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魷魚丸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魷魚肉進行斬拌,得到魷魚肉丁和魷魚肉泥;將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加入其中進行攪拌至均勻,然后制成魷魚丸,再進行速凍,得到混合均勻的魷魚丸;2)將混合均勻的魷魚丸加入打底粉進行攪拌,至混合均勻的魷魚丸餡料上均勻沾有所述打底粉,得到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3)將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放入面糊中進行攪拌沾糊,至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上均勻沾有所述面糊,得到沾有面糊的魷魚丸;4)將沾有面糊的魷魚丸放入面包粉中進行裹粉,至沾有面糊的魷魚丸上均勻沾有所述面包粉,得到沾有面包粉的魷魚丸,再將沾有面包粉的魷魚丸進行速凍,即得到所述魷魚丸排。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魷魚,也稱槍烏賊、柔魚,營養(yǎng)價值很高,是名貴的海產(chǎn)品。它和墨魚、章魚等軟體腕足類海產(chǎn)品在營養(yǎng)功用方面基本相同,都是富含蛋白質(zhì)、鈣、磷、鐵等,并含有十分豐富的諸如硒、碘、猛、銅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制作方法簡單,味道鮮美的魷魚丸排及其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魷魚丸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魷魚肉進行斬拌,得到魷魚肉丁和魷魚肉泥;將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加入到所述魷魚肉丁或魷魚肉泥或魷魚肉丁和魷魚魚泥混合物中進行第一次攪拌至均勻,然后制成魷魚丸,再將所述魷魚丸進行第一次速凍,得到混合均勻的魷魚丸餡料;其中,所述魷魚肉丁、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的重量份數(shù)比為魷魚肉丁35-45份,圓蔥丁 3 4份,胡蘿卜3. 5 4. 5份,食鹽I 2份;或者魚肉泥、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的重量份數(shù)比為魷魚魚泥35-45份,圓蔥丁 3 4份,胡蘿卜3.5 4.5份,食鹽I 2份;或者魷魚肉丁和魷魚魚泥混合物、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的重量份數(shù)比為魷魚肉丁和魷魚泥混合35-45份,圓蔥丁 3 4份,胡蘿卜3. 5 4. 5份,食鹽I 2份;,2)將步驟I)中得到的混合均勻的魷魚丸餡料加入打底粉小麥粉、淀粉進行第二次攪拌,成型至混合均勻的魷魚丸餡料上均勻沾有所述打底粉,得到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其中,所述打底粉為小麥粉及淀粉的混合物;3)將步驟2)中得到的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放入面糊中進行攪拌沾糊,至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上均勻沾有所述面糊,得到沾有面糊的魷魚丸;其中,所述面糊由面漿粉及水充分混合均勻制成,所述面漿粉及水的重量配比為70 150:300 450 ;4)將步驟3)中得到的沾有面糊的魷魚丸放入面包粉中進行裹粉,至沾有面糊的魷魚丸上均勻沾有所述面包粉,得到沾有面包粉的魷魚丸,再將沾有面包粉的魷魚丸進行第二次速凍,即得到所述魷魚丸排;其中,所述面包粉由白面包粉及青海苔充分混合均勻制成,所述白面包粉及青海苔的重量配比為50 150:1 5。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制作方法制得的魷魚丸排,不僅味道鮮美,而且保留時間長,可隨時食用。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專利技術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在步驟I)中,所述魷魚丸的重量為9 11克/個。進一步,在步驟I)中,所述進行第一次速凍的溫度為-30°C以下,所述魷魚丸的中心溫度為-18°C以下。進一步,在步驟4)中,所述沾有面包粉的魷魚丸的重量為19 24克/個。進一步,在步驟4)中,所述進行第二次速凍的溫度為-30°C以下,所述魷魚丸排的中心溫度為-18°C以下。進一步,所述白面包粉的目數(shù)為5 10目。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另一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根據(jù)上述制備方法制得的魷魚丸排。 食用方法大鍋低溫油炸,約4分到4分30秒。要求不脫殼,不爆裂。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實施例I一種魷魚丸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魷魚肉進行斬拌,得到魷魚肉丁 ;將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加入到所述魷魚肉丁進行第一次攪拌至均勻,然后制成9克/個魷魚丸,再將所述魷魚丸放入單凍機內(nèi)在-30°C以下進行第一次速凍,得到速凍后的魷魚丸,所述魷魚丸的中心溫度為-18°C以下,得到混合均勻的魷魚丸;其中,所述魷魚肉丁、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的重量份數(shù)比為魷魚肉丁 40份,圓蔥丁 3份,胡蘿卜3. 5份,食鹽I份。2)將步驟I)中得到的混合均勻的魷魚丸加入打底粉中進行第二次攪拌,至混合均勻的魷魚丸餡料上均勻沾有所述打底粉,得到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其中,所述打底粉為小麥粉及淀粉的混合物;3)將步驟2)中得到的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放入面糊中進行均勻沾糊,讓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上均勻沾有所述面糊,得到沾有面糊的魷魚丸;其中,所述面糊由面漿粉及水充分混合均勻制成,所述面漿粉及水的重量配比為120:300 ;4)將步驟3)中得到的沾有面糊的魷魚丸放入面包粉中進行裹粉,至沾有面糊的魷魚丸上均勻沾有所述面包粉,得到重量為19克/個的沾有面包粉的魷魚丸,再將沾有面包粉的魷魚丸放入單凍機內(nèi)在_30°C以下進行第二次速凍,即得到所述魷魚丸排,所述魷魚丸排的中心溫度為_18°C以下;其中,所述面包粉由白面包粉及青海苔充分混合均勻制成,所述白面包粉及青海苔的重量配比為50:2,所述白面包粉的目數(shù)為8目。實施例2一種魷魚丸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魷魚肉進行斬拌,得到魷魚肉泥;將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加入到所述魷魚肉泥中進行第一次攪拌至均勻,然后制成11克/個魷魚丸,再將所述魷魚丸放入單凍機內(nèi)在-30°c以下進行第一次速凍,得到速凍后的魷魚丸,所述魷魚丸的中心溫度為-18°c以下,得到混合均勻的魷魚丸;其中,所述魷魚魷魚肉泥、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的重量份數(shù)比為魷魚肉泥35份,圓蔥丁 4份,胡蘿卜5份,食鹽2份。2)將步驟I)中得到混合均勻的魷魚丸加入打底粉中進行第二次攪拌,至混合均勻的魷魚丸餡料上均勻沾有所述打底粉,得到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其中, 所述打底粉為小麥粉及淀粉的混合物;3)將步驟2)中得到的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放入面糊中進行均勻沾糊,至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上均勻沾有所述面糊,得到沾有面糊的魷魚丸;其中,所述面糊由面漿粉及水充分混合均勻制成,所述面漿粉及水的重量配比為150:400 ;4)將步驟3)中得到的沾有面糊的魷魚丸放入面包粉中進行裹粉,至沾有面糊的魷魚丸上均勻沾有所述面包粉,得到重量為22克/個的沾有面包粉的魷魚丸,再將沾有面包粉的魷魚丸放入單凍機內(nèi)在_30°C以下進行第二次速凍,即得到所述魷魚丸排,所述魷魚丸排的中心溫度為_18°C以下;其中,所述面包粉由白面包粉及青海苔充分混合均勻制成,所述白面包粉及青海苔的重量配比為50:2,所述白面包粉的目數(shù)為10目。實施例3一種魷魚丸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魷魚肉進行斬拌,得到魷魚肉丁和魷魚魚泥;將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加入到所述魷魚肉丁和魷魚魚泥中進行第一次攪拌至均勻,然后制成10克/個魷魚丸,再將所述魷魚丸放入單凍機內(nèi)在-30°c以下進行第一次速凍,得到速凍后的魷魚丸,所述魷魚丸的中心溫度為_18°C以下,得到混合均勻的魷魚丸;其中,所述魷魚肉丁、魷魚魚泥、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的重量份數(shù)比為魷魚肉丁 30份,魷魚魚泥15份,圓蔥丁 3. 5份,胡蘿卜4. 5份,食鹽I. 5份。2)將步驟I)中得到混合均勻的魷魚丸打底粉中進行第二次攪拌,至混合均勻的魷魚丸餡料上均勻沾有所述打底粉,得到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其中,所述打底粉為小麥粉及淀粉的混合物;3)將步驟2)中得到的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放入面糊中進行均勻沾糊,至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上均勻沾有所述面糊,得到沾有面糊的魷魚丸;其中,所述面糊由面漿粉及水充分混合均勻制成,所述面漿粉及水的重量配比為100:300 ;4)將步驟3)中得到的沾有面糊的魷魚丸放入面包粉中進行裹粉,至沾有面糊的魷魚丸上均勻沾有所述面包粉,得到重量為20克/個的沾有面包粉的魷魚丸,再將沾有面包粉的魷魚丸放入單凍機內(nèi)在_30°C以下進行第二次速凍,即得到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魷魚丸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魷魚肉進行斬拌,得到魷魚肉丁和魷魚肉泥;將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加入到所述魷魚肉丁或魷魚肉泥或魷魚肉丁和魷魚魚泥混合物中進行第一次攪拌至均勻,然后制成魷魚丸,再將所述魷魚丸進行第一次速凍,得到混合均勻的魷魚丸;其中,所述魷魚肉丁、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的重量份數(shù)比為25~30份:3~4份:3.5~4.5份:1~2份;或者魷魚肉泥、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的重量份數(shù)比為25~30份:3~4份:3.5~4.5份:1~2份;或者魷魚肉丁和魷魚魚泥混合物、圓蔥丁、胡蘿卜丁及食用鹽的重量份數(shù)比為25~30份:13~16份:3~4份:3.5~4.5份:1~2份;,2)將步驟1)中得到的混合均勻的魷魚丸加入打底粉進行第二次攪拌,至混合均勻的魷魚丸餡料上均勻沾有所述打底粉,得到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其中,所述打底粉為小麥粉及淀粉的混合物;3)將步驟2)中得到的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放入面糊中進行攪拌沾糊,至沾有打底粉的魷魚丸上均勻沾有所述面糊,得到沾有面糊的魷魚丸;其中,所述面糊由面漿粉及水充分混合均勻制成,所述面漿粉及水的重量配比為70~150:300~450;4)將步驟3)中得到的沾有面糊的魷魚丸放入面包粉中進行裹粉,至沾有面糊的魷魚丸上均勻沾有所述面包粉,得到沾有面包粉的魷魚丸,再將沾有面包粉的魷魚丸進行第二次速凍,即得到所述魷魚丸排;其中,所述面包粉由白面包粉及青海苔充分混合均勻制成,所述白面包粉及青海苔的重量配比為50~150:1~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孫盛娟,牟偉麗,梁士民,張道旭,李建利,
申請(專利權)人:蓬萊匯洋食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