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公路,是一種在公路上安裝電源的用于代替現有電動車電源的一種電動公路。
技術介紹
電車出現在城市街道上始于19世紀80年代。當時的電車因為要靠鋼軌形成供電回路,所以必須在一條固定的路軌上行駛,在交通擁擠的地方顯得很不方便。后來德國人西門子專利技術了無軌電車。1911年世界上第一輛無軌電車在英國開始運營。這種車從車頂上的帶觸輪的集電桿從高架電線獲得電力,輪胎代替了路軌。無軌電車比有軌電車行車靈活性大,很受人們歡迎,但需要帶高壓電的架空線路,除了安全隱患外,影響市容市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電車需要帶高壓電的架空線路,除了安全隱患外,影響市容市貌的缺點,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電動公路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電動公路,由公路路基、正電極、負電極、絕緣間隔組成,在公路路基上,布置有正電極與負電極,在正電極與負電極之間,布置有絕緣間隔;正電極與負電極之間的電壓米用小于36伏的安全電壓。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簡要說明。附圖是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中I.公路路基,2.正電極,3.負電極,4.絕緣間隔。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I的實施例中,我們以實施一種電動公路為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在圖I中,公路路基I是平常的公路,在公路路基I上面安裝正電極2、負電極3,正電極2、負電極3之間是絕緣間隔4,正電極2、負電極3采用導電材料鋪成,中間有絕緣間隔,正負電極采用金屬或其他導電材料制成,為了安全,正負電極間使用36V安全電壓,SP使人接觸,也不會發生危險,電車采用金屬滑輪與電極接觸,將電能引入電車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公路,由公路路基(1)、正電極(2)、負電極(3)、絕緣間隔(4)組成,其特征是:在公路路基(1)上,布置有正電極(2)與負電極(3),在正電極(2)與負電極(3)之間,布置有絕緣間隔(4)。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