪3分別設有六個輪槽。所述第一纏繞輪I、第二纏繞輪2直徑相同。所述第三纏繞輪3的直徑大于第一纏繞輪I的直徑。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鋼絲預彎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支架上設有第一纏繞輪、第二纏繞輪和第三纏繞輪,第一纏繞輪和第二纏繞輪的軸向相互平行,第三纏繞輪位于第一纏繞輪和第二纏繞輪的上方,第三纏繞輪與第一纏繞輪的軸向夾角為10 30度。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絲預彎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纏繞輪、第二纏繞輪同軸。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絲預彎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纏繞輪位于第一纏繞輪和第二纏繞輪的正上方。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絲預彎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纏繞輪與第一纏繞輪的軸向夾角為15 25度。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絲預彎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纏繞輪、第二纏繞輪和第三纏繞輪分別設有六個輪槽。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絲預彎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纏繞輪、第二纏繞輪直徑相同。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鋼絲預彎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纏繞輪的直徑大于第一纏繞輪的直徑。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鋼絲預彎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纏繞輪的直徑小于第一纏繞輪的直徑。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鋼絲預彎曲裝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設有第一纏繞輪、第二纏繞輪和第三纏繞輪,第一纏繞輪和第二纏繞輪的軸向相互平行,第三纏繞輪位于第一纏繞輪和第二纏繞輪的上方,第三纏繞輪與第一纏繞輪的軸向夾角為10~30度。本技術改變了現有彎曲裝置彎曲定型質量低的問題,解決了鋼絲預彎曲力度不夠,導致鋼絲圈存放時間短和鋼絲圈翹頭的問題,提高了鋼絲的彎曲質量。本技術采用兩個定向輪和一個角度輪對鋼絲實現空間的預彎曲,使得鋼絲,特別是覆膠后的鋼絲,得以快速彎曲定型,提高鋼絲預彎曲的定型效率和質量。文檔編號B21F1/00GK202667501SQ20122019140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專利技術者曾佳雄 申請人:曾佳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絲預彎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支架上設有第一纏繞輪、第二纏繞輪和第三纏繞輪,第一纏繞輪和第二纏繞輪的軸向相互平行,第三纏繞輪位于第一纏繞輪和第二纏繞輪的上方,第三纏繞輪與第一纏繞輪的軸向夾角為10~30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佳雄,
申請(專利權)人:曾佳雄,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