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LED發光二極管路燈座構造,由燈殼、散熱鰭片、燈板以及變壓器所組成,其中散熱鰭片裝置于燈殼頂部所設的平臺上,燈板上裝設有多個LED發光二極管,將燈板設置于燈殼平臺另一側發光區的光源裝置部上,并于外部組罩有一燈罩,燈殼于光源裝置部中設有一與平臺相通的通孔,將散熱鰭片中央嵌設一鋁鎂合金制的導熱塊,導熱塊通過通孔穿置于光源裝置部內并與燈板相互貼觸,藉此使燈板所產生的工作熱源有效的傳導后由散熱鰭片散發出去,改善燈殼內部的積熱現象,可維持LED發光二極管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有關一種LED發光二極管路燈座構造,尤指一種能達到快速散熱功效的路燈座構造。技術背景 —般常用路燈結構,為一直立燈桿彎折伸出端組接有一燈殼,而燈殼內部設置有照明光源,以提供道路及周遭環境的照明。而該路燈結構其所需照明面積較廣且亮度要求較高,故大多使用高功率、大尺寸的照明光源,如水銀燈或鈉氣燈等為光源,而傳統光源照明效效率較差,且使用上極為耗電,使得能源成本不斷提升。又因近來環保意識的提倡,且LED發光二極管的技術日趨成長以及應用的層面范圍增加,LED發光二極管的散熱效應如果做得好,將可使應用LED發光二極管所成的LED燈使用壽命更為增長,故LED燈已逐漸取代傳統光源,成為產業界中為達到省電及環保要求而極力開發的照明光源。然而,將LED發光二極管應用于路燈照明時,其所需的光線照度較一般燈具要高,因此需采用大量數目且高功率的LED發光二極管作為發光源,并施加較高電流于LED發光二極管上,以獲得較大的光線照度,但在光線亮度及照度皆提高的同時,該LED發光二極管所產生的廢熱亦相對的提高,而對LED發光二極管使用壽命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高溫,在高溫的工作環境下,不僅會造成LED發光二極管周圍積存熱量,而導致亮度降低的光衰情形,且亦使得驅動芯片很快就會損壞、燒毀等缺點,影響其使用壽命,故如何為LED燈具設計一最佳的散熱結構,能有效且快速的將其產生的廢熱排出,已成為LED燈具轉變成為路燈的最大克服因素,亦是現今從事該項行業的相關人士所欲研發的必要課題。有鑒于此,本新型乃針對上述需求,潛心研思、設計組制,期能開發出一種全新的LED發光二極管路燈座構造的散熱設計,以提供消費大眾使用,為本新型所欲研發的專利技術動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LED發光二極管路燈座構造,其于燈殼外部裝置有與內部燈板直接貼觸的散熱鰭片,能快速且有效的將工作熱源散發至外部環境中,藉以提高燈具的散熱效率。本技術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LED發光二極管路燈座構造,其于燈殼背面設有傾斜面,使得應用戶外自然涼風可導引空氣冷卻多個的散熱鰭片,以達到有效散熱的優點。本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LED發光二極管路燈座構造,將燈殼與散熱鰭片制為一體,使于燈殼上設有一發光區,令LED燈板裝設于發光區中,于LED燈板后方貼觸一導熱塊,通過導熱塊將廢熱傳導于散熱鰭片,達到有效的散熱效率。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所設的LED發光二極管路燈座構造,是由一燈殼、一散熱鰭片、一導熱塊以及一燈板所組成;其特征在于該燈殼,于一端設有銜接于燈桿的裝配部,裝配部內具有一水平貫通至燈殼容置空間的穿孔,供電源線穿置入穿孔藉以輸入外部電源,燈殼頂部設有一平臺,該平臺上設有一貫通至燈殼底部發光區的通孔,于發光區的通孔周緣設有一光源裝置部,燈殼于發光區外部設有一玻璃燈罩;該散熱鰭片,固設于燈殼的平臺上,于中央設有一容室,于容室內嵌設有一導熱塊,藉由螺絲將散熱鰭片鎖固于燈殼頂部的平臺上,導熱塊的端部通過燈殼的通孔穿置于光源裝置部內;該燈板,于板體上設有多個LED燈發光二極管,藉由一電源線電性相接,燈板固設于燈殼的光源裝置部,燈板底部與導熱塊相互貼觸。本技術所設的LED發光二極管路燈座構造,是由一燈殼、一導熱塊以及一燈板所組成;其特征在于該燈殼,制設為呈具有鏤空槽的罩體,殼體上設有多個的散熱鰭片,該燈殼于中央設有一容室,于容室底部設有一發光區,于發光區的容室周緣設有一光源裝置部,于光源裝置部上設有多個的螺孔,燈殼于發光區外部罩設有一玻璃燈罩;該導熱塊嵌設于容室內,該導熱塊由鋁鎂合金所制成,藉由螺絲將燈板鎖固于導熱塊上,令內嵌的導熱塊整體與燈殼的各散熱鰭片緊密相接觸,而使玻璃燈罩罩合于燈板外側以達到防水功效;該燈板,于板體上設有多個LED燈發光二極管,藉由一電源線電性相接,燈板固設于燈殼的光源裝置部,燈板底部與導熱塊相互貼觸。本技術的有效增益,在于使LED發光二極管燈板所產生的工作熱源有效的由散熱鰭片散發出去,以提升LED燈的散熱效能,同時亦可維持LED燈的使用壽命。本技術的其它特點及具體實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圖的詳細說明中,進一步了解。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構造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圖3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局部構造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構造分解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圖I 圖3所示,本技術于圖示實施例中是由一燈殼10、一散熱鰭片20、一導熱塊22、一燈板30以及一變壓器40所組成。該燈殼10于一端設有銜接于燈桿的裝配部11,且裝配部11內具有一水平貫通至燈殼10內部容置空間12的穿孔111,于制造時可于裝配部11上設有多個螺孔112,參圖2所示,并藉由螺絲旋入使燈殼固定于燈桿上,該燈殼10于頂部設有一平臺13,該平臺上設有貫通至燈殼10底部發光區14的通孔15,于發光區14的通孔15周緣設有一光源裝置部16,而燈殼10于發光區14外部罩設有一玻璃燈罩17。其中如圖的實施方式,于光源裝置部16上設有一墊環171,于墊環171的兩端皆設有防漏O形環172、173。于玻璃燈罩17外部設有一壓環18,壓環18可壓覆于玻璃燈罩17外周緣上,再利用壓環18周圍所設的螺孔181,使多個的小螺絲182穿入螺孔181鎖合于光源裝置部16的螺孔161上,達到玻璃燈罩17固定于光源裝置部16上,于光源裝置部16外部應用螺絲191鎖合一蓋板19。該散熱鰭片20于中央設有一容室21,于容室內嵌設有一導熱塊22,該導熱塊22由含有相當重量百分比的鋁及相當重量百分比的鎂所制成的鋁鎂合金導熱塊,為具有高效率散熱特性的材料,并藉由多支螺絲將該散熱鰭片20鎖固于燈殼10頂部的平臺13上,令 內嵌的導熱塊22端部可通過平臺13的通孔15而穿置于光源裝置部16。該燈板30于板體上設有多個LED燈發光二極管31,且藉由一連接至外部的電源線32來供給燈板電能。而本實施例中,該燈板30電性相接至一變壓器40通過該變壓器40的源線32相接通,藉以導通LED燈發光二極管31的開啟點亮,該變壓器40可鎖固于燈殼10的容置空間12內,而電源線32則利用裝配部11的穿孔111延伸至燈殼10外部,以供外部電源連接,于容置空間12外部鎖合一蓋板33以達防水功效。燈板30則鎖固于燈殼10的光源裝置部16,且令燈板30安裝后燈板板體可與上述散熱鰭片20的導熱塊22端面相互貼觸。藉此可使燈板30所產生的工作熱源快速且有效地由散熱鰭片20散發至外部環境中,進而解決LED燈發光二極管31高溫發熱的問題,以維持LED燈發光二極管的使用壽命,同時亦可改善燈殼內部的積熱現象,而提升燈具整體的散熱效能。請參圖2、圖4所示,又本技術的實施例中燈殼10頂部的平臺13,其周緣設有呈向外下滑的斜切面131,使得應用戶外自然涼風,當戶外風向隨時改變時皆可導引空氣向上冷卻該多個的散熱鰭片20,以達到有效散熱的優點。且散熱鰭片20的各散熱片尾端呈Y字形的叉形條201,如此不僅可增加散熱鰭片20的散熱面積,亦可增加散熱鰭片20的空氣對流冷卻速率,加以提升整體的散熱效能。請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LED發光二極管路燈座構造,是由一燈殼、一散熱鰭片、一導熱塊以及一燈板所組成;其特征在于:該燈殼,于一端設有銜接于燈桿的裝配部,裝配部內具有一水平貫通至燈殼容置空間的穿孔,供電源線穿置入穿孔藉以輸入外部電源,燈殼頂部設有一平臺,該平臺上設有一貫通至燈殼底部發光區的通孔,于發光區的通孔周緣設有一光源裝置部,燈殼于發光區外部設有一玻璃燈罩;該散熱鰭片,固設于燈殼的平臺上,于中央設有一容室,于容室內嵌設有一導熱塊,藉由螺絲將散熱鰭片鎖固于燈殼頂部的平臺上,導熱塊的端部通過燈殼的通孔穿置于光源裝置部內;該燈板,于板體上設有多個LED燈發光二極管,藉由一電源線電性相接,燈板固設于燈殼的光源裝置部,燈板底部與導熱塊相互貼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賴界榮,
申請(專利權)人:賴界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