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電池產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充電電池的蓋帽及其充電電池;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上蓋、底蓋以及夾設在所述上蓋與底蓋之間所形成空間內的密封體,該上蓋與底蓋之間固定連接,所述上蓋上設置有排氣孔,所述底蓋上設置有防爆孔,該密封體可密封地覆蓋在該防爆孔上,該密封體上設有頂壓該密封體的彈片,所述彈片用于密封所述防爆孔,且該彈片呈碟形,其碟底上設有有穿孔,且抵頂在所述密封體的鋼性墊片上,碟口抵頂并定位在蓋帽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有足夠大的排氣通道,來排泄氣體和雜質,從而大大地提高了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電池蓋帽的安全性能,同時也提高了使用這種電池蓋帽結構的電池的安全性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池產品領域,具體涉及ー種充電電池的蓋帽及其充電電池。
技術介紹
堿性充電電池,是人們常見的日常生活用品。隨著高新科技的迅速發展,如今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MP3、MP4等各種便攜式數碼產品已經得到廣泛使用,其對充電電池的容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現今的高容量電池設計,對其電池的安全性和密封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保證充電電池的安全性和密封性,目前的電池較多都使用了正極蓋帽,以提高電池的綜合性能。請參看圖1,現有技術的正極蓋帽,一般由上蓋I’、防爆球2’及底蓋3’組成,其中,上蓋I’具有排氣孔7’,底蓋3’中部設有防爆孔6’與電池內腔連接通,并在該上 蓋I’與底蓋3’之間所形成的空間內承放防爆球2’,同時防爆球2’受到一定程度的壓縮,這樣在正常情況下,電池的內壓較小,底蓋3’上的防爆孔6’處于密封狀態。當電池由于短路導致電池的內壓急劇增大時,直至電池內壓大于防爆球2’開啟壓カ時,防爆球2’開啟使底蓋3’上的防爆孔6’與上蓋I’上的排氣孔V連通形成排氣通道9’而進行泄壓。但是,由于電池內壓直接通過底蓋3’上的防爆孔6’抵頂在防爆球2’上的中部,而防爆球2’所產生的反作用カ將作用于防爆孔6’邊緣,所以防爆球2’無法保證防爆孔6’與排氣孔7’完全連通,即排氣通道9’無法完全打開,不能順暢排氣,進而排氣速度受到影響。并且由于其內隔膜、面墊、密封圈等在高溫下熔化形成的雜質伴隨氣體一起排泄,更加會加重堵塞防爆孔6’,給電池的安全性能造成嚴重的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術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充電電池的蓋帽及其充電電池。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技術ー種充電電池的蓋帽,包括上蓋、底蓋以及夾設在所述上蓋與底蓋之間所形成空間內的密封體,該上蓋與底蓋之間固定連接,所述上蓋上設置有排氣孔,所述底蓋上設置有防爆孔,該密封體可密封地覆蓋在該防爆孔上,該密封體上設有頂壓該密封體的弾片,所述彈片用于密封所述防爆孔,且該彈片呈碟形,其碟底上設有有穿孔,且抵頂在所述密封體的鋼性墊片上,碟ロ抵頂并定位在蓋帽上。進ー步,所述彈片是ー種具有弾性極限且超過該彈性極限可自鎖的弾片。進ー步,所述密封體是由耐堿、耐高溫、耐老化的彈性材質制成的密封體。本技術ー種充電電池,主要包括如上所述的充電電池的蓋帽、電池殼體以及密封在電池殼體內的極芯和電解液,所述極芯包括正極、負極及間隔在正極與負極之間的隔膜,所述充電電池的蓋帽設置在電池殼體的頂端。本技術由于采用碟形的弾片結構,利用碟形弾片的碟底受力,其結構狀態會發生變化,而在發生結構變化的過中,密封體所受彈カ大小呈倒拋物線狀,因此當電池內壓穿過防爆孔對密封體使力,使密封體上移的過程中,其所遇到的反作力大小也呈倒拋物線狀,故可使防爆孔近乎完全開放。因此即使電池內部隔膜、絕緣墊、密封圈因為遇熱熔化形成雜質時,本技術也有足夠大的排氣通道,來排泄氣體和雜質,因此完全消除了雜質阻礙電池內部氣體排放的隱患,從而大大地提高了使用本技術電池蓋帽的安全性能,同時也提高了使用這種電池蓋帽結構的電池的安全性能。附圖說明為了易于說明,本技術由下述的較佳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圖I是現有技術的電池蓋帽的排氣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充電電池的蓋帽的剖視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的充電電池的蓋帽在排氣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充電電池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歩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請參閱圖2與圖3,本技術ー種充電電池的蓋帽,具體包括上蓋I、底蓋5以及夾設在所述上蓋I與底蓋5之間所形成空間內的密封體4,該上蓋I與底蓋5之間固定連接,所述上蓋I上設置有排氣孔7,所述底蓋5上設置有防爆孔6,該密封體4可密封地覆蓋在該防爆孔6上,該密封體4上設有頂壓該密封體4的弾片2,所述彈片2用于密封所述防爆孔6,且該弾片2呈碟形,其碟底上設有有穿孔,該穿孔用于增加弾片2的弾性,且抵頂在所述密封體的鋼性墊片3上,碟ロ抵頂并定位在蓋帽上。進ー步,所述彈片2是ー種具有弾性極限且超過該彈性極限可自鎖的弾片。由于該彈片2設有彈性極限,因此當電池內壓升高時,電池內部氣體從防爆孔6泄出推動密封體4及墊片3,當墊片3對抵頂在弾片2的碟底的力使弾片2產生的變形超過彈性極限吋,彈片2將處于自鎖狀態,即弾片2將由碟狀變成一平板狀,失去弾性;當墊片3抵頂在弾片2的碟底的力使弾片2產生的變形沒有超過其彈性極限吋,因此當電池內壓經排泄而恢復到安全狀態時,弾片2將回復其原形。再者,弾片2對墊片3及密封體4的弾力非常小,可使防爆孔6完全打開,此時防爆孔6處排氣時受到的阻力也非常小,因此,當電池意外短路產生高溫、高壓,電池內部隔膜、絕緣墊、密封圈遇熱熔化形成雜質時,本技術電池蓋帽有足夠大的排氣截面,讓電池自由通暢地排泄氣體和雜質,完全消除了現有技術中防爆球及雜質阻礙電池內部氣體排放的隱患,從而大大地提高了使用本技術蓋帽的電池的安全性能。進ー步,所述密封體4是由耐堿、耐高溫、耐老化的彈性材質制成的密封體,其大致呈ー板狀體。請參看圖4,本技術ー種充電電池,主要包括如上所述的充電電池的蓋帽、電池殼體8以及密封在電池殼體8內的極芯和電解液,所述極芯包括正極9、負極10及間隔在正極9與負極10之間的隔膜11,所述充電電池的蓋帽設置在電池殼體8的頂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ー種充電電池的蓋帽,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蓋、底蓋以及夾設在所述上蓋與底蓋之間所形成空間內的密封體,該上蓋與底蓋之間固定連接,所述上蓋上設置有排氣孔,所述底蓋上設置有防爆孔,該密封體可密封地覆蓋在該防爆孔上,該密封體上設有頂壓該密封體的弾片,所述彈片用于密封所述防爆孔,且該彈片呈碟形,其碟底上設有有穿孔,且抵頂在所述密封體的鋼性墊片上,碟ロ抵頂并定位在蓋帽上。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充電電池的蓋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片是ー種具有彈性極限且超過該彈性極限可自鎖的弾片。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充電電池的蓋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體是由耐堿、耐高溫、耐老化的弾性材質制成的密封體。4.一種充電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充電電池的蓋帽、電池殼體以及密封在電池殼體內的極芯和電解液,所述極芯包括正極、負極及間隔在正極與負極之間的隔膜,所述充電電池的蓋帽設置在電池殼體的頂端。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電池產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充電電池的蓋帽及其充電電池;本技術包括上蓋、底蓋以及夾設在所述上蓋與底蓋之間所形成空間內的密封體,該上蓋與底蓋之間固定連接,所述上蓋上設置有排氣孔,所述底蓋上設置有防爆孔,該密封體可密封地覆蓋在該防爆孔上,該密封體上設有頂壓該密封體的彈片,所述彈片用于密封所述防爆孔,且該彈片呈碟形,其碟底上設有有穿孔,且抵頂在所述密封體的鋼性墊片上,碟口抵頂并定位在蓋帽上。本技術設計有足夠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充電電池的蓋帽,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蓋、底蓋以及夾設在所述上蓋與底蓋之間所形成空間內的密封體,該上蓋與底蓋之間固定連接,所述上蓋上設置有排氣孔,所述底蓋上設置有防爆孔,該密封體可密封地覆蓋在該防爆孔上,該密封體上設有頂壓該密封體的彈片,所述彈片用于密封所述防爆孔,且該彈片呈碟形,其碟底上設有有穿孔,且抵頂在所述密封體的鋼性墊片上,碟口抵頂并定位在蓋帽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合年,孫嘉遙,黃金鋒,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三俊電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