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描述了一種流體閥。示例性流體閥,包括:閥體,其限定在第一端口與第二端口之間的第一通道,以及在所述第一端口與第三端口之間的第二通道;第一流動控制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中,以控制通過所述第一通道的流體流動;以及第二流動控制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第二通道中,以控制通過所述第二通道的流體流動,其中,所述第二流動控制構件被可滑動地耦接到所述第一流動控制構件。(*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涉及一種流體閥。
技術介紹
過程控制系統使用各種現場設備控制過程參數。例如,三通流體閥可用于匯流應用(即,將流體從兩個入口中的一個入口引導至一個共同出口)、或分流應用(即,將流體從一個共同入口引導至兩個出口中的一個出口)。三通閥通常包括閥體,其限定在流體閥的第一端口與第二端口之間的第一流體流動通道,以及在流體閥的第一端口與第三端口之間的第二流體流動通道。為控制通過各個第一和第二流體流動通道的流體流動,三通閥通常采用流動控制構件,其相對于第一通道的第一閥座和第二通道的第二閥座移動。 但是,在三通閥中,閥塞一次只能與閥座中的一個密封接合。換而言之,流動控制構件并不能夠同時與第一和第二閥座接合,以同時防止或限制通過兩個通道的流體流動。因此,需要附加的上游和/或下游流體流動控制裝置,以同時防止通過流體閥的所有端口的流體流動。
技術實現思路
示例性閥內件裝置包括第一閥內件裝置,用于控制通過流體閥的第一通道的流體流動,以及第二閥內件裝置,用于控制通過流體閥的第二通道的流體流動。第一通道不同于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一閥內件裝置包括第一閥桿,以可滑動地容納所述第二閥內件裝置的第二閥桿。示例性流體閥包括閥體,其限定在第一端口與第二端口之間的第一通道,以及在第一端口與第三端口之間的第二通道。第一流動控制構件設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中,以控制通過所述第一通道的流體流動,第二流動控制構件設置在所述第二通道中,以控制通過所述第二通道的流體流動。第二流動控制構件被可滑動地耦接到所述第一流動控制構件。附圖說明圖I示出用于分流應用的已知的三通閥。圖2示出用于匯流應用的另一已知的三通閥。圖3示出用于分流應用的在此描述的示例性三通閥。圖4示出圖3的示例性三通閥的閥內件裝置的剖視圖。圖5示出用于匯流應用的在此描述的示例性三通閥。圖6示出處于關閉位置的在此描述的另一示例性三通閥。圖7示出處于第一位置的在此描述的另一示例性三通閥。圖8示出處于第二位置的圖7的示例性三通閥。圖9示出處于第三位置的圖7的示例性三通閥。具體實施方式在此描述的示例涉及具有多個流體流動控制構件(例如,閥塞)或閥內件裝置的流體閥。更具體地,在此描述的流體流動控制構件控制通過流體閥的多個小孔和/或通道的流體流動。特別地,在此描述的示例性流體流動控制構件可獨立地控制通過各個流體流動通道的流體流動。通過這種方式,在此描述的示例性流動控制構件可同時定位,以同時地密封地接合各個閥座,以同時防止或限制通過流體閥的所有各個流體流動通道(例如,流體閥的關閉位置)的流體流動。因此,不需要在流體閥的通道的上游和/或下游設置附加的關閉閥或流動控制裝置以同時防止或限制通過所有通道的流體流動。相反,例如傳統的三通流體閥一次只能夠防止或限制通過一個通道的流體流動。為使在此描述的第一流動控制構件獨立于且相對于在此描述的第二流動控制構件移動,在此描述的示例可包括第一閥內件裝置,其被可滑動地相對于第二閥內件裝置耦接。例如,在此描述的第一閥內件裝置可具有第一控制構件,其通過第一閥桿被可操作地耦接到第一致動器,并且在此描述的第二閥內件裝置可具有第二流動控制構件,其通過第二 閥桿被可操作地耦接到第二致動器,其中,第一閥桿被可滑動地耦接到第二閥桿。特別地,所述第一閥桿可包括孔口,以可滑動地容納所述第二閥桿,以便所述第二閥桿相對于所述第一閥桿滑動、或滑過所述第一閥桿、抑或在所述第一閥桿內滑動,且所述第一閥桿相對于所述第二閥桿滑動、或圍繞所述第二閥桿滑動、抑或在所述第二閥桿上方滑動。在一些示例中,在此描述的第一閥桿可提供套筒狀結構,從而可滑動地容納具有桿狀結構的第二閥桿。附加地,由于致動器中的每個可以獨立于第二閥桿移動第一閥桿,因此,第一流動控制構件可相對于第一閥座定位,以提供通過第一通道的第一流體流動開口或速率,所述第一流體流動開口或速率獨立于通過第二通道的第二流體流動開口或速率而改變,根據所述第二流動控制構件相對于所述第二閥座的位置來提供所述第二流體流動開口或速率。圖I示出已知的三通流體閥100。流體閥100包括的閥塞102(例如,雙閥塞),該閥塞102具有相對于第一閥座104移動的第一側102a,以控制通過閥體108在第一端口或入口 110與第二端口或入口 112之間的第一流體通道106的流體流動。閥塞102具有第二側102b,其相對于第二閥座114移動,以控制通過閥體108在第一端口 110與第三端口或入口 118之間的第二流體通道116的流體流動。在操作中,致動器(未不出)相對于第一閥座104和第二閥座114移動閥塞102。例如,在致動器的0%沖程長度位置上,閥塞102密封地接合第一閥座104,以限制通過第一通道106的流體流動,并且閥塞102相對于第二閥座114處于完全打開位置,從而允許通過第二通道116的流體流動。在致動器的100%沖程長度位置上,閥塞102相對于第一閥座104處于完全打開位置,從而允許通過第一通道106的流體流動,并且密封地接合第二閥座114,以限制通過第二通道116的流體流動。因此,閥塞102僅能夠密封地接合閥座104、114中的一個,以在同一時刻或特定情況下防止或限制通過流體流動通道106或116中的僅一個的流體流動。為同時防止或限制通過兩個流體流動通道106和116的流體流動,一個或多個關閉閥或流動控制裝置120、122和/或124被流體地耦接到各個流體端口 110、112和/或118的上游和/或下游。通過這種方式,例如,當閥塞102密封地接合第一閥座104時,端口 110的上游的關閉閥120和/或端口 118的下游的關閉閥124可移動至關閉位置,以在閥塞102與第一閥座104密封接合時防止通過第二通道116的流體流動。這種附加的流動控制裝置120、122、124會增加制造成本和/或增加過程系統的復雜性和設計。附加地或替代地,假設致動器的0%沖程長度位置使得閥塞102移動到相對于第一閥塞104的關閉位置而相對于第二閥座114的完全打開位置,則當閥塞102的位置移動到相對于第一閥座104處于25%沖程長度位置時,閥塞102也相對于第二閥座114位于75%沖程長度位置。因此,通過第一通道106的流體流動開口或速率與通過第二通道116的流體流動開口或速率相反地改變。圖I的已知的閥100被配置成用作流動分流流體閥,其將來自共同入口 110的流體流動引導到出口 112、118中的一個或兩個。然而,在其它示例中,已知的流體閥可被配置成流動匯流流體閥200,如圖2所示,其用于將來自各個入口 202、204的流體流動混合并匯流至共同出口 206。與圖I的閥100—樣,附加的流動控制裝置120、122、124也可用于圖2的流體閥200,以同時防止或限制在兩個入口 202、204與出口 206之間通過流體閥200的流體流動。 圖3示出在此描述的示例性三通流體閥300,其可用于分流應用。特別地,示例性流體閥300實現了同時關閉,以防止或限制通過所述流體閥300的所有流體流動。圖3的流體閥300包括具有第一端口 304、第二端口 306和第三端口 308的閥體302。閥體302限定在所述第一端口 304與所述第二端口 306之間的第一流體流動路徑或通道310,以及限定在所述第一端口 304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流體閥,包括:閥體,其限定在第一端口與第二端口之間的第一通道,以及在所述第一端口與第三端口之間的第二通道;第一流動控制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中,以控制通過所述第一通道的流體流動;以及第二流動控制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第二通道中,以控制通過所述第二通道的流體流動,其中,所述第二流動控制構件被可滑動地耦接到所述第一流動控制構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R·阿納格諾斯,
申請(專利權)人:費希爾控制國際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