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冶金
,具體涉及一種超高強度貝氏體鋼軟化工藝。
技術介紹
目前,在鑄造或鍛造等熱加工后,鋼樣硬度經常偏低或偏高,嚴重影響切削加工,經過適當退火或正火處理可使鋼樣的硬度達到HB170-250,從而改善鋼樣的切削加工性能。生產上含碳量< O. 25wt%的低碳鋼大多在熱軋或高溫正火或冷拔塑性變形狀態下進行切削加工。含碳量在O. 25-0. 6wt%的中碳鋼,采用正火處理獲得較多的細片狀珠光體,使硬度適當提高后加工。含碳量超過O. 6wt%的高碳鋼,一般采用球化退火獲得合格的球化組織,使硬度降低之后,再進行切削加工。 對于超高強度的特殊鋼,有時采用完全退火工藝來降低硬度,退火難以軟化時,在淬火后常采用高溫回火,使鋼中碳化物適當聚集,將硬度降低,以利于切削加工。由于高強度空冷貝氏體鋼在很寬的冷速范圍內都得到貝氏體組織,所以該鋼種經完全退火后硬度仍無法降低到HB170-250之間,這樣給試樣加工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加工刀具磨損嚴重而且加工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大幅低降低抗拉強度為1300_1500MPa超高強度空冷貝氏體鋼的硬度、提高鋼的切削加工效率的超高強度貝氏體鋼軟化工藝。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抗拉強度1300_1500MPa的超高強度空冷貝氏體鋼經完全退火后,再進行高溫回火,回火加熱到650°C,保溫I. 5h后空冷至室溫。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軟化工藝耗能少,硬度能夠降到HB170-250之間、硬度降幅大,可提高試樣加工效率、提高加工刀具使用壽命,節能降耗。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超高強度貝氏體鋼軟化工藝,其特征是:抗拉強度1300?1500MPa的超高強度空冷貝氏體鋼經完全退火后,再進行高溫回火,回火加熱到650℃,保溫1.5h后空冷至室溫。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維宇,李智麗,劉莉,史文義,白雅瓊,靳燕,張瑞芳,
申請(專利權)人: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