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采用光纖配光的紅外觸控顯示屏,其包括平板顯示器、紅外線收發模組,所述紅外線收發模組包括若干紅外發射管、若干紅外接收管以及印刷電路板,每個所述紅外發射管的發射端以及每個紅外接收管的接收端均設置有用于傳導紅外光線的光纖;位于所述紅外發射陣列一側的所述光纖的一端對應在所述紅外發射管的發射端,另一端對應在所述平板顯示器的顯示面前側,且導出的紅外光線與所述平板顯示器的顯示面平行;位于所述紅外接收陣列一側的所述光纖的一端對應在所述紅外接收管的接收端,另一端對應在所述平板顯示器的顯示面前側,與對應的紅外發射陣列一側的所述光纖導出紅外光線的一端相對應。(*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顯示觸控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采用采用光纖作為配光器件的紅外觸控顯示設備。
技術介紹
對于應用觸摸屏技術的數碼產品而言其優點主要是將控制鍵盤與顯示屏的功能進行集合使顯示屏同時具有鍵盤的功能,這種觸摸屏的技術不但可以在有效的面積內盡可能的増大顯示屏的面積,同時對于整體數碼產品的外觀效果也有比較大的提升。通過上述的觸摸屏的技術可以在不增大數碼產品整體體積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増大顯示屏的尺寸,從而使通過裝置有觸摸屏的數碼產品播放電視、動畫類視頻成為可能。而就目前市面上出現的觸摸屏而言,紅外式觸摸屏占據一定的份額,如專利號200720052423.3以及專利號 200720051069. 2所公開的兩種專利產品即為常見的紅外觸控顯示裝置,其主要包括平板顯示屏、圍繞在平板顯示屏四周的四塊焊接有紅外線發射管以及紅外線接收管的印刷電路板,其中,所述紅外線發射管以及紅外線接收管均設置在所述平板顯示部件的顯示面前側,且所述紅外線發射管與紅外線接收管分別相對應的設置在平板顯示部件四周的左右兩側以及上下兩側,從而使得平板顯示部件的顯示面前側形成一個紅外線光柵探測網。當使用者用手指或其它物體點觸平板狀顯示部件的顯示面上某一點時,便會擋住經過該位置的兩條紅外線,使紅外線接收管不能收到與其相對應的紅外線發射管所發射的紅外線,該紅外觸控顯示裝置的控制系統便能即時計算出觸點的位置,再根據觸點位置對應的命令運行相應的程序,從而實現平板顯示部件上的觸控操作。如上所述的這種結構的紅外觸控顯示裝置,其結構上存在著缺陷,如由于用于連接紅外線發射管以及紅外線接收管的印刷電路板嵌設在所述平板顯示屏的四周,在封裝所述平板顯式屏的外框時,所述外框的寬度需要能夠收設所述印刷電路板,因此造成所述平板顯示部件的外框尺寸也相應的更大,從而使紅外觸控顯示裝置顯得非常厚重。因而造成很多超薄、超窄的顯示器上難以使用紅外觸控的技木。以上為傳統紅外觸控顯示裝置在具體實施時所存在的主要技術缺陷,即為本技術所要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光纖配光的紅外觸控顯示屏,其是一種與傳統的觸控顯示裝置同一性質的產品,其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傳統的觸控顯示裝置受限于用于外框的寬度需要能夠收設印刷電路板因此,造成外框寬大。以上為本技術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提供一種采用光纖配光的紅外觸控顯示屏,其包括平板顯示器、紅外線收發模組,其中,所述紅外線收發模組包括若干紅外發射管、若干紅外接收管以及印刷電路板,若干所述紅外發射管以及紅外接收管均焊接在所述印刷電路板上組成的紅外發射陣列以及紅外接收陣列,其特征在干所述紅外發射陣列以及紅外接收陣列均位于所述平板顯示器的顯示面后側,每個所述紅外發射管的發射端以及每個紅外接收管的接收端均設置有用于傳導紅外光線的光纖;位于所述紅外發射陣列ー側的所述光纖的一端對應在所述紅外發射管的發射端,另一端對應在所述平板顯示器的顯示面前側,作為導出紅外光線的一端,且導出的紅外光線與所述平板顯示器的顯示面平行;位于所述紅外接收陣列一側的所述光纖的一端對應在所述紅外接收管的接收端,另一端對應在所述平板顯示器的顯示面前側,作為導入紅外光線的一端,所述導入紅外光線的一端與對應的紅外發射陣列一側的所述光纖導出紅外光線的一端相對應;所述紅外發射陣列一側的光纖的導出紅外光線的一端與所述紅外接收陣列ー側的光纖的導入紅外光線的一端之間的紅外光線在所述液晶顯示器的顯示面前側構成紅外探測網。優選于所述平板顯示器上還設置有觸摸面板,所述觸摸面板蓋設在所述平板顯示器的顯示面ー側,所述觸摸面板采用透明的鋼化玻璃板制成。優選于所述紅外發射陣列以及紅外接收陣列均設置在相對于所述觸摸面板位于所述液晶顯示器所在的ー側。優選于所述印刷電路板與所述液晶顯示器平行,所述紅外發射陣列以及紅外接收陣列分別相互對應的設置在所述液晶顯示器四周的左右以及上下兩側,其中,所述紅外發射管所發射的紅外光線以及紅外接收管所接收的紅外光線均平行于所述印刷電路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申請的技術效果是本技術提供一種采用光纖配光的紅外觸控顯示屏,其利用光纖將設于所述液晶顯示器的顯示面后側的紅外發射陣列所發出的紅外光線配射至所述液晶顯示器前側形成ー個平行于顯示面的紅外光線探測網,而后配射至同樣設置于所述液晶顯示器的顯示面后側的紅外接收陣列的接收端,因此,本技術的紅外觸控顯示屏的邊框寬度只需能夠收設所述光纖即可,進而能夠很大程度的縮減邊框的寬度,實現觸控顯示設備的邊框超窄化。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一種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I以及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提出的一種采用光纖配光的紅外觸控顯示屏作更為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采用光纖配光的紅外觸控顯示屏,其包括平板顯示器10、紅外線收發模組20,其中,所述紅外線收發模組20包括若干紅外發射管21、若干紅外接收管22以及印刷電路板23,若干所述紅外發射管21以及紅外接收管22均焊接在所述印刷電路板23上組成的紅外發射陣列以及紅外接收陣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發射陣列21以及紅外接收陣列22均位于所述平板顯示器10的顯示面后側,每個所述紅外發射管21的發射端以及每個紅外接收管22的接收端均設置有用于傳導紅外光線的光纖30 ;位于所述紅外發射陣列ー側的所述光纖30的一端對應在所述紅外發射管21的發射端,另一端對應在所述平板顯示器10的顯示面前側,作為導出紅外光線的一端,且導出的紅外光線與所述平板顯示器10的顯示面平行;位于所述紅外接收陣列一側的所述光纖30的一端對應在所述紅外接收管22的接收端,另一端對應在所述平板顯示器10的顯示面前側,作為導入紅外光線的一端,所述導入紅外光線的一端與對應的紅外發射陣列一側的所述光纖30導出紅外光線的一端相對應;所述紅外發射陣列一側的光纖30的導出紅外光線的一端與所述紅外接收陣列ー側的光纖30的導入紅外光線的一端之間的紅外光線在所述液晶顯示器10的顯示面前側構成紅外探測網。本技術在具體實施時,利用所述光纖30將設于所述液晶顯示器10的顯示面后側的紅外發射陣列21所發出的紅外光線配射至所述液晶顯示器10前側形成ー個平行于顯示面的紅外光線探測網,而后配射至同樣設置于所述液晶顯示器10的顯示面后側的紅外接收陣列22的接收端,因此,本技術的紅外觸控顯示屏的邊框寬度只需能夠收設所述光纖30即可,進而能夠很大程度的縮減邊框的寬度,實現觸控顯示設備的邊框超窄化。較佳實施例所述平板顯示器10上還設置有觸摸面板11,所述觸摸面板11蓋設在所述平板顯示器10的顯示面ー側,所述觸摸面板11采用透明的鋼化玻璃板制成,借助采用透明鋼化玻璃板制成的觸摸面板11為所述平板顯示器10提供抗外力保護。較佳實施例所述紅外發射陣列以及紅外接收陣列均設置在相對于所述觸摸面板 11位于所述液晶顯示器10所在的ー側,借助采用透明鋼化玻璃板制成的觸摸面板11為所述紅外發射陣列以及紅外接收陣列提供封裝保護。較佳實施例所述印刷電路板23與所述液晶顯示器10平行,所述紅外發射陣列以及紅外接收陣列分別相互對應的設置在所述液晶顯示器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采用光纖配光的紅外觸控顯示屏,其包括平板顯示器、紅外線收發模組,其中,所述紅外線收發模組包括若干紅外發射管、若干紅外接收管以及印刷電路板,若干所述紅外發射管以及紅外接收管均焊接在所述印刷電路板上組成的紅外發射陣列以及紅外接收陣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發射陣列以及紅外接收陣列均位于所述平板顯示器的顯示面后側,每個所述紅外發射管的發射端以及每個紅外接收管的接收端均設置有用于傳導紅外光線的光纖;位于所述紅外發射陣列一側的所述光纖的一端對應在所述紅外發射管的發射端,另一端對應在所述平板顯示器的顯示面前側,作為導出紅外光線的一端,且導出的紅外光線與所述平板顯示器的顯示面平行;位于所述紅外接收陣列一側的所述光纖的一端對應在所述紅外接收管的接收端,另一端對應在所述平板顯示器的顯示面前側,作為導入紅外光線的一端,所述導入紅外光線的一端與對應的紅外發射陣列一側的所述光纖導出紅外光線的一端相對應;所述紅外發射陣列一側的光纖的導出紅外光線的一端與所述紅外接收陣列一側的光纖的導入紅外光線的一端之間的紅外光線在所述液晶顯示器的顯示面前側構成紅外探測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偉山,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天時通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