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活性石灰制備工藝,用以解決現有技術制備活性石灰時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問題。該制備工藝將煤粉與石漿或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勻混合,將混合物壓縮成塊狀后在高溫爐中進行高溫煅燒制得活性石灰。由于本發明專利技術中將煤粉與石漿或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壓制成塊狀煅燒,使石漿或石粉內外同時燃燒,受熱均勻,并且提高了熱量的利用率,有效的縮短了石漿或石粉中石灰石的分解轉化周期,節省了能源。另外,本發明專利技術中該石漿和石粉為機制砂、水洗砂、粉石等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石漿或石粉,因此本發明專利技術中無需對石灰石進行破碎處理,既避免了環境污染,又提高了“不可再生資源”循環再利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活性石灰的制備
,尤其涉及一種“采用超常規原材料組合”的活性石灰的制備エ藝。
技術介紹
活性石灰即生石灰,其主要成分為氧化鈣?,F有的活性石灰制備領域中,傳統エ藝包括原始燒制エ藝和現代燒制エ藝。 其中,在采用原始燒制エ藝制備活性石灰吋,將開采出的石灰石(碳酸鈣)破碎成5^30厘米的粒徑,然后將破碎后的石灰石和煤按照ー層石灰石一層煤的原則裝入土窯中,然后進行高溫煅燒,煅燒后即得到活性石灰?,F代燒制エ藝中,需要將開采出的石灰石破碎成O. 5^15厘米的粒徑,將石灰石按照一定的順序堆放在豎窯中,之后以煤或者天然氣作為燃料,對豎窯中的石灰石進行高溫煅燒,煅燒后即得到活性石灰。根據上述現有活性石灰燒制エ藝的描述可知,在現有的活性石灰制備過程中,都需要大量的滿足一定粒徑條件的石灰石,而在石塊破碎的過程中,則會嚴重污染環境;另夕卜,采用煤或者天然氣作為燃料,在石灰石表層進行煅燒,熱量傳導較慢,并且熱能的利用率比較低,能量消耗較大,較大的浪費了能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ー種活性石灰的制備エ藝,用以解決現有技術制備活性石灰時污染環境、浪費能源的問題,提高不可再生資源利用率。本專利技術提供ー種活性石灰的制備エ藝,所述制備エ藝包括采用原材料拌合設備將煤粉和石漿或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勻混合;將均勻混合后的混合物通過塊狀壓縮機壓縮成塊狀,并將壓縮成塊狀的混合物傳輸到高溫爐;在高溫爐中進行高溫煅燒得到活性石灰。所述采用原材料拌合設備將煤粉和石漿或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勻混合包括采用原材料拌合設備將煤粉和石漿或石粉按照1:8 1:14的比例均勻混合。所述采用原材料拌合設備將煤粉和石漿或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勻混合還包括采用原材料拌合設備將農作物秸桿、煤粉和石漿或石粉按照1:0.6:91:0.6:13的比例均勻混合。在所述高溫爐以天然氣引燃,高溫煅燒的溫度為900攝氏度 1200攝氏度。所述將壓縮成塊狀的混合物傳輸到石灰豎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采用高溫氣體在傳輸過程中對所述壓縮成塊狀的混合物進行烘干。所述高溫爐包括石灰豎窯、回轉窯。所述石漿或石粉的粒徑大小為O. 5cm以下。所述石漿或石粉為機制砂、水洗砂、粉石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石漿或石粉。所述方法還包括獲取塊狀壓縮機中未被壓縮的原材料;將該原材料傳輸到材料拌合設備重新攪拌。,所述方法還包括對制備出的活性石灰進行冷卻、球磨;對冷卻、球磨后的活性石灰采用螺旋輸送方式,輸送到密封罐裝儲存設備中存儲。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活性石灰的制備工藝,該制備工藝將煤粉與石漿或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勻混合,將混合物壓縮成塊狀后在高溫爐中進行高溫煅燒制得活性石灰。由于本專利技術中將煤粉與石漿或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混合物有密度小、熱量傳導快等特點,壓制成塊狀后,內外同時燃燒,受熱均勻,提高熱量利用率,有效的縮短了石漿或石粉中石灰石的分解轉化周期,大大節省了能源。另外,本專利技術中該石漿和石粉為機制砂、水洗砂、粉石等行業生產過程產生的石漿或石粉,因此本專利技術中無需對石灰石進行破碎處理,既避免了環境污染,又提高“不可再生資源”利用率。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該活性石灰的制備過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該活性石灰的詳細制備工藝流程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該活性石灰的另一制備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為了減小對環境的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了一種活性石灰的制備工藝。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該活性石灰的制備過程示意圖,該制備過程包括以下步驟SlOl :采用原材料拌合設備將煤粉和石漿或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勻混合。其中,為了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省能源,本專利技術中采用石漿或石粉作為原材料之一。而在機制砂、水洗砂、粉石等行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石漿或石粉,因此可以方便本專利技術中原料的采集。具體的,在本專利技術中采用原材料拌合設備將煤粉和石漿或石粉按照1:8 1:14的比例均勻混合。S102 :將均勻混合后的混合物通過塊狀壓縮機壓縮成塊狀,并之后將壓縮成塊狀的混合物傳輸到高溫爐。在將壓縮成塊狀的混合物傳輸到高溫爐之前,在本專利技術中還進一步包括采用高溫氣體在傳輸過程中對壓縮成塊狀的混合物進行烘干。具體的,在本專利技術中該高溫爐包括石灰豎窯、回轉窯。S103 :在高溫爐中進行高溫煅燒得到活性石灰。具體的,高溫爐中的高溫煅燒溫度為900攝氏度 1200攝氏度,并且本專利技術中為了提高煅燒的效率,高溫爐中采用天然氣引燃后,再進行高溫煅燒。采用該方法可以制備建筑材料中所需的活性石灰,由于本專利技術中將煤粉與石漿或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壓制成塊狀煅燒,使石漿或石粉內外同時燃燒,受熱均勻,并且提高了熱量的利用率,有效的縮短了石漿或石粉中石灰石的分解轉化周期,節省了能源。另夕卜,本專利技術中該石漿或石粉為機制砂、水洗砂、粉石等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石漿或石粉,因此本專利技術中無需對石灰石進行破碎處理,既避免了環境污染,又“提高不可再生資源”利用率。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該活性石灰的詳細制備エ藝流程圖,該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S201 :將收集到的石漿或石粉與煤粉在原材料拌合設備中,按照8: f 14:1的比例均勻混合。較佳地,石漿或石粉與煤粉在原材料拌合設備中,按照8: f 14:1的比例均勻混合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資源。S202 :將均勻混合后的混合物通過塊狀壓縮機壓縮成塊狀,并將壓縮后剩余的混合物傳輸到原材料拌合設備,之后進行S201。S203 :對壓縮成塊狀的混合物中通入高溫氣體,對其進行烘干。S204:將烘干后的塊狀的混合物傳輸到高溫爐,以天燃氣引燃后,在900攝氏度 1200攝氏度的溫度下進行高溫煅燒,得到塊狀活性石灰。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實施例中采用了機制砂、水洗砂、粉石等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石漿或石粉作為原材料,突破了現有エ藝中以塊狀石灰石作為原料的限制,石漿或石粉的粒徑為O. 5cm以下。例如石衆或石粉的粒徑的大小可以為O. OOlmnTO. 006mm。由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采用粒徑較小的石漿或石粉作為原材料,混合物壓制成塊狀后,有密度小、熱量傳導快等特點,內外同時燃燒,受熱均勻,提高熱量利用率,有效的縮短了石漿或石粉中石灰石的分解轉化周期,大大節省了能源。并有效利用了石材行業產生的石漿或石粉,既保護了環境,節省了資源的開采。另外,在本專利技術中為了進一步提高石漿或石粉中石灰石的分解速度,該原材料中還包括有農作物秸桿,例如可以是小麥、玉米、花生等農作物秸桿。當該原材料中包含有農作物秸桿時,農作物秸桿、煤粉和石漿或石粉的均勻混合比例為1:0. 6:9 1:0. 6:13。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該活性石灰的另ー制備エ藝流程圖,該過程包括以下步驟S301 :將收集到的農作物秸桿、煤粉、石漿或石粉在原材料拌合設備中,按照1:0.6:9^1:0.6:13的比例均勻混合,其中,石漿或石粉的粒徑大小為O. 5cm以下。較佳地,農作物秸桿、煤粉、石漿或石粉在原材料拌合設備中,按照I:O. 6:10的比例均勻混合,可以較佳的利用各種資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活性石灰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工藝包括:采用原材料拌合設備將煤粉和石漿或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勻混合;將均勻混合后的混合物通過塊狀壓縮機壓縮成塊狀,并將壓縮成塊狀的混合物傳輸到高溫爐;在高溫爐中進行高溫煅燒得到活性石灰。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連明,
申請(專利權)人:楊連明,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