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離合器執行機構試驗系統,其包括底座、支撐組件、軸、加載部件和位移傳感器,其中,支撐組件設置在底座上;軸沿其軸向可移動地架設在支撐組件上,并且軸的一端與離合器執行機構的輸出端連接;加載部件的一端與支撐部件或底座連接,另一端與軸連接,為軸提供預緊力;位移傳感器沿軸的軸向設置,位移傳感器包括芯體和殼體;芯體的一端設置在殼體內,并且芯體相對殼體可移動,芯體的另一端與軸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離合器執行機構試驗系統能夠檢測離合器執行機構動作時間、動作位移和作用力大小,并且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主要涉及汽車工業
,特別涉及一種離合器執行機構試驗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各大汽車制造廠和研究機構對汽車的研究不斷加深,汽車離合器執行機構作為汽車的一個重要部件,如何準確得到離合器執行機構的具體參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在自動變速箱中,離合器執行機構的驅動直接關系到自動變速箱的換擋過程和換擋質量。在開發自動變速箱離合器執行機構的過程中需要對離合器執行機構的動作時間、驅動力等參數進行測試,并且需要一個平臺對離合器執行機構進行壽命、疲勞試驗等測試,檢測離合器執行機構是否符合最初的設計初衷。在目前現有技術中,針對汽車整車系統、電氣系統、變速箱系統和發動機系統都有 相應的試驗測試系統,而對于離合器執行機構評價系統卻很少。目前已有涉及氣動執行器壽命試驗加載系統的專利文獻,然而其提出的試驗加載系統僅能完成壽命和疲勞試驗,無法測得離合器執行機構的動作時間、動作位移和作用力。從而無法實現對離合器執行機構的性能評估與驗證,以至于不能為離合器執行機構的設計與優化提供試驗依據?,F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離合器執行機構的試驗系統,彌補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離合器執行機構的試驗系統,其能夠檢測離合器執行機構動作時間、動作位移和作用力大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離合器執行機構試驗系統,包括底座、支撐組件、軸、加載部件和位移傳感器,其中,所述支撐組件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軸沿其軸向可移動地架設在所述支撐組件上,并且所述軸的一端與離合器執行機構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加載部件的一端與所述支撐部件或底座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軸連接,為所述軸提供預緊力;所述位移傳感器沿所述軸的軸向設置,所述位移傳感器包括芯體和殼體;所述芯體的一端設置在所述殼體內,并且所述芯體相對所述殼體可移動,所述芯體的另一端與所述軸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一調節部件,所述第一調節部件設置在所述軸上并可調整在所述軸上的位置,所述第一調節部件與所述支撐組件連接設置,以調節所述軸的最大行程和所述加載部件加載的預緊力;和/或第二調節部件,所述第二調節部件設置在所述軸上并可調整在所述軸上的位置,所述第二調節部件還與所述加載部件連接,以調節所述加載部件加載的預緊力。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調節部件為以螺紋連接的方式設置在所述軸上的第一調節螺母;所述第二調節部件為以螺紋連接的方式設置在所述軸上的第二調節螺母。進一步地,所述支撐組件包括間隔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撐部和第二支撐部。 進一步地,所述加載部件為加載彈簧。進一步地,所述加載彈簧為圓柱螺旋彈簧,并套設在所述軸上。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調節螺母處于所述第一支撐部和所述第二支撐部之間,所述加載彈簧處于所述第二調節螺母和所述第一支撐部之間;所述加載彈簧的一端通過彈簧座和所述第二調節螺母連接,所述加載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部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傳感器支架,所述位移傳感器的芯體通過傳感器支架與所述軸固定連接; 所述位移傳感器的殼體固定設置在所述支撐組件上。進一步地,所述位移傳感器的芯體為鐵芯。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用于固定離合器執行機構的第三支撐部,所述第三支撐部上開設有用于所述離合器執行機構的輸出端穿過的開口。本技術的離合器執行機構試驗系統的整體構架包括底座和設置于其上的支撐體,該支撐體上架設有可移動的軸,該軸上設有加載部件為軸提供預緊力,并且軸與位移傳感器相連。在對離合器執行機構進行檢測試驗時,將離合器執行機構的輸出端即離合器執行機構頂桿與軸相連并驅動軸,驅動力克服加載部件的預緊力使軸移動,并觸發位移傳感器工作,記錄軸的位移參數,由此得出所需的被測離合器執行機構的動作時間、驅動力參數。本技術能夠檢測離合器執行機構動作時間、動作位移和作用力大小,并且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離合器執行機構試驗系統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圖I所示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離合器執行機構試驗系統的實施例,其包括底座6、支撐組件、軸11、加載部件和位移傳感器,其中,支撐組件設置在底座6上;軸11沿其軸向可滑動地架設在支撐組件上,并且軸11的一端與離合器執行機構14的輸出端12連接;加載部件的一端與支撐組件或底座6連接,另一端與軸11連接,為軸11提供預緊力;位移傳感器沿軸11的軸向設置,位移傳感器包括芯體3和殼體7 ;芯體3的一端設置在殼體7內,并且芯體3相對殼體7可移動,芯體3的另一端與軸11連接。本技術的離合器執行機構試驗系統的整體構架包括底座6和設置于其上的支撐組件,該支撐組件上架設有可移動的軸11,該軸11上設有加載部件為軸11提供預緊力,并且軸11與位移傳感器相連。在對離合器執行機構14進行檢測試驗時,將離合器執行機構14的輸出端12 (即離合器執行機構頂桿12)與軸11相連并驅動軸11,驅動力克服加載部件的預緊力使軸11移動,并觸發位移傳感器工作,記錄軸11的位移參數,由此得出所需的被測離合器執行機構14的動作時間、驅動力參數。本技術能夠檢測離合器執行機構動作時間、動作位移和作用力大小,并且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如圖I所示,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案,本技術的支撐組件可以實施為包括間隔設置在底座6上的第一支撐部4和第二支撐部10,采用兩個支撐部能夠牢固地支撐軸11 ;本技術的加載部件可以實施為加載彈簧5,采用彈簧作為加載部件,方便取材、安裝、更換。參照圖1,本技術還提供一種離合器執行機構試驗系統的優選實施例,除具有 上述實施例的各結構組件外,本實施例還包括設置在軸11上并可在所述軸11上的不同位置固定設置的第一調節部件,第一調節部件與支撐組件連接設置,以調節軸11的最大行程和加載部件加載的預緊力。第一調節部件通過改變在軸11上的固定位置,來調節軸11的最大行程,同時可以調整加載部件的預緊力,使本技術的試驗系統可以對不同類型的離合器進行測試。對同類型的離合器進行測試時,有時需要在不同預緊力條件下進行測試,如果采用上述第一調節螺母實現預緊力的調整,還需要考慮同時發生改變的軸11的最大行程,涉及可變因素復雜,因此,為了方便對同類型離合器進行測試,本技術還可以包括可在軸11上的不同位置固定設置的第二調節部件,第二調節部件還與加載部件連接,以調節加載部件加載的預緊力。增設該第二調節部件,可以很容易地實現在不同預緊力下測試離合器執行機構的運動時間和作用力參數??紤]到第一調節部件和第二調節部件的調節精度和可操作的容易性,本技術的第一調節部件為以螺紋連接的方式設置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離合器執行機構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6)、支撐組件、軸(11)、加載部件和位移傳感器,其中,所述支撐組件設置在所述底座(6)上;所述軸(11)沿其軸向可移動地架設在所述支撐組件上,并且所述軸(11)的一端與離合器執行機構(14)的輸出端(12)連接;所述加載部件的一端與所述支撐部件或底座(6)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軸(11)連接,為所述軸(11)提供預緊力;所述位移傳感器沿所述軸(11)的軸向設置,所述位移傳感器包括芯體(3)和殼體(7);所述芯體(3)的一端設置在所述殼體(7)內,并且所述芯體(3)相對所述殼體(7)可移動,所述芯體(3)的另一端與所述軸(11)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龔群英,張林林,李維,宋曉鵬,何澤京,
申請(專利權)人:索特傳動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