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平行流換熱器,由通管組成,所述通管的兩端分別為進口端和出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口端和出口端為圓管,進口端與出口端之間的通管為扁平管,扁平管換熱壁寬度值與扁平高度的比值L1/W1為1~5。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平行流換熱器采用扁平管結構,換熱效率高,耗電量低,便于工業(yè)制造,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制冷電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平行流換熱器;本技術還涉及一種冷柜。
技術介紹
換熱器是小型制冷設備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換熱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制冷設備性能指標。目前直冷冷柜使用的換熱器一般為圓管換熱器,圓管換熱器由通管組成,該通管為圓管,市場上所用的換熱器多為圓管或者D型結構結構,如圖I所示,該圓管換熱器由圓管12組成,并通過鋁箔黏貼13固定在制冷器箱體11上,該結構的換熱器具有多種缺點 首先,圓管狀的換熱器在適用于冷柜等制冷器中時,圓管與冷柜箱體之間的接觸面小,溫度梯度小,熱阻大,導致?lián)Q熱效率低下。其次,換熱器往往需要通過鋁箔黏貼固定在冷柜箱體上,由于圓管結構使得圓管圓周距離箱體的最大垂直距離很大,即圓管的高度較大,減小了鋁箔黏貼與箱體之間的接觸面積,降低了鋁箔的黏貼強度,使換熱器容易脫離開鋁箔,造成換熱器性能波動大。同時,該結構還增加了鋁箔黏貼與圓管之間的空氣,這些空氣流動性差,熱阻大,降低了換熱器的換熱效率。能源的減少對冷柜的能效要求越來越高,降低能耗是冷柜發(fā)展的一大趨勢,然而在降低耗電量的同時仍應提高換熱器的換熱能力,但受制造成本和產(chǎn)品體積所限,不能通過無限制增加換熱器的尺寸來增強換熱能力。因此,研發(fā)出一種換熱效率高換熱器具有極其重要的顯示意義。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換熱效率高的平行流換熱器。本技術所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換熱效率高的冷柜。為了解決第一個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如下技術手段一種平行流換熱器,由通管組成,所述通管的兩端分別為進口端和出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口端和出口端為圓管,進口端與出口端之間的通管為扁平管,扁平管換熱壁寬度值與扁平高度的比值L1/W1為I 5。所述平行流換熱器扁平管的橫截面為為平面的橢圓形結構。 所述平行流換熱器為蛇形盤管結構。優(yōu)選的,所述扁平管的最大直徑Hl為4 mm 13mm,扁平管的壁厚S為O. 4 mm I.0mm,所述扁平管的換熱壁寬度值LI為2 mm 10mm,所述扁平管的扁平高度Wl為2 mm 6mm ο所述通管由銅材或鋁材或鋼材制作。為解決第二個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冷柜,包括制冷系統(tǒng),該制冷系統(tǒng)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通的壓縮機、冷凝器、毛細管和蒸發(f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發(fā)器和冷凝器中的至少一個由上述平行流換熱器組成。本技術所述的平行流換熱器的進口端和出口端之間通過扁平管連通,該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術將換熱器做成扁平管結構,扁平管換熱壁寬度值與扁平高度的比值控制在I 5之間,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扁平管結構的管腔容積比圓管結構小,加速了管內(nèi)冷凝液的流動速度,同時,扁平管結構增加了換熱壁面積,提高了壁面的溫度梯度,增強了截面上溫度分布的均勻性,大幅度提高了平行流換熱器的換熱效率,降低了冷柜等制冷器的耗電量。第二、平行流換熱器在冷柜等制冷器中通常作為蒸發(fā)器和冷凝器使用,蒸發(fā)器和冷凝器置于冷柜等制冷器箱體內(nèi)并被隔熱材料發(fā)泡層包被,扁平管結構降低了現(xiàn)有技術圓管的高度,使包被在扁平管上的發(fā)泡層厚度增加,減小了蒸發(fā)器對外界的散熱,增強了冷凝器對外界的傳熱,減少了冷量的散失,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第三、本技術所述平行流換熱器在使用裝配的過程中,由于扁平管的扁平高度降低,用以固定換熱器的鋁箔黏貼與制冷器箱體之間的黏貼面積增加,增強了鋁箔黏貼的黏貼強度,使平行流換熱器更加穩(wěn)固。此外,扁平管結構還減少了鋁箔黏貼和平行流換熱器扁平管之間的殘余空氣,減小了熱阻,進一步加強了平行流換熱器的換熱效率。第四、本技術結構和制造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附圖說明圖I是現(xiàn)有技術中平行流換熱器圓管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平行流換熱器扁平管截面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平行流換熱器扁平管固定安裝示意圖;圖4是平行流換熱器作為蒸發(fā)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平行流換熱器作為冷凝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2所示,所述平行流換熱器由通管組成,通管的兩端分別為出口端和進口端,出口端和進口端設置為圓管結構,便于和其他管道對接,進口端和出口端之間通過扁平管2連通,所述扁平管2為扁平結構,扁平管2截面為平面的橢圓形,扁平管2的扁平高度Wl為2mm 6mm,最大內(nèi)徑Hl為4 mm 13mm,扁平管2厚度S為O. 5 mm I. Omm,換熱壁LI寬2_ 10_,所謂換熱壁是指平行流換熱器在應用于冷柜、冰箱等制冷器時,所述扁平管與冷柜、冰箱等制冷電器箱體之間的接觸壁面。所謂扁平管2的扁平高度Wl是指扁平管2圓周到扁平管2接觸壁之間的最大垂直距離。由于換熱器的長度有限,在換熱器長度一定的情況下,換熱壁的寬度值LI越大,其換熱面積越大,換熱能力越大,而換熱壁的寬度值LI與扁平管2的扁曲程度相關,本技術中,換熱壁寬度值LI與扁平管2的扁平高度值Wl之間的比值為f 5,比值越大,換熱效果越好。在這個比值范圍內(nèi),換熱器的換熱效率為最佳。當所述平行流換熱器應用于冷柜時,平行流換熱器的扁平管2緊貼于冷柜的箱體I表面,并通過鋁箔黏貼3固定在箱體I表面。另外,冷柜還包括制冷系統(tǒng),該制冷系統(tǒng)包括依次用管道連通的壓縮機、冷凝器、毛細管和蒸發(fā)器。圖4顯示了平行流換熱器用于蒸發(fā)器的情形,如圖4所示,本技術所述的蒸發(fā)器大致呈“Z”字形布局,包括蒸發(fā)器入口 4和蒸發(fā)器出口 5,蒸發(fā)器入口 4和蒸發(fā)器出口 5為圓管結構,便于和制冷系統(tǒng)中的管道連通,蒸發(fā)器入口 4與蒸發(fā)器出口 5之間通過上述扁平管2連通。圖5顯示了平行流換熱器用于冷凝器的情形,如圖5所示,所述冷凝器由彎曲成“S”或“N”或“η”字形通管圍成類似柵欄狀或蛇形盤管結構,該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入口 6和冷凝器出口 7,所述冷凝器入口 6和冷凝器出口 7為圓管狀結構,便于和制冷系統(tǒng)中的其他管道連接,所述冷凝器入口 6和冷凝器出口 7之間通過扁平管2連通。權利要求1.一種平行流換熱器,由通管組成,所述通管的兩端分別為進口端和出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口端和出口端為圓管,進口端與出口端之間的通管為扁平管,扁平管換熱壁寬度值與扁平高度的比值L1/W1為I 5。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平行流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流換熱器扁平管的橫截面為平面的橢圓形結構。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平行流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流換熱器為蛇形盤管結構。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平行流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管的最大直徑Hl為4mm 13mm0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平行流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管的壁厚S為O.4mm I. Omm0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平行流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管的換熱壁寬度值LI為 2 mm 10mnin7.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平行流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管的扁平高度Wl為2mm 6mm ο8.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平行流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由銅材或鋁材或鋼材制作。9.一種冷柜,包括制冷系統(tǒng),該制冷系統(tǒng)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通的壓縮機、冷凝器、毛細管和蒸發(f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發(fā)器和冷凝器中的至少一個由權利要求I至8所述的平行流換熱器組成。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平行流換熱器,由通管組成,所述通管的兩端分別為進口端和出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口端和出口端為圓管,進口端與出口端之間的通管為扁平管,扁平管換熱壁寬度值與扁平高度的比值L1/W1為1~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魏華鋒,何廣,葉閩平,楊波,程凱,陳國良,
申請(專利權)人:海信容聲廣東冷柜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