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配入高粘結高揮發分煤的煉焦方法,將下列煤混合:Rmax為0.7~0.8%的煤5~13wt%,Rmax為0.6~0.9%的煤10~15wt%,Rmax為0.9~1.2%的煤15~25wt%,Rmax為1.2~1.5%的煤20~50wt%,??Rmax為1.5~1.7%的煤15~35wt%;送搗固焦爐中,在機側溫度為1305~1335℃、焦側溫度為1315~1345℃、焦餅中心溫度為950~1050℃、看火孔壓力為-5~5pa、集氣管壓力為80~100pa、分煙道吸力為245~265pa的條件下,煉焦25~28小時,得到滿足煉鐵要求的合格焦炭,擴大煉焦煤資源利用,解決了煤資源緊缺的問題,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企業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煉焦方法,尤其是,屬于焦化搗固煉焦
技術介紹
隨著國內原料煤價格的不斷上漲,焦化企業已處于微利時代,甚至虧損。擴大煉焦煤資源以降低配煤成本,已成為焦化企業扭轉不利局面而必須采取的措施。引進灰分低、高粘結且價格低的進ロ印尼氣肥煤是焦化企業擴大煉焦煤資源、降低配煤成本的措施之一。進ロ印尼氣肥煤由于揮發分、粘結指數過高,単獨用來煉焦時,會成為氣孔多且大的蜂 窩焦,易碎小,強度差,嚴重影響焦炭質量,無法滿足高爐煉鐵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利用進ロ印尼氣肥煤進行煉焦,降低配煤成本,擴大資源利用,解決煤炭資源緊缺等問題,是當前焦化企業所面臨的首要任務。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配入高粘結高揮發分印尼氣肥煤的煉焦方法,以煉出高爐生產所需要的合格焦炭。本專利技術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完成,其特征在于經過下列步驟 A、按下列配比備料Rmax 為 0. 7 0. 8% 的煤5 13 wt%Rmax為0. 6 0. 9%的低煤化度煤10 15 wt%Rmax為0. 9 I. 2%的中煤化度煤15 25 wt%Rmax為I. 2 I. 5%的中煤化度煤20 50 wt%Rmax為I. 5 I. 7%的中高煤化度煤15 35 wt% ; B、將步驟A的各原料煤混合均勻,得Rmax為I.05 I. 25%、揮發分為26 30 wt%、灰分為14. 0 15. 0wt%、粘結指數為65 75、最終收縮度為35 45mm、膠質層最大膨脹度為13. 5 15. 5mm的配合煤; C、將步驟B的混合煤送常規搗固焦爐中,在焦爐機側溫度為1305 1335°C、焦側溫度為1315 1345°C、焦餅中心溫度為950 1050°C、看火孔壓カ為_5 5pa、集氣管壓カ為80 lOOpa、分煙道吸カ為245 265pa的條件下,煉焦25 28小時,得到冷態強度M40為80 85%,MlO為5 7%,熱態強度CRI為29 32%,CSR為58 61%的合格焦炭。所述Rmax (%)為煤的鏡質組最大平均反射率,%為峰面積比。所述Rmax為0. 7 0. 8%的煤指揮發分為42. 0 45. 0%、粘結指數為92 95的進ロ印尼氣肥煤。所述常規搗固焦爐為5. 5米搗固焦爐,其高寬比為11:1。本專利技術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配入鏡質組最大平均反射率Rmax為O. 7 O. 8%、揮發分42· O 45. 0%、粘結指數92 95的進口印尼氣肥煤,不僅擴大煉焦煤資源,而且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高揮發分高粘結指數印尼氣肥煤配入煉焦時,易使焦炭變碎且蜂窩焦過多而導致焦炭強度下滑問題,經濟效益極為顯著。獲得的焦炭冷態強度M40為80 85%,MlO為5 7%,熱態強度CRI為29 32%,CSR為58 61%,完全滿足了高爐煉鐵需求,解決了煤資源緊缺的問題,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描述。實施例I A、按下列配比備料 Rmax為O. 7%的進口印尼氣肥煤 5 wt%Rmax為O. 6%的低煤化度煤15 wt%Rmax為I. 2%的中煤化度煤25 wt%Rmax為I. 5%的中煤化度煤20 wt%Rmax為I. 5%的中高煤化度煤35 wt% ; B、將步驟A的各原料煤混合均勻,得Rmax為I.25%、揮發分為26. O wt%、灰分為14wt%、粘結指數為65、最終收縮度為35. 0mm、膠質層最大膨脹度為13. 5mm的配合煤; C、將步驟B的混合煤送常規5.5米搗固焦爐,該爐的高寬比為11:1,在機側溫度為1335°C、焦側溫度為1345°C、焦餅中心溫度為1000°C、看火孔壓力為5pa、集氣管壓力為lOOpa、分煙道吸力為245pa的條件下,煉焦25小時,得到冷態強度M40為80%,M10為5%,熱態強度CRI為29%,CSR為61%的合格焦炭。實施例2A、按下列配比備料Rmax為O. 75%的進口印尼氣肥煤 9 wt%Rmax為O. 9%的低煤化度煤10 wt%Rmax為I. 1%的中煤化度煤20 wt%Rmax為I. 3%的中煤化度煤46 wt%Rmax為I · 6%的中高煤化度煤15 wt% ; B、將步驟A的各原料煤混合均勻,得Rmax為I.15%、揮發分為28. O wt%、灰分為14. 5wt%、粘結指數為70、最終收縮度為40mm、膠質層最大膨脹度為14. 5mm的配合煤; C、將步驟B的混合煤送常規5.5米搗固焦爐,該爐的高寬比為11:1,在焦爐機側溫度為1320°C、焦側溫度為1330°C、焦餅中心溫度為980°C、看火孔壓力為Opa、集氣管壓力為90pa、分煙道吸力為250pa的條件下,常規煉焦27小時,得到冷態強度M40為85%,M10為7%,熱態強度CRI為32%,CSR為58%的合格焦炭。實施例3 A、按下列配比備料 Rmax為O. 8%的進口印尼氣肥煤 13 wt%Rmax為0. 9%的低煤化度煤10 wt%Rmax為0. 9%的中煤化度煤15 wt%Rmax為I. 2%的中煤化度煤42 wt%Rmax為I. 7%的中高煤化度煤20 wt% ; B、將步驟A的各原料煤混合均勻,得Rmax為I.05%、揮發分為30 wt%、灰分為14. 5wt%、粘結指數為75、最終收縮度為45mm、膠質層最大膨脹度為15. 5mm的配合煤; C、將步驟B的混合煤送常規5.5米搗固焦爐,該爐的高寬比為11:1,在焦爐機側溫度為1305°C、焦側溫度為1315°C、焦餅中心溫度為950°C、看火孔壓カ為_5pa、集氣管壓カ為80pa、分煙道吸カ為265pa的條件下,煉焦28小時,得到冷態強度M40為85%,MlO為6%,熱態強度CRI為32. 0%,CSR為59%的合格焦炭。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經過下列步驟 A、按下列配比備料Rmax 為 O. 7 O. 8% 的煤5 13 wt%Rmax為O. 6 O. 9%的低煤化度煤10 15 wt% Rmax為O. 9 L 2%的中煤化度煤15 25 wt%Rmax為L 2 L 5%的中煤化度煤20 50 wt% Rmax為I. 5 I. 7%的中高煤化度煤15 35 wt% ; B、將步驟A的各原料煤混合均勻,得Rmax為I.05 I. 25%、揮發分為26 30 wt%、灰分為14. O 15. 0wt%、粘結指數為65 75、最終收縮度為35 45mm、膠質層最大膨脹度為13. 5 15. 5mm的配合煤; C、將步驟B的混合煤送常規搗固焦爐中,在焦爐機側溫度為1305 1335°C、焦側溫度為1315 1345°C、焦餅中心溫度為950 1050°C、看火孔壓力為_5 5pa、集氣管壓力為80 lOOpa、分煙道吸力為245 265pa的條件下,煉焦25 28小時,得到冷態強度M40為80 85%,MlO為5 7%,熱態強度CRI為29 32%,CSR為58 61%的合格焦炭。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將下列煤混合Rmax為0.7~0.8%的煤5~13wt%,Rmax為0.6~0.9%的煤10~15wt%,Rmax為0.9~1.2%的煤15~25wt%,Rmax為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配入高粘結高揮發分煤的煉焦方法,其特征在于經過下列步驟:A、按下列配比備料:???Rmax為0.7~0.8%的煤??????????????????5~13?wt%???Rmax為0.6~0.9%的低煤化度煤??????????10~15?wt%Rmax為0.9~1.2%的中煤化度煤??????????15~25?wt%???????????????Rmax為1.2~1.5%的中煤化度煤??????????20~50?wt%???Rmax為1.5~1.7%的中高煤化度煤????????15~35?wt%;B、將步驟A的各原料煤混合均勻,得:Rmax為1.05~1.25%、揮發分為26~30?wt%、灰分為14.0~15.0wt%、粘結指數為65~75、最終收縮度為35~45mm、膠質層最大膨脹度為13.5~15.5mm的配合煤;C、將步驟B的混合煤送常規搗固焦爐中,在焦爐機側溫度為1305~1335℃、焦側溫度為1315~1345℃、焦餅中心溫度為950~1050℃、看火孔壓力為?5~5pa、集氣管壓力為80~100pa、分煙道吸力為245~265pa的條件下,煉焦25~28小時,得到冷態強度M40為:80~85%,M10為:?5~7%,熱態強度CRI為:?29~32%,CSR為:?58~61%的合格焦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龍建新,李立,薛龍,唐寧生,陳四利,
申請(專利權)人:云南昆鋼煤焦化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