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自動化制程包括:由第一入料軸提供成卷的一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其中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具有復數第一感測結構;由第二入料軸提供成卷的一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以及于一方向連續將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以滾輪滾壓黏著于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同時藉由一收料軸收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為一種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用以改良傳統電容式觸控面板復雜的制程,改以全制程自動化,無須人工貼合,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技術介紹
目前坊間的觸控面板(Touch Panel)的觸控輸入方式,包括有電阻式、電容式、光學式、電磁感應式、音波感應式等;其中,電阻式及電容式是藉由使用者以手指或感應筆對面板表面進行觸碰,而于受觸碰位置的面板內部產生電壓及電流的變化,據以偵測出面板表面接受觸碰的位置,以達到觸控輸入的目的。而一般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結構為將分別鍍有X軸方向透明導電電極的透明基材和鍍有y軸方向透明導電電極的透明基材以黏接層對貼而成,然后將貼合好的感測結構 以黏接層黏貼于硬質透明基板上,形成film/film/硬質透明基板的堆疊結構。其中Film/film/硬質透明基板的結構復雜,制作上需要使用到兩層黏貼層,以及多道黏貼及對位手續,由于貼合的手續目前仍需要人工對位以及貼合,因此多道黏貼及對位手續常常會因為環境異物進入疊層中或人為因素造成制程良率低落,于制程穩定度上將造成極大影響。隨著觸控面板周邊線路走向窄邊寬的制程之后,周邊線路線寬尺寸縮小到50微米以下,將使得傳統多次人工對位貼合的制程穩定度遭受極大考驗。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用以改良傳統電容式觸控面板復雜的制程,改以全制程自動化,無須人工貼合,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的自動化制程包括第一入料軸提供成卷的一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其中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具有復數第一感測結構;由第二入料軸提供成卷的一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以及于一方向連續將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以滾輪滾壓黏著于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同時藉由一收料軸收料。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更包括由第三入料軸提供成卷的一第二可繞卷式基材,其中該第二可繞卷式基材具有復數第二感測結構;以及于該方向連續將該第二可繞卷式基材以滾輪滾壓黏著于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并藉由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黏著于該第一可繞卷基材,使每一第一感測結構與每一第二感測結構相互對應,同時藉由該收料軸收料。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更包括其中由第四入料軸提供成卷的第二可繞卷式黏著材;以及于該方向連續將成卷的該第二可繞卷式黏著材以滾輪滾壓黏著于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同時藉由收料軸收料。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其中更包括于該方向連續沖切黏貼有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該第二可繞卷式基材、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和該第二可繞卷式黏著材的卷材,將相對應的每一第一感測結構與每一第二感測結構沖切下,形成復數感測片。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其中更包括于該方向連續沖切黏貼有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和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的卷材,將每一第一感測結構沖切下,形成復數感測片。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其中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更具有復數第一對位記號,且該第二可繞卷式基材更具有復數第二對位記號,藉由該些第一對位記號與第二對位記號相互對位,將該第二可繞卷式基材以滾輪滾壓黏著于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使每一第一感測結構與每一第二感測結構相互對應。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其中更包括連續將成卷的該第二可繞卷式黏著材以滾刀形成復數第三對位記號,于該方向以滾輪滾壓黏著于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時,同時使該些第一對位記號、第二對位記號與第三對位記號相互對位。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其中對位方式為使用CCD進行對位。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其中更具有至少一外觀辨識器,于自動化制程中辨識良品。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其中更使用雷射或噴涂方式進行標記。 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其中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該第二可繞卷式基材、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或該第二可繞卷式黏著材更具有保護膜覆蓋于其上,于沖切時由保護膜供帶走廢料。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其中包括一第一入料軸,供設置一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卷對卷提供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一第二入料軸,供設置一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卷對卷提供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一第一滾壓輪組,用以滾壓黏貼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和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以及一滾刀組,用以將黏貼好的復數感測結構沖切下。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其中包括一第一入料軸,供設置一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卷對卷提供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一第二入料軸,供設置一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卷對卷提供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一第一滾壓輪組,用以滾壓黏貼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和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一第三入料軸,供設置一第二可繞卷式基材,卷對卷提供該第二可繞卷式基材;一第二滾壓輪組,用以滾壓黏貼該第二可繞卷式基材和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一第四入料軸,供設置一第二可繞卷式黏著材,卷對卷提供該第二可繞卷式黏著材;一第三滾壓輪組,用以滾壓黏貼該第二可繞卷式黏著材和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以及一滾刀組,用以將黏貼好的復數感測結構沖切下。附圖說明圖I所示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的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感測片的結構示意圖。圖3所示為本專利技術中第一可繞卷式基材的結構示意圖。圖4所示為本專利技術中第二可繞卷式基材的結構示意圖。圖5所示為本專利技術中第二道卷對卷制程的結構示意圖。圖6所示為本專利技術中第二道卷對卷制程后所形成半成品的結構示意圖。圖7所示為本專利技術中第三道卷對卷制程的結構示意圖。圖8所示為本專利技術中第三道卷對卷制程后所形成感測片的結構示意圖。圖9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的結構示意圖。圖10所示為本專利技術中第一可繞卷式基材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號說明 感測片100 第一可繞卷式基材10 第一感測串列11 第一對位記號12 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20 第二可繞卷式基材40 第二感測串列41 第二對位記號42 第二可繞卷式黏著材50 第三對位記號51 CCD 71 第一入料軸81 第二入料軸82 滾輪830 第一滾壓輪組831 第二滾壓輪組832 第三滾壓輪組833 第三入料軸84 第四入料軸85 滾刀組86 收料軸87 方向X。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考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感測片的結構示意圖。如圖I及圖2所示,該自動化制程至少包含有一第一、第二入料軸81、82、至少一滾壓輪組(包含有上、下排列的滾輪830)、一第三入料軸84、一第四入料軸85、至少一滾刀組86以及收料軸87。其中,第一入料軸81供設置第一可繞卷式基材10,卷對卷提供第一可繞卷式基材10,請同時參閱圖3所示,其中第一可繞卷式基材10具有第一感測結構11和復數第一對位記號12,復數第一對位記號12設置于第一感測結構11的周圍。第二入料軸82設于第一入料軸81下方,供設置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20,卷對卷提供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20,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20可以為透明光學膠。第一滾壓輪組831則設置于第一、第二入料軸81、82后方用,于一方向X連續將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10以滾輪830滾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觸控面板的自動化制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入料軸提供成卷的一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其中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具有復數第一感測結構;由第二入料軸提供成卷的一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以及于一方向連續將該第一可繞卷式黏著材以滾輪滾壓黏著于該第一可繞卷式基材,同時藉由一收料軸收料。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維釧,郭曉文,
申請(專利權)人:杰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