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組合式太陽能隔音墻,包括:數個太陽能隔音墻單元、數個支架及設于支架上的數個連接活動桿,該數個太陽能隔音墻單元通過該數個支架相互連接,所述太陽能隔音墻單元包括設于相鄰兩支架之間的太陽能板單元,所述太陽能板單元上設有一太陽能板。其中支架設計為H型鋼,外框設于支架的收容槽內,拼接方便,且太陽能板嵌設在內框上,與外框互相獨立,方便拆卸,同時太陽能板在太陽的輻射下產生電源,該些電源通過計算足夠應用于正常的路燈照明,該組合式太陽能隔音板既能滿足隔音需要,還能利用有效面積產生出新能源,對環境不會造成任何的勿擾,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符合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需求,適用價值更高更廣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隔音墻,尤其涉及ー種組合式太陽能隔音墻。
技術介紹
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公路的擴建,特別是高速公路的擴建,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越來越多的噪音困擾,噪音是世界四大公害之一,控制噪音成為ー項保障人類健康的重要工程,然而當今世界在有限的資源下,能源也已經成為世界共同的話題,每天因為路燈等其他公用照明用電數目驚人,特別是高速路上的路燈需要大量的能源。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將減少高速公路等公用設備的能源問題及其引發的噪音困惑,顯得非常重要,而現有公用設備的能源可以利用風能及太陽能來供應,設計麻煩,且造價高,無法很好地解決有限能源的壓力,并與減少噪音污染隔音墻分體設計,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組合式太陽能隔音墻,結構簡単,組裝方便且美觀耐用,在具有良好的減噪效果的同時能夠利用太陽能板進行光伏發電,給公用設備提供能源,緩解有限能源的壓力。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ー種組合式太陽能隔音墻,包括數個太陽能隔音墻單元、數個支架及設于支架上的數個連接活動桿,所述數個太陽能隔音墻單元通過該數個支架及數個連接活動桿相互連接,所述太陽能隔音墻単元包括設于相鄰兩支架之間的太陽能板単元及設于相鄰兩支架之間且位于太陽能板単元下方的數塊隔音板。 所述太陽能板單元還包括外框及設于外框內的內框,所述太陽能板設于內框上,所述內框可轉動安裝于外框上,所述內框內四側面上設有嵌槽,太陽能板收容于該嵌槽內,所述太陽能板與嵌槽之間還設有柔性體。所述內框兩端設有第一安裝孔,所述外框包括設于內框上下兩端的兩個第一框架及設于內框左右兩側的兩個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上對應第一安裝孔設有第二安裝孔,所述內框及外框均由鋁合金型材制作而成。所述每ー支架為H型鋼,具有兩個收容槽,其包括第一支架及連接于第一支架上端的第二支架,所述連接活動桿安裝于第一支架上端,所述第二支架與第一支架成一定角度,所述角度為120° -160°。所述隔音板的兩端分別收容于相鄰的兩個支架的收容槽內,所述太陽能板単元的兩端分別收容于相鄰的兩個支架的收容槽內。所述每ー連接活動桿包括電動推桿支座、安裝于電動推桿支座上的電動推桿、安裝于電動推桿頂端上的活動軸桿及安裝于活動軸桿左右兩端的活動鏈接條,所述電動推桿收于電動推桿支座內,可以上下移動。所述活動鏈接條兩端設有第一圓孔及第ニ圓孔,該活動鏈接條通過該第一圓孔套設于該活動軸桿的一端,并通過固定件固定,所述內框頂端相對于第二圓孔設有第一安裝圓柱,該第二圓孔安裝于第一安裝圓柱上。所述隔音板為實心條狀結構,兩側面上設有數個小孔。所述數個太陽能隔音墻單元、數個支架及數個連接活動桿設于基體上。所述支架的下端設置連接塊,連接塊上設有數個連接孔,所述基體對應連接孔設有地腳螺栓,所述地腳螺栓包括螺桿及連接于螺桿一端的螺鉤,所述螺鉤呈U字形,所述螺桿遠離螺鉤端設有螺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組合式太陽能隔音墻采用將太陽能板設置于隔音墻上,其中支架設計為H型鋼,外框設于支架的收容槽內,拼接方便,且太陽能板嵌設在內框上,與外框互相獨立,方便拆卸維修,同時太陽能板在太陽的輻射下產生的電源通過計算足夠應用于正常的路燈照明,本技術提供的組合式太陽能隔音板既能滿足隔音需要,還能利用有效面積產生出新能源,對環境不會造成任何的勿擾,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符合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需求,適用價值更高更廣泛。為了能更進一歩了解本技術的特征以及
技術實現思路
,請參閱以下有關本技術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技術加以限制。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將使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顯而易見。附圖中,圖I本技術組合式太陽能隔音墻示意圖;圖2為圖I的側視圖;圖3為圖I的俯視圖;圖4為圖I中的太陽能隔音墻單元的示意圖;圖5為圖4的正視圖;圖6為圖4的分解圖;圖7為圖I中支架的示意圖;圖8為圖I的框架與太陽能板配合示意圖;圖9為圖8的正面圖;附圖說明圖10為圖I的隔音板的示意圖;圖11為圖I的組合式太陽能隔音墻的安裝示意圖;圖12為圖11的正面示意圖;圖13為圖7的安裝示意圖;圖14為連接活動桿示意圖;圖15為圖14的分解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更進一步闡述本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結合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及其附圖進行詳細描述。請參閱圖I至8,本技術提供ー種組合式太陽能隔音墻,其包括數個太陽能隔音墻単元I、數個支架2及設于支架2上的數個連接活動桿3,所述數個太陽能隔音墻單元I通過該數個支架2及數個連接活動桿3相互連接,所述太陽能隔音墻単元I包括設于相鄰兩支架2之間的太陽能板単元7及設于相鄰兩支架2之間且位于太陽能板単元7下方的數塊隔音板12,所述太陽能板単元7上設有一太陽能板14。該些太陽能板単元7在太陽的輻射下,可將光能轉化為電能,供給公用設備使用。所述太陽能板単元7還包括外框18及設于外框18內的內框16,所述太陽能板14設于內框16上,所述內框16內四側面上設有嵌槽164(如圖8及9所示),太陽能板14收容于該嵌槽164內,所述太陽能板14與嵌槽164之間還設有柔性體(未圖示),該柔性體由柔性材料制成,以使太陽能板14與嵌槽164之間的連接可靠。所述內框16兩端設有第一安裝孔162,所述外框18包括設于內框16上下兩端的兩個第一框架182及設于內框16左右兩側的兩個第二框架184,所述第二框架184上對應第一安裝孔162設有第二安裝孔186,通過第一、第二安裝孔162、186把內框16可轉動安裝于外框18上,在本實施例中,可用螺絲將內框16可轉動安裝于所述外框18上,在外框18鎖緊固定干支架2上的情況下,安裝有太陽能板14的內框16也可以轉動,根據實時的太陽輻射角度調整方向,最大限度地 吸收光能,所述內框16及外框18均由鋁合金型材制作而成。請參閱圖7,所述每ー支架2為H型鋼,具有兩個收容槽26。該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2及連接于第一支架22上端的第二支架24,所述連接活動桿3安裝于第一支架22上端,所述第二支架24與第一支架22成一定角度,這便于太陽能板14吸收光能,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角度為120° -160°。所述隔音板12的兩端分別收容于相鄰的兩個支架2的收容槽26內,所述太陽能板単元7的兩端分別收容于相鄰的兩個支架2的收容槽26內,即是外框18的兩端收容于相鄰的兩個支架2的收容槽26內,該外框18和數塊隔音板12固定鎖緊于支架2上。如圖14及15所示,所述姆ー連接活動桿3包括電動推桿支座32、安裝于電動推桿支座32上的電動推桿34、安裝于電動推桿34頂端上的活動軸桿36及安裝于活動軸桿36左右兩端的活動鏈接條38,所述電動推桿支座32可用螺絲或粘貼固定于第一支架22的上端,所述電動推桿34收于電動推桿支座32內,所述電動推桿34在電動推桿支座32內可以上下移動,從而帶動安裝于電動推桿34頂端上的活動軸桿36運動。所述活動鏈接條38兩端設有第一圓孔382及第ニ圓孔384,通過該第一圓孔382將活動鏈接條38安裝于活動軸桿36上,該活動鏈接條38通過該第一圓孔382套設于該活動軸桿36的一端,并通過固定件362固定,從而使得所述活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組合式太陽能隔音墻,其特征在于,包括:數個太陽能隔音墻單元、數個支架及設于支架上的數個連接活動桿,所述數個太陽能隔音墻單元通過該數個支架及數個連接活動桿相互連接,所述太陽能隔音墻單元包括設于相鄰兩支架之間的太陽能板單元及設于相鄰兩支架之間且位于太陽能板單元下方的數塊隔音板,所述太陽能板單元上設有一太陽能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禹道鋒,
申請(專利權)人:禹道鋒,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