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鋼板冷軋機,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墻板、至少兩組定型輥、上傳動鏈條、下傳動鏈條,至少二驅動鏈條以及至少二驅動裝置,兩墻板內側設置有相對的軸承座,每一組定型輥包括一上輥體與一下輥體,上輥體上沿圓周開設第一凹槽,下輥體對應第一凹槽的位置設置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相配合以對鋼板實現冷軋,所述上傳動鏈條配合定型輥的上輥體,使得其中任一上輥體轉動時而帶動其他上輥體轉動,所述下傳動鏈條配合定型輥的下輥體,使得其中任一下輥體轉動時而帶動其他上輥體轉動,至少一驅動鏈條傳動一驅動裝置與任一所述上輥體,至少另一驅動鏈條傳動另一驅動裝置與任一所述下輥體。本發明專利技術鋼板冷軋機,結構簡單,具有較大的驅動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冷軋設備,具體涉及ー種冷軋機,應用于對鋼板的冷軋。
技術介紹
冷軋機是ー種新型的鋼材質冷軋加工設備。該機可將熱軋圓盤,鋼板卷材加工成成品,然后進行后續制作。在ー些冷軋エ藝中,需要將鋼板進行冷軋,并且需要在鋼板上冷軋出特殊的結構;現有的一些汽車貨箱攔板部件主要包括箱條(邊框)、箱板芯(波紋板)、站稱、箱堵等,冷軋成型材后將其組合焊接成貨車車廂的攔板。 傳統的冷軋機在冷軋車廂攔板的波紋板時,其需要的冷軋力量大,需要設置多個電機和減速機構來驅動定型輥中的承重輥和工作輥進行轉動,將鋼板沿著承重輥和工作輥之間進行傳送。所述承重輥和工作輥的運轉方向相反,這樣才能將鋼板擠壓至承重輥和エ作輥之間。然此種采用多個電機和減速機構的冷軋機結構復雜,生產冷軋機的成本高。目前有一種冷軋機結構,其使用的電機和減速機構均為ー個,通過鏈條齒輪以及齒輪副的傳動實現定型輥中承重輥和工作輥的反方向運動,然其整體驅動カ較小,且容易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提供較大驅動カ且不易損壞的鋼板冷軋機。ー種鋼板冷軋機,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墻板、至少兩組定型輥、上傳動鏈條、下傳動鏈條,至少ニ驅動鏈條以及至少ニ驅動裝置,兩墻板內側設置有相對的軸承座,每ー組定型輥包括一上輥體與ー下輥體,上輥體上沿圓周開設第一凹槽,下輥體對應第一凹槽的位置設置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相配合以對鋼板實現冷軋,所述上傳動鏈條配合定型輥的上輥體,使得其中任一上輥體轉動時而帶動其他上輥體轉動,所述下傳動鏈條配合定型輥的下輥體,使得其中任一下輥體轉動時而帶動其他上輥體轉動,至少一驅動鏈條傳動ー驅動裝置與任一所述上輥體,至少另ー驅動鏈條傳動另ー驅動裝置與任一所述下輥體。其中,所述鋼板冷軋機包括第一定型輥和第二定型輥,第一定型輥和第二定型輥設置在兩墻板之間的兩端,所述第一定型輥包括第一上輥體和第一下輥體,所述第一上輥體上沿圓周開設第一凹槽,第一下輥體對應第一凹槽的位置設置與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起;第二定型輥包括第二上輥體和第二下輥體,第二上輥體上沿圓周開設第二凹槽,第二下輥體上對應第二凹槽的位置設置與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起。其中,所述凸起和凹槽配合呈梯形配合。其中,所述第一定型輥的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配合數目組為三組,所述第二定型輥的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的配合數目組為五組。其中,所述第一上輥體的兩端設置第一上輥軸,第一下輥體的兩端設置有第一下輥軸,第一上輥軸或第一下輥軸上裝配有鏈輪,用以配合傳動鏈條或驅動鏈條。其中,所述第二上輥體的兩端設置第二上輥軸,第二下輥體的兩端設置有第二下輥軸,第二上輥軸或第二下輥軸上還裝配有鏈輪,用以配合傳動鏈條或驅動鏈條。其中,所述墻板的內側面上設置有張緊鏈輪,用以張緊所述上傳動鏈條或下傳動鏈條。其中,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及與電機配合的蝸輪蝸桿減速器。其中,所述電機的轉軸端設有鏈輪,用以配合所述驅動鏈條。 其中,所述上輥體與下輥體轉向相反。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鋼板冷軋機,采用鏈條傳動帶動定型輥進行轉動,定型輥的上輥體可視為工作輥,下輥體可視為承重輥,定型輥的工作輥和承重輥單獨安裝鏈條鏈輪,結構簡單,不存在復雜的相互連接的情況;同時為定型輥的上輥和下輥單獨安裝驅動機構進行驅動,兩個驅動機構即可以保證較大的驅動力,并且兩個驅動機構轉動方向相反,實現了對鋼板的冷軋擠壓。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鋼板冷軋機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將圖I中第二墻板移開后鋼板冷軋機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中第一定型輥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I中第二定型輥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 10-第一墻板,20-第二墻板,30-第一定型輥,40-第二定型輥,50-第一驅動鏈條,60-鏈輪,70-電機支架,80-張緊鏈輪,90-第一驅動裝置,12-下傳動鏈條,14-第二驅動鏈條,16-第二驅動鏈輪,18-第二驅動裝置,19-上傳動鏈條,31-第一上輥體,32-第一上輥軸,33-第一凹槽,34-第一下輥軸,35-第一下輥體,36-鋼板,37-第一凸起,41-第二上輥體,42-第二上輥軸,43-第二凹槽,44-第二下輥軸,45-第二下輥體,46-鋼板,47-第二凸起。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參閱圖1,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鋼板冷軋機包括第一墻板10、第二墻板20、第一定型輥30及第ニ定型輥40。所述第二墻板20和第一墻板10平行設置,可分別固定安裝在地面。所述第二墻板20和第一墻板10的內側設置有軸承座(圖未示)。所述第一定型輥30和第二定型輥40兩端分別安裝在第一墻板10、第二墻板20的軸承座內。請參閱圖3和圖4,所述第一定型輥30包括第一上輥體31和第一下輥體35,第一上輥體31的兩端設置第一上輥軸32,用以與所述第二墻板20和第一墻板10的內側的軸承座配合;第一下輥體35的兩端設置有第一下輥軸34,用以與所述第二墻板20和第一墻板10的內側的軸承座配合。所述第一上輥體31上沿輥體圓周開設第一凹槽33,對應第一凹槽33的位置在第一下輥體35上設置第一凸起37 ;所述第一凸起37和所述第一凹槽33形狀相配合。所述第一凸起37和所述第一凹槽33形狀配合可根據鋼板需要的壓紋設計,如所述第一凸起37和第一凹槽33的截面形狀可為等腰梯形和倒等腰梯形的相互配合。第一上輥體31的第一凸起37和和第一下輥體35的第一凹槽33配合數量為若干個,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37和第一凹槽33的個數分別為三個。三個第一凸起37和三個第一凹槽33用于鋼板的初步起型。圖3所示中,上下輥體之間為進行冷軋エ藝的鋼板36。第二定型輥40與第一定型輥30結構大致相同,包括第二上輥體41和第二下輥體45。第二上輥體41兩端設置第二上輥軸42 ;第二下輥體45的兩端設置有第二下輥軸44。 第二上輥體41上沿輥體圓周開設第二凹槽43,對應第二凹槽43的位置在第二下輥體45上設置第二凸起47 ;第ニ凸起47和第二凹槽43形狀相配合第二凸起47第二凹槽43。第二定型輥40中所述的第二凸起47和第二凹槽43的個數配合數量為若干個,本實施例中為五個。五個第二凸起47和第二凹槽43用于鋼板的定型。圖4所示中,上下輥體之間為進行冷軋エ藝的鋼板46。所述第一定型輥30和第二定型輥40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二墻板20和第一墻板10間的兩端;第一定型輥30安裝位置可為前端,第二定型輥40的安裝位置可為后端,并且第一定型輥30和第二定型輥40頂部平齊。所述第一定型輥30和第二定型輥40的上下兩個輥軸的端部安裝在第一、第二墻板間相對的軸承座內。冷軋鋼板首先經過第一定型輥30初步起型然后經過第二定型輥40定型。請結合參閱圖2,所述第一定型輥30的第一上輥體31兩端的第一上輥軸32分別安裝有鏈輪(圖未示);所述第二定型輥40的第二上輥體41兩端的第二上輥軸42分別安裝有鏈輪(圖未示);兩上傳動鏈條19分別對應配合同側的所述第一定型輥30的第一上輥軸32上的鏈輪與所述第二定型輥40的第二上輥軸42的鏈輪。如此,其中一上輥軸轉動時,可帶動其他的上輥軸轉動。所述第一定型輥30的第一下輥體35兩端的第一下輥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板冷軋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墻板、至少兩組定型輥、上傳動鏈條、下傳動鏈條,至少二驅動鏈條以及至少二驅動裝置,兩墻板內側設置有相對的軸承座,每一組定型輥包括一上輥體與一下輥體,上輥體上沿圓周開設第一凹槽,下輥體對應第一凹槽的位置設置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相配合以對鋼板實現冷軋,所述上傳動鏈條配合定型輥的上輥體,使得其中任一上輥體轉動時而帶動其他上輥體轉動,所述下傳動鏈條配合定型輥的下輥體,使得其中任一下輥體轉動時而帶動其他上輥體轉動,至少一驅動鏈條傳動一驅動裝置與任一所述上輥體,至少另一驅動鏈條傳動另一驅動裝置與任一所述下輥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自然,戴澤輝,周廣發,盧威,
申請(專利權)人:肇慶宏旺金屬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