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包括基層、柔性電路板、以及附著于基層上并連接至柔性電路板的走線層,走線層包括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第一走線上設有多個第一分支線。其中,第二走線上設有多個第二分支線,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位于基層的同一面上,實現了對觸控位置的檢測,相對于現有技術的那種雙面多層的結構,降低了蝕刻成本,并且由于第一分支線和第二分支線交錯布置,相對于現有技術的那種單面多層,也不需要蝕刻跳線層,因此,成本也得以控制。另外,第一走線層和第二走線層直接連接至柔性電路板,無需金屬走線,因此成本得以進一步降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電容式觸摸屏,尤其涉及ー種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
技術介紹
相對于電阻式觸摸屏,電容式觸摸屏通過多個獨立的感應電容實現了多點觸控,并且提高了運行的可靠性,因此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但是由于觸控面板的成本較高,因此電容式觸摸屏的推廣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別是在手持式電子設備領域,這種應用限制尤為明顯。從走線結構的角度講,電容式觸摸屏的觸控面板有單面多層和雙面多層之分。具體的,單面多層結構的導電走線一般為搭橋走線結構。這種走線結構需要走線 層(ΙΤ0薄膜)和跳線層,同時需要引出不同方向走線層的金屬走線。在這種結構中,跳線層的蝕刻會很大程度地増加成本。而雙面多層結構的導電走線需要在基板的兩層分別進行蝕亥IJ,其成本也較高。另外,現有技術中還存在一種走線結構簡單的單層觸控面板,這種單層觸控面板只能控制ー個方向的觸控精度,實用價值較低,在此不作介紹。介于此,現有技術需要ー種能電容式觸摸屏,能控制由于走線結構而產生的附加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這種電容式觸摸屏簡化了走線層的結構,降低了成本。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包括基層、柔性電路板、以及附著于所述基層上并連接至所述柔性電路板的走線層,其特征在干所述走線層包括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所述第一走線上設有多個第一分支線,所述第二走線上設有多個第二分支線,所述第一分支線和第二分支線上均設有多個透明電極,位于所述第一分支線上的透明電極與位于所述第二分支線上的透明電極形成感應電容,其中,兩個以上的第一分支線之間形成第一蝕刻間隙,兩個以上的第二分支線之間形成第二蝕刻間隙,其中,所述第一分支線延伸至所述第二蝕刻間隙,所述第二分支線延伸至所述第一蝕刻間隙。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分支線和第二分支線相互間隔,當手指或者其他電介質位于所述第一分支線和第二分支線之間時,透明電極之間的電容發生變化,進而產生電流信號。所述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將所述電流信號傳遞至所述柔性電路板,所述柔性電路板根據電流信號判斷手指或者其他電介質的觸控位置。在本技術的這種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中,所述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上設有多個透明電極。位于所述第一走線和所述第二走線上的透明電極同樣能感知外界觸控,進而増加了本技術的精度。在本技術的這種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中,所述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之間設有絕緣電扱。所述絕緣電極可以消除第一走線上的透明電極之間的電容效應給觸控精度帶來的影響。實施本技術的這種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位于所述基層的同一面上,實現了對觸控位置的檢測,相對于現有技術的那種雙面多層的結構,降低了蝕刻成本,并且由于第一分支線和第二分支線交錯布置,相對于現有技術的那種單面多層,也不需要蝕刻跳線層,因此,成本也得以控制。另夕卜,所述第一走線層和第二走線層直接連接至所述柔性電路板,無需金屬走線,因此成本得以進一歩降低。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這種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的示意圖;圖2為圖I的局部視圖;圖3為圖I的原理示意圖;圖4為圖I的結構示意圖。部分附圖標記說明第一走線I、第一分支線101、第一蝕刻間隙102、第二走線2、第二分支線201、第二蝕刻間隙202、基層3、柔性電路板4、顯示屏5、玻璃板6、透明電極7。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ー步詳述。如圖I至圖4所示的本技術的這種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包括基層3、柔性電路板4、以及附著于所述基層3上并連接至所述柔性電路板4的走線層。所述走線層包括第一走線I和第二走線2,所述第一走線I上設有多個第一分支線101,所述第二走線2上設有多個第二分支線201,所述第一分支線101和第二分支線201上均設有多個透明電極7,位于所述第一分支線101上的透明電極與位于所述第二分支線201上的透明電極形成感應電容。其中,兩個的第一分支線101之間形成第一蝕刻間隙102,兩個以上的第二分支線201之間形成第二蝕刻間隙202,所述第一分支線101延伸至所述第二蝕刻間隙202,所述第二分支線201延伸至所述第一蝕刻間隙102。在本技術中,所述第一走線I和第二走線2上設有多個透明電極7。可以通過増加獨立的透明電極7,以提高觸控精度和靈敏性。在本技術中,所述第一走線I和第二走線2之間設有絕緣電扱。所述絕緣電極連接至所述柔性電路板4,主要用于屏蔽第一走線I與第二走線2之間,以及兩個第一走線I之間形成的感應電勢。本技術對所述第一走線I和第二走線2以及透明電極7的數量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根據成本上的約束以及精度上的要求進行具體設計。如圖4,在本
中,除了上述的基層3、柔性電路板4以及走線層之外,電容式觸摸屏還包括玻璃板6等結構,所述玻璃板6位干與顯示屏5 (如IXD)相反的ー側。由于這些結構并不作為本技術的核心,在此不作詳述。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包括基層、柔性電路板、以及附著于所述基層上并連接至所述柔性電路板的走線層,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線層包括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所述第一走線上設有多個第一分支線,所述第二走線上設有多個第二分支線,所述第一分支線和第二分支線上均設有多個透明電極,位于所述第一分支線上的透明電極與位于所述第二分支線上的透明電極形成感應電容, 其中,兩個以上的第一分支線之間形成第一蝕刻間隙,兩個以上的第二分支線之間形成第二蝕刻間隙,其中,所述第一分支線延伸至所述第二蝕刻間隙,所述第二分支線延伸至所述第一蝕刻間隙。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上設有多個透明電極。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之間設有絕緣電極。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包括基層、柔性電路板、以及附著于基層上并連接至柔性電路板的走線層,走線層包括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第一走線上設有多個第一分支線。其中,第二走線上設有多個第二分支線,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位于基層的同一面上,實現了對觸控位置的檢測,相對于現有技術的那種雙面多層的結構,降低了蝕刻成本,并且由于第一分支線和第二分支線交錯布置,相對于現有技術的那種單面多層,也不需要蝕刻跳線層,因此,成本也得以控制。另外,第一走線層和第二走線層直接連接至柔性電路板,無需金屬走線,因此成本得以進一步降低。文檔編號G06F3/044GK202649988SQ201220285389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8日專利技術者何海林 申請人:深圳市海富微電子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單層走線結構的電容式觸摸屏,包括基層、柔性電路板、以及附著于所述基層上并連接至所述柔性電路板的走線層,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線層包括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所述第一走線上設有多個第一分支線,所述第二走線上設有多個第二分支線,所述第一分支線和第二分支線上均設有多個透明電極,位于所述第一分支線上的透明電極與位于所述第二分支線上的透明電極形成感應電容,其中,兩個以上的第一分支線之間形成第一蝕刻間隙,兩個以上的第二分支線之間形成第二蝕刻間隙,其中,所述第一分支線延伸至所述第二蝕刻間隙,所述第二分支線延伸至所述第一蝕刻間隙。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海林,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海富微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