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由氯化聚丙烯、溶劑、引發劑、混合單體組成的氯化聚丙烯樹脂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及其制備方法,以及氯化聚丙烯樹脂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用作汽車內飾件涂料。由于本發明專利技術是通過CPP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其性能優良,尤其在耐候性、耐磨性、抗沾污性、耐洗刷、附著力等方面性能優越。并且其配方中不含有苯化合物與重金屬,所以其對人體安全、對環境友善,適合制備如汽車內飾件等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產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涂料化工
,具體涉及ー種用于汽車內飾件涂料的氯化聚丙烯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氯化聚丙烯是聚丙烯經氯化反應改性而生成的熱塑性樹脂,其化學穩定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耐酸性等性能良好,并對聚丙烯和聚こ烯等聚烯烴材料有較好的黏結性能,因此在涂料行業中廣為應用。但是,低氯化度的氯化聚丙烯的極性較低,并存在與其他涂料樹脂的混溶性不佳、內聚カ和粘結強度低,與面漆之間的附著力小等缺陷,所以需要引入極性基團來改善氯化聚丙烯的極性。目前,有關研究主要集中在用馬來酸酐或丙烯酸酯作為接枝單體對含氯量小于35%的氯化聚丙烯進行接枝改性。如專利申請201110192605. I公 開了通過均相接枝技木,采用復合丙烯酸酯類單體對氯化聚丙烯進行改性作為塑鋼門窗用涂料,達到延長了門窗的使用壽命。但由于接枝率不高,在使用時需用苯類溶劑對其進行溶解,并且對極性塑料材料的附著力較小,粘接強度不高。專利申請90105840. 8公開了由低氯化度氯化聚丙烯、ABS樹脂、甲苯、醋酸丁脂、色漿制成應用于聚丙烯塑料成型物的涂料。其加工過程中用到了大量的甲苯溶劑,對人體非常有害。上述對氯化聚丙烯進行改性的方法由于接枝率不高,自身含氯量低等原因導致改性產品的溶解性能不好,應用時仍需要使用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苯、甲苯、ニ甲苯等含苯溶劑;并且,故而限制其應用范圍。另ー方面,高氯化度的氯化聚丙烯雖然能被ー些酮酯類溶劑很好地溶解,其使用過程中不使用苯類溶剤,但其內聚カ和粘接強度低,對各種塑料材料的附著力較小,因而在許多場合都不是優良的塑料涂料黏結料,而主要用作氯化橡膠的替代品。而隨著汽車エ業的發展,汽車的重量有向輕量化發展的趨勢,所以各種材質的塑料件被應用到汽車上,特別是汽車的內飾如駕駛室儀表盤、門內板、座椅等均采用塑料制品制成,但塑料制品成型加工時會產生顏色不均、色澤單調、花斑疵點等缺陷,且易產生老化變脆、劃痕、沾污、靜電等問題,所以塑料件的涂裝是必不可少,其涂料的附著力是制約塑料涂料發展的ー個重大障礙。大家眾所周知,含苯類化合物是強烈致癌物質,如果涂料在生產或使用過程使用了含苯類化合物,則對工人或汽車使用者易產生早老性癡呆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嚴重疾病。所以開發既環保又性能優良的汽車內飾涂料已成為汽車涂料的ー個研究重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耐候性、耐磨性、抗沾污性、耐洗刷、附著力等方面性能優越的氯化聚丙烯樹脂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上述氯化聚丙烯樹脂改性丙烯酸樹脂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第三個目標是提供ー種利用上述氯化聚丙烯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配制的環保型涂料。為了達到上述第一個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氯化聚丙烯樹脂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是由下列原料按其占總量的重量百分比組成的氯化聚丙烯2_9% ;溶剤45-60%;引發劑0.4-1. 2% ;混合單體35-47%;其中,混合単體由以下組份按占混合單體質量百分比組成苯こ烯2-6%;丙烯酸丁酷4-9% ;丙烯酸1%_2% ;甲基丙烯酸甲酯25-35% ;甲基丙烯酸丁酯10-20% ;甲基丙烯酸異丁酯10-20%;甲基丙烯酸異辛酯2-6%;含氟丙烯酸単體4-10% ;甲基丙烯酸羥こ酯 6-10%ο所述含氟丙烯酸單體為選自丙烯酸六氟丁酷、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酷、甲基丙烯酸2.2.2-三氟こ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至少ー種。所述溶劑是由環己烷、甲基環己烷、こ酸丁酯和丁酮按質量百分比I :1 1 :1組成的混合溶劑。所述引發劑為ニ叔戊基過氧化物或過氧苯甲酰。氯化聚丙烯改性丙烯酸樹脂的技術指標如下外觀為半透明微黃均勻流體,固體分 50±2% ;粘度(加氏管,25° C) 10-30s ;酸值 3-6 mgKOH/g。由于本專利技術是通過CPP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其性能優良,尤其在耐候性、耐磨性、抗沾污性、耐洗刷、附著力等方面性能優越。并且其配方中不含有苯化合物,所以其對人體安全、對環境友善,適合制備如汽車內飾件等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產品。為了達到上述第二個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氯化聚丙烯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原料制備混合單體制備按占混合単體的質量百分比計,將苯こ烯2-6% ;丙烯酸丁酯4-9%;丙烯酸1%_2% ;甲基丙烯酸甲酯25-35% ;甲基丙烯酸丁酯10-20% ;甲基丙烯酸異丁酯10-20% ;甲基丙烯酸異辛酯2-6% ;含氟丙烯酸單體4-10% ;甲基丙烯酸羥こ酯6-10%混合制得混合単體。其中含氟丙烯酸単體為選自丙烯酸六氟丁酷、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酷、甲基丙烯酸2.2.2-三氟こ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至少ー種。溶劑制備由環己烷、甲基環己烷、こ酸丁酯和丁酮按質量百分比I :1 :1 :1組成的混合溶劑;(2)取氯化聚丙烯、70%的溶劑,加熱、攪拌至完全溶解;(3)將(I)中的混合単體與70%的引發劑(過氧苯甲酰)混合成混合物,然后滴加至IJ(2)溶液中進行聚合反應,滴加完畢保溫;(4)將剩余的30%的溶劑與30%的引發劑(過氧苯甲酰)混合后的混合物分三次補加入(3)中,毎次加完保溫,直到反應液的PH值小于6時,得半透明、微黃的氯化聚丙烯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所述步驟(3)和(4)中保溫的時間為1-2小吋。所述反應溫度為100°C 110°C。為了達到上述第三個目的,本專利技術氯化聚丙烯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的用途,用于汽車內飾的涂料,該涂料由下述成份組成,以質量份數計,氯化聚丙烯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56份、鈦白粉27份、碳黑I份、消光粉4. 8份、分散劑O. 5份、流平劑O. 2份、丁酮3份與甲基環己烷7. 5份。將氯化聚丙烯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鈦白粉、碳黑、消光粉、分散劑、流平劑與溶劑丁酮、甲基環己烷按上述配比進行混合,再用砂磨機分散均勻即制成涂料。由于氯化聚丙烯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的制備中沒有加入含苯的化合物,制成涂料時也沒有含苯化合物,所以本涂料是比較環保的,適合應用到汽車內飾件的涂層。另外,氯化聚丙烯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的粘度(加氏管,25°C)為10-30S,對汽車內飾塑料制品的附著力強,涂裝結果表明樹脂性能優異,在柔韌性、耐磨性、附著力等方面具有優異性能,涂層不含苯溶劑及重金屬。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ー步的闡述。實施例一氯化聚丙烯改性丙烯酸樹脂是由下列原料按質量百分比組成氯化聚丙烯7% ;環己烷、甲基環己烷、こ酸丁酯和丁酮按質量百分比I :1 1 1組成的溶劑45% ;過氧苯甲酰1%;混合單體47% ;其中,混合単體包括以下組份,按占混合単體的質量百分比計苯こ烯6% ;丙烯酸丁酯9% ;丙烯酸2% ;甲基丙烯酸甲酯30% ;甲基丙烯酸丁酯11% ;甲基丙烯酸異丁酯20% ;甲基丙烯酸異辛酯2% ;丙烯酸六氟丁酯10% ;甲基丙烯酸羥こ酯10%。實施例ニ 氯化聚丙烯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是由下列原料按質量百分比組成氯化聚丙烯4.6%;環己烷、甲基環己烷、こ酸丁酯和丁酮按質量百分比I :1 1 1組成的溶劑60% ;ニ叔戊基過氧化物0· 4% ;混合單體35% ;其中,混合単體包括以下組份,按占混合単體的質量百分比計苯こ烯2% ;丙烯酸丁酯4% ;丙烯酸1%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氯化聚丙烯改性含氟丙烯酸樹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按其占總量的重量百分比組成的:氯化聚丙烯:2?9%;溶劑:?45?60%;引發劑:0.4?1.2%;混合單體:35?47%;?其中,混合單體由以下組份按占混合單體質量百分比組成:苯乙烯2?6%;丙烯酸丁酯?4?9%?;丙烯酸1%?2%;甲基丙烯酸甲酯25?35%;甲基丙烯酸丁酯10?20%;甲基丙烯酸異丁酯10?20%;甲基丙烯酸異辛酯2?6%;含氟丙烯酸單體4?10%?;甲基丙烯酸羥乙酯6?1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新凱,蔡國強,朱龍觀,
申請(專利權)人:黃山金質麗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