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壓油缸缸筒與導向套配合的改進裝置,涉及到一種船舶液壓機械,缸筒在加工時,在螺紋前面增加一道比缸筒內徑大于0.5mm的一道臺階,與加工螺紋在同一道工序中加工完成,這樣保證了兩者的同心度在0.05mm-0.10mm范圍內,與缸筒配合的導向套螺紋前面的直徑相應的大于0.5mm。這種裝置雖然簡單,但在實踐中解決了因O形圈損壞,導致液壓油泄漏的技術問題,該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實用性強,同時又達到節能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船舶液壓機械,特別是涉及到一種液壓油缸缸筒與導向套配合的改進裝置。
技術介紹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已成為當今エ業發展的主流,我國エ業逐步向集約型、節能減排、低碳的方向發展。隨著現代造船エ業的發展,液壓機械在造船行業中運用將越來越多,在液壓機械領域里,仍然存在著不足之處,需要科技創新,改變落后的傳統液壓機械性能、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安全率及工作效率,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液壓油缸是液壓機構中的關鍵部件,液壓油缸上的0形圈是ー種防止液壓油泄漏的密封件,如加工方法不符合技術要求,容易造成油缸泄漏。主要原因缸筒在加工螺紋過程中與缸筒內徑分兩道エ序加工,存在不同心,加工尺寸存在一定的誤差,缸筒再與導向套配合又產生誤差使0形圈在導向套的凹槽處達不到平衡,如受到負載的壓力,使0形圈 頗容易損壞。液壓油缸在工作時,推動活塞桿在油缸里來回往復負載運動,工作時間久了,易造成0形圈損壞,就容易出現液壓油泄漏,就降低液壓油缸的壓力,同時又造成液壓油的浪費。為了解決這ー問題,科研単位和企業科技人員在不斷地研究、探索,利用現代科學技木,對液壓油缸泄漏問題的進行研究和改進,雖然在技術上取得了一些進步,但在實際運用中仍然存在著尚未克服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液壓油缸缸筒與導向套配合的改進裝置,缸筒在加工時,在螺紋前面増加一道比缸筒內徑大于0. 5mm的一道臺階,與加工螺紋在同一道エ序中加工完成,保證兩者的同心度在0. 05mm-0. IOmm范圍內,與缸筒配合的導向套前面的螺紋直徑相應的大于0. 5mm。通過缸筒與導向套加工方法的改進與創新,解決了 0形圈損壞的技術問題,又提高了缸筒與導向套及0形圈的使用壽命,密封效果好,減少油缸發生泄漏的機率,安裝方便,提高了產品質量,同時又達到節能的目的。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含有缸筒、0形圏、導向套,缸筒是ー個圓筒狀殼體,導向套設置在缸筒的前端,0形圈是ー種截面形狀為橢圓形的橡膠圏,0形圈安裝在導向套的凹槽處,在螺紋前面增加一道比缸筒內徑大于0. 5mm的一道臺階,兩者的同心度在0. 05mm-0. IOmm范圍內,與缸筒配合的導向套螺紋前面的直徑相應的大于0. 5mm,構成了一種液壓油缸缸筒與導向套配合的改進裝置。本技術采用的技術原理是缸筒在加工螺紋中與缸筒內徑分兩道エ序加工,存在不同心。改進的方法在加工缸筒時,在螺紋前面增加一道比缸筒內徑大于0. 5_的一道臺階,與加工螺紋在同一道エ序中加工完成,保證兩者的同心度在0. 05mm-0. IOmm范圍內,與缸筒配合的導向套螺紋前面的直徑相應的大于0. 5mm,通過缸筒與導向套加工方法的改進與創新,使0形圈在導向套的凹槽達到平衡、受カ均勻,同時提高缸筒與導向套及0形圈的使用壽命。活塞桿在缸筒與導向套中進行頻繁往復負載運動,長時間的工作,也不容易導致O形圈損壞,保證O形圈的密封效果好,液壓油不易被泄漏,提高了缸筒與導向套的使用壽命,又解決了 O形圈損壞的技術問題,達到防止液壓油缸油泄漏的目的。本技術有益效果是缸筒在加工時,在螺紋前面増加一道比缸筒內徑大于0.5mm的一道臺階,與加工螺紋在同一道エ序中加工完成,這樣保證了兩者的同心度在0.05mm-0. IOmm范圍內,與缸筒配合的導向套螺紋前面的直徑相應的大于0. 5mm。這種裝置雖然簡單,但在實踐中解決了因0形圈損壞,導致液壓油泄漏的技術問題,該裝置結構簡単,安裝方便,實用性強,同時又達到節能的目的。附圖說明下面是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ー步描述·圖中是一種液壓油缸缸筒與導向套配合的改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在圖中1缸筒、20形圈、3導向套。具體實施方式在圖中,缸筒I是ー個圓筒狀殼體,導向套3設置在缸筒I的前端,0形圈2是ー種截面形狀為橢圓形的橡膠圏,0形圈2安裝在導向套3的凹槽處,在螺紋前面増加一道比缸筒I內徑大于0. 5mm的一道臺階,兩者的同心度在0. 05mm-0. IOmm范圍內,與缸筒I配合的導向套3螺紋前面的直徑相應的大于0. 5_,構成了一種液壓油缸缸筒與導向套配合的改進裝置。缸筒I在加工螺紋中與缸筒I內徑分兩道エ序加工,存在不同心。改進的方法在加工缸筒I時,在螺紋前面增加一道比缸筒I內徑大于0. 5_的一道臺階,與加工螺紋在同一道エ序中加工完成,保證兩者的同心度在0. 05mm-0. IOmm范圍內,與缸筒I配合的導向套3螺紋前面的直徑相應的大于0. 5mm,通過缸筒I與導向套3加工方法的改進與創新,使0形圈2在導向套3的凹槽達到平衡、受カ均勻,同時提高缸筒I與導向套3及0形圈2的使用壽命。活塞桿在缸筒I與導向套3中進行頻繁往復負載運動,長時間的工作,也不容易導致0形圈2損壞,保證0形圈2的密封效果好,液壓油不易被泄漏,提高了缸筒I與導向套3的使用壽命,又解決了 0形圈2損壞的技術問題,達到防止液壓油缸油泄漏的目的。權利要求1. 一種液壓油缸缸筒與導向套配合的改進裝置,含有缸筒、O形圏、導向套,其特征是缸筒是ー個圓筒狀殼體,導向套設置在缸筒的前端,O形圈是ー種截面形狀為橢圓形的橡膠圈,O形圈安裝在導向套的凹槽處,在螺紋前面増加一道比缸筒內徑大于0. 5mm的一道臺階,兩者的同心度在0. 05mm-0. IOmm范圍內,與缸筒配合的導向套螺紋前面的直徑相應的大于0. 5_,組成了一種液壓油缸缸筒與導向套配合的改進裝置。專利摘要一種液壓油缸缸筒與導向套配合的改進裝置,涉及到一種船舶液壓機械,缸筒在加工時,在螺紋前面增加一道比缸筒內徑大于0.5mm的一道臺階,與加工螺紋在同一道工序中加工完成,這樣保證了兩者的同心度在0.05mm-0.10mm范圍內,與缸筒配合的導向套螺紋前面的直徑相應的大于0.5mm。這種裝置雖然簡單,但在實踐中解決了因O形圈損壞,導致液壓油泄漏的技術問題,該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實用性強,同時又達到節能的目的。文檔編號F15B15/20GK202659626SQ20122026755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專利技術者李賢余, 石文楠, 徐海軍 申請人:鹽城海特液壓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壓油缸缸筒與導向套配合的改進裝置,含有缸筒、O形圈、導向套,其特征是:缸筒是一個圓筒狀殼體,導向套設置在缸筒的前端,O形圈是一種截面形狀為橢圓形的橡膠圈,O形圈安裝在導向套的凹槽處,在螺紋前面增加一道比缸筒內徑大于0.5mm的一道臺階,兩者的同心度在0.05mm?0.10mm范圍內,與缸筒配合的導向套螺紋前面的直徑相應的大于0.5mm,組成了一種液壓油缸缸筒與導向套配合的改進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賢余,石文楠,徐海軍,
申請(專利權)人:鹽城海特液壓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