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先導式兩通閥,該兩通閥包括有閥體,在閥體內包括有雙桿氣缸機構和閥的主體機構二部分,雙桿氣缸機構為在所述閥體內設有雙臺階式通孔,在雙臺階式通孔中部的兩側分別開有旁通孔和出口孔;雙臺階孔內臺階孔內安裝通孔活塞,在通孔活塞的活塞桿的兩端分別設有密封環,在二密封環的外側分別設有支撐環,在閥體的雙臺階通孔的兩側分別設有進口端蓋和密封端蓋,在進口端蓋一側安裝有密封端蓋;通孔活塞一側上裝有密封圈;在通孔活塞的活塞桿上套裝有復位彈簧。本結構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故障少,維護簡單、維護費用少。實現了水電分離,提高了安全系數,并減少了故障點。利用氣缸的原理實現閥的通斷,以使閥的控制靈敏度高;該閥結構適用于多種工礦條件,性能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兩通閥,特別是ー種先導式兩通閥。
技術介紹
原使用的通斷作用的閥類,大致可分為三種一、隔膜式兩通閥,其缺點為,要求液 體介質清潔度比較高,其隔膜的材質為橡膠,在隔膜上有細小的控制通孔,含有雜質的液體介質極容易損壞隔膜,堵塞隔膜控制孔,維修比較困難。ニ、插裝式兩通閥,此閥的問題在于,其結構較為復雜,插裝閥芯易被液體介質腐蝕,閥芯易被介質中的雜質卡死,故障判斷比較困難,維修較為困難。三、大通徑先導式兩通閥,此閥的缺點為,結構復雜,要求液體介質的清潔度較高,閥芯易被液體介質中的雜質磨損卡死,控制孔也易被污物堵塞,故障判斷困難,維修費用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先導式兩通閥,解決了上述各種閥對介質要求嚴格的問題,同時解決了維修困難、維護費用高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先導式兩通閥,該兩通閥包括有閥體,其中在所述閥體內設有雙臺階式通孔,在所述雙臺階式通孔中部的兩側分別開有旁通孔和出口孔,而形成閥的主體機構;所述閥的主體機構的雙臺階通孔中部設有臺階孔,臺階孔的兩側依次設有密封環安裝孔和支撐環安裝孔,在所述ー側支撐環安裝孔內縱向設有旁通孔,并沿支撐環安裝孔設有環狀導流槽,另ー側支撐環安裝孔縱向設有出ロ孔并沿支撐環安裝孔設有環狀導流槽;所述雙臺階孔內的臺階孔內安裝通孔活塞,在通孔活塞的活塞桿的兩端分別設有密封環,在兩端的密封環的外側分別設有支撐環,在閥體的雙臺階通孔的兩側分別設有進ロ端蓋和密封端蓋,在進ロ端蓋ー側安裝有密封端蓋,在密封端蓋處分別設有第一密封墊;通孔活塞ー側上裝有第二密封圈;在通孔活塞的活塞桿與兩端的密封環之間形成ニ氣缸室,在通孔活塞的活塞桿上套裝有復位彈簧。本技術的效果該先導式兩通閥結構簡單、故障少,維護費用少。它的使用范圍比較廣,適用用于高、中、低壓含有雜質的液體介質。本兩通閥設計是把密封墊和通孔活塞的密封改為錐面密封,適用于對通斷要求嚴格的技術要求。該結構是利用壓縮空氣作為中間控制源,做到了電水分離提高了安全系數,并減少了故障點;利用氣缸的原理實現閥的通斷,提高了閥的控制靈敏度;適應多種エ礦條件,性能可靠。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先導式兩通閥ー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先導式兩通閥另ー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先導式兩通閥閥體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I、閥體2、先導閥連接板3、進ロ端蓋4、第一密封端蓋8、第二密封端蓋17、第三密封端蓋18、第四密封端蓋5、第一密封墊10、第二密封墊6、支撐環7、第一通孔活塞19、第二通孔活塞9、密封環11、密封圈12、旁通孔13、出口孔14、復位彈簧15、第一控制孔16、第二控制孔20、雙臺階孔20. I、臺階孔20. 2、密封環安裝孔20. 3、支撐環安裝孔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及實施對本技術的先導式兩通閥結構加以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先導式兩通閥結構示意圖,圖中箭頭方向為介質的流向。本技術的先導式兩通閥的結構包括有兩大部分一、先導部分,可選用各種五通或三通氣閥,做到水電分離,提高安全系數,減少故障點,同時可以配置不同的先導閥連接板2,可做到干濕分離,遠端控制進一步提高了此閥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ニ、兩通閥體的結構,改變 了原有各類閥對介質的要求較高、維護困難的問題。如圖1、3所示,本技術的先導式兩通閥,該兩通閥包括有閥體1,所述閥體I內設有雙臺階式通孔20,雙臺階通孔20中部設有臺階孔20. 1,在所述雙臺階式通孔20中部的兩側安裝支撐環6的支撐環安裝孔20. 3位置分別開有旁通孔12和出ロ孔13,而形成閥的主體機構。所述閥的主體機構為在旁通孔12和出ロ孔13之間形成通路,在所述雙臺階式通孔20的臺階通孔20. I中安裝通孔活塞,在通孔活塞的活塞桿的兩側分別設有安裝在密封環安裝孔20. 2內的密封環9,在兩端的密封環9的外側分別設有支撐環6,在閥體I的雙臺階通孔20的兩側分別設有進ロ端蓋3和第二密封端蓋8,在進ロ端蓋3 —側安裝有第一密封端蓋4,在第一密封端蓋4和第二密封端蓋8處分別設有第一密封墊5和第二密封墊10 ;通孔活塞上裝有密封圈;在通孔活塞與兩端的密封環之間形成的ニ氣缸室,在通孔活塞活塞桿上套裝有復位彈簧14。所述通孔活塞可為第一通孔活塞7和第二通孔活塞19 ニ種結構,均為中空通軸的活塞桿。第一通孔活塞7的第一密封端蓋4為通孔密封端蓋,第一密封端蓋4內側設有環狀第一密封墊5,第二密封端蓋8內側設有第二密封墊10。所述第一密封墊5為環狀密封墊,第二密封墊10為圓形密封墊。所述第二通孔活塞19的活塞桿的一端為外錐套,另一端為內錐套。所述密封端蓋還可以是通孔內錐臺式第三密封端蓋17或凸錐臺式的第四密封端蓋18,其錐度均為40-80度。本技術的先導式液壓閥功能是這樣實現的該先導式液壓閥由閥體I、第一通孔活塞7和兩個密封環9構成近似雙桿氣缸的機構,這ー機構由先導閥控制活塞的左右運動。第一通孔活塞7的活塞桿為中空軸,用于介質的通過,先導閥控制壓縮空氣由第二控制孔16進入通孔活塞右側缸室,第一通孔活塞7向左運動時,第一通孔活塞7的活塞桿與第一密封墊5接觸,由第一密封端蓋4和進ロ端蓋3、第一通孔活塞7構成閉合的通路,介質由此通過再由出口 13供給使用部位;當先導閥控制壓縮空氣由第一控制孔15進入活塞左缸室,第一通孔活塞7向右運動時,第一通孔活塞7與第二密封墊10接觸,第一通孔活塞7被第二密封墊10密封阻斷,第一密封端蓋4進ロ端蓋3和旁通孔12構成通路,介質由此進入其他循環。旁通孔12可根據實際要求取消。復位彈簧14可根據實際技術要求安裝在活塞桿的左側或右側,主要起到安全防護作用。在上述閥的基礎上ー種改進型閥如圖2所示,內錐臺第三密封端蓋17取代了圖I中的第一密封墊5和第一密封端蓋4,與之配合的第二通孔活塞19的一端改為外錐套式;圖2中凸錐臺式的第四密封端蓋18取代了圖I中的第二密封墊10與第二密封端蓋8,與之配合的通孔活塞的一端改為內錐臺式,內外錐套的第二通孔活塞19如圖2所示。這種閥結構適用于對通斷更嚴格的技術要求。本技術先導式兩通閥設計可根據實際的エ礦條件和介質要求,改變部件的材 質和先導閥的連接形式來適應實際要求。 本技術先導式兩通閥已在天津鋼管公司管加工接箍生產線的1077車絲機、172切管機上應用,使用效果良好。以1077車絲機的使用情況為例,實際使用情況如下原該設備使用插裝式三通閥,為1077車絲機供給高壓冷卻液,并分為兩路,一路供給刀具冷卻;另一路在前一路停止時為沖渣溝供高壓水。權利要求1.一種先導式兩通閥,該兩通閥包括有閥體,其特征是 在所述閥體(I)內設有雙臺階式通孔(20),在所述雙臺階式通孔(20)中部的兩側分別開有旁通孔(12 )和出口孔(13 ),而形成閥的主體機構; 所述閥的主體機構的雙臺階通孔(20)中部設有臺階孔(20. 1),臺階孔(20. I)的兩側依次設有密封環安裝孔(20. 2)和支撐環安裝孔(20. 3),在所述ー側支撐環安裝孔(20. 3)內縱向設有旁通孔(12),并沿支撐環安裝孔(20. 3)設有環狀導流槽,另ー側支撐環安裝孔(20.3)縱向設有出口孔(13)并沿支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先導式兩通閥,該兩通閥包括有閥體,其特征是:在所述閥體(1)內設有雙臺階式通孔(20),在所述雙臺階式通孔(20)中部的兩側分別開有旁通孔(12)和出口孔(13),而形成閥的主體機構;所述閥的主體機構的雙臺階通孔(20)中部設有臺階孔(20.1),臺階孔(20.1)的兩側依次設有密封環安裝孔(20.2)和支撐環安裝孔(20.3),在所述一側支撐環安裝孔(20.3)內縱向設有旁通孔(12),并沿支撐環安裝孔(20.3)設有環狀導流槽,另一側支撐環安裝孔(20.3)縱向設有出口孔(13)并沿支撐環安裝孔(20.3)設有環狀導流槽;所述雙臺階孔(20)內的臺階孔內安裝通孔活塞,在通孔活塞的活塞桿的兩端分別設有密封環(9),在兩端的密封環(9)的外側分別設有支撐環(6),在閥體(1)的雙臺階通孔(20)的兩側分別設有進口端蓋(3)和密封端蓋,在進口端蓋(3)一側安裝有密封端蓋,在密封端蓋處分別設有第一密封墊(5),通孔活塞一側上裝有第二密封圈(10);在通孔活塞的活塞桿與兩端的密封環(9)之間形成二氣缸室,在通孔活塞的活塞桿上套裝有復位彈簧(1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輝,郭強,范文凱,高賢剛,奚建宇,白宇新,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