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混凝土含水量少、無漏漿料的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造型模,它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由布料造型模和離心上模構成布料成型模,布料造型模上端順長貫通開有布料口,布料造型模1兩側設有一組以上的振動源。優點:一是由于極大地減少了混凝土料中的水分,不僅提高了所制混凝土管樁的強度,而且減少用水量;二是布料造型模的設計,不僅使所成形預制構件或管樁壁厚的密實度增強,而且確保了離心上模模口與下模模口之間的可靠吻合,避免了在離心造模中混凝土漿料中水泥漿料的跑漏,不僅確保了所成形混凝土管樁的質量,避免水泥漿料對環境污染,節約了水資源,而且無需用水清洗模口,既節約了勞動力,又提高了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混凝土含水量少、無漏漿料的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造型模,屬混凝土管樁成型模及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方法制造,真正實現預造構件通過離心后無余漿領域。
技術介紹
現有的混凝土預制構件與管樁,無論是現澆成型模,還是離心成型模,在結構設計上,現澆成型模由開放式模構成,離心成型模由上模和下模合模構成,并通過離心制造跑輪離心制得空心預制構件與管樁。其不足之處一是現澆成型模所成型的混凝土產品,其密實度差、抗壓強度低;二是離心成型模布料僅局限于下模開放式布料,因沒有造型模布料量少,高出下模部分的混凝土一定會自動塌陷,三是布料出口下模很多混凝土料在合上模 時,混凝土料必定會掉在下模的合模止口上從而造成上下模合模不封閉,四是只能提高混凝土料中的水含量,但是即便如此,由于受下模口開放式布料的影響,在合上模時其所布的混凝土料不可避免地漏掉在下模口的合模止口上,因而在離心造樁的過程中,不僅混凝土漿料中的液態水泥及細骨料跑漏量大,五是混凝土料中的含水量大,首先造成混凝土強度降底、所成形的混凝土管樁壁厚不均勻、漏跑的漿料直接污染環境、水資源的大量浪費,更重要的是所成型的混凝土管樁的強度低,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思路
設計目的避免
技術介紹
中的不足之處,設計一種混凝土含水量少、無漏漿料、管樁成型強度高的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造型模。設計方案為了實現上述設計目的。I、上模由布料造型模和離心上模所構成的布料成型模的設計,是本技術的技術特征之一。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由于布料造型模上端順長貫通開有布料口、并且在布料造型模兩側設有一組以上的振動源,因此當布料造型模與下模合模后,不僅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混凝土預制構件或管樁受其下模模腔制約布料少的缺陷,而且由于布料造型模的布料口兩端為端板、模口為上大下小,因此它不僅能夠多裝料,而且能夠裝含水量少的混凝土料且保證含水量少的混凝土料不外漏掉,從根本上解決了
技術介紹
存在的混凝土料含水量高、浪費水資源、水泥漿料漏跑污染環境的缺陷。2、布料造型模兩側設有一組以上的振動源的設計,是本技術的技術特征之二。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振動源能夠將由布料造型模和離心上模所構成的布料成型模內的混凝土料通過振動的方式使含水量小混凝土料自然落入下模、含水量小混凝土振密實后不為塌陷在合模口上,因此所布的混凝土料中的含水量得到極大地減少一一形成含極少量水的混凝土散濕料,該散濕料布入由布料造型模和離心上模所構成的布料成型模內既不會發生漏漿的現象,合模時也不會發生漿料掉到下模合模止口上,因此從根本上避免了
技術介紹
存在的混凝土料含水量大、布料時漏掉在下模合模止口上的缺陷,避免了混凝土漿料漏漿現象的發生,確保了所成型混凝土管樁中混凝土含量,使所成型的混凝土空芯管樁密實度高、強度高。3、造型模模的合模止口上設置有密封條的設計,是本技術的技術特征之三。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該密封條既能使實現造型模造型振動時與下模的密封結合,又能避免離心造樁過中混凝土料中水泥漿料的漏跑,既確保了所成型混凝土管樁的質量,又避免了水泥漿料對環境污染,同時又節約了水資源。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造型模,它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由布料造型模和離心上模構成布料成型模,布料造型模上端順長貫通開有布料口,下模位于振動源上。本技術與
技術介紹
相比,一是由于極大地減少了混凝土料中的水分,不僅提高了所制混凝土管樁的強度,而且大約每立方米的混凝土漿料中減少用水50Kg,一年全國混凝土預制行業生產大約5億立方米的混凝土,減少用水泥量2500萬噸,水1000萬噸;二是布料造型模的設計,不僅使所成形管樁壁厚的密實度增強,而且由于布料造型模位于下模上且布料造型模下開口與下模開口吻合,布料中混凝土漿料無法漏掉在下模合模止口上,因此確保了離心上模模口與下模模口之間的可靠吻合,避免了在離心造模中混凝土漿 料中水泥漿料的跑漏,不僅確保了所成形混凝土管樁的質量,避免水泥漿料對環境污染,節約了水資源,而且無需用水清洗模口,既節約了勞動力,在布料工作計量時又提高了生產效率 90%ο附圖說明圖I是混凝土預制構件或管樁成型模中布料造型模與下模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合模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混凝土預制構件或管樁成型模中離心上模與下模注料后合模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位于離心造樁跑輪機構上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混凝土預制構件或管樁成型模中矩形布料造型模與下模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合模后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混凝土預制構件或管樁成型模中矩形離心上模與下模注料后合模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混凝土預制構件或管樁成型模中多邊形布料造型模與下模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8合模后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混凝土預制構件或管樁成型模中多邊形離心上模與下模注料后合模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混凝土預制構件或管樁成型模中角形布料造型模與下模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12是圖11合模后的結構示意圖。圖13是混凝土預制構件或管樁成型模中角形離心上模與下模注料后合模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 :參照附圖1-13。一種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造型模,它包括上模、下模4,所述上模由布料造型模I和離心上模6構成布料成型模,布料造型模I上端順長貫通開有布料口 2,下模位于振動源3上。所述布料口 2兩端為端板、模口為上大下小形成一個臨時儲藏斗。所述貫通的布料口2間設有定型筋。所述振動源3為偏心振動源。所述下模的合模止口上置有密封條(橡膠或橡塑材料)。所述布料成型模的模腔為圓形(圖1-3)或矩形(圖5-7)或多邊形(圖8-10)或多角形(圖11-13)。所述下模4位于模架7上,模架7位于振動源3上。布料造型模I兩側設有一組以上的振動源3,也可以改為布料造型模I位于下模4上,下模4位于振動源上,振動源3可以是偏心振動器構成的振動源,或氣動振動源等。布料造型模I兩側設有一組以上的振動源3,也可以改為布料造型模I位于下模4上,下模4位于輪車架(或跑輪5)上,輪車架(或跑輪5)位于振動源上,振動源3可以是偏 心振動器構成的振動源,或氣動振動源等。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實施例雖然對本技術作了比較詳細的文字描述,但是這些文字描述,只是對本技術設計思路的簡單文字描述,而不是對技術設計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術設計思路的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造型模,它包括上模、下模⑷,其特征是所述上模由布料造型模⑴和離心上模(6)構成布料成型模,布料造型模⑴上端順長貫通開有布料口 (2),下模⑷位于振動源⑶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造型模,其特征是所述布料口⑵兩端為端板、模口為上大下小形成一個臨時儲藏斗。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造型模,其特征是所述貫通的布料口 間下方設有定型筋。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造型模,其特征是所述振動源⑶為偏心振動源。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造型模,其特征是所述構件造模的合模止口上置有密封條。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造型模,其特征是所述布料成型模的模腔為圓形或矩形或多邊形或多角形。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造型模,其特征是所述下模⑷位于模架⑴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凝土預造構件成型造型模,它包括上模、下模⑷,其特征是:所述上模由布料造型模⑴和離心上模⑹構成布料成型模,布料造型模⑴上端順長貫通開有布料口⑵,下模⑷位于振動源⑶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兆弟,
申請(專利權)人:周兆弟,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