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劍桿織機上的主驅動裝置,包括電機轉子齒輪軸、電機定子、打緯齒輪、開口齒輪、打緯傳動軸以及開口軸,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的轉子部插入電機定子內,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的轉子部的橫向磁路與電子定子的橫向磁路長度不一致,電機轉子齒輪軸端部同軸設有帶動電機轉子齒輪軸水平移動的液壓推動裝置,所述打緯齒輪上設有軸向缺口。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的設計,并通過對永磁電機的控制完成劍桿織機的二種工作位置的切換及劍桿織機的快速啟動與停止,克服現有驅動系統在低速驅動時的脈動、震動、噪音等缺陷,同時,該裝置在二種工作位置時不會由于線圈通電引起軸向電磁力的影響,進而可以降低液壓力量的需求,同時,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比磁阻電機驅動更優的節能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劍桿織機制造
,特別是涉及ー種用于劍桿織機上的主驅動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的織機傳動驅動裝置主要采用由三相異步交流電機通過皮帶傳動主軸,主軸通過ー組電磁離合制動器來控制織機的快速啟動和停止,當織機織造時,通過電磁離合器的吸合接通主軸,電機驅動整機高速運轉,當需要停止時,電磁離合器斷開傳動,同時電磁制動器快速制動,從而停止整機的運轉。當需要尋找斷緯紗吋,由一個單獨的電機通過ー組電磁離合器拖動整機做正向或反向的整周慢速運動。上述裝置的結構復雜,同吋,由于離合器在不停的工作中會產生機械磨損,因此需定期調整或更換,維護、保養工作量大,同吋,該裝置改變速度只能依靠人工更換皮帶輪的直徑來實現,操作麻煩,而且不能適應在織造中的變速。另外,在織機停車時,電機仍在空轉,同時電磁離合器等也在持續消耗能量,因此能源浪費較大。中國專利號CN1997785公布了一種用于織機的主驅動裝置,其借助ー個由主驅動馬達驅動的驅動輪,該驅動輪在至少兩個工作位置之間軸向移動,織機的快速啟動和停止由電機來完成。在實際實施中,主驅動電機采用磁阻原理運行的電機,由于設計原理問題,磁阻電機雖有結構簡單等優勢,但在低速驅動存在很大的脈動性和震動、噪音,同時控制復雜且沒有成熟的控制系統,影響系統的實施與推廣。同時該系統在兩個位置的變換吋,由于電機線圈的通電,會對電機的軸向產生一定的軸向電磁力,必須依靠液壓力量或其它外部力來克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ー種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可以借助外力的作用下實現在兩種位置的切換以及快速啟動和停止,進而完成不同動作執行的用于劍桿織機上的主驅動裝置。本技術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種用于劍桿織機上的主驅動裝置,包括電機轉子齒輪軸、電機定子、打緯齒輪、開ロ齒輪、打緯傳動軸以及開ロ軸,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的轉子部插入電機定子內,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的轉子部的橫向磁路與電子定子的橫向磁路長度不一致,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端部同軸設有帶動電機轉子齒輪軸水平移動的液壓推動裝置,所述打緯齒輪上設有實現與電機轉子齒輪軸齒輪部脫開的軸向缺ロ。本技術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所述液壓推動裝置包括液壓缸、活塞桿以及推桿,其中所述活塞桿與液壓缸配裝,所述活塞桿的前端通過緊固件連接推桿,所述推桿的前端安裝有軸套、軸承、軸承端蓋,所述推桿的前端安裝在軸承的內圈上,所述軸套通過連接件連接電機轉子齒輪軸,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的端部設有沉孔,所述軸承端蓋位于沉孔內。所述主驅動裝置還包括定位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設有定位銷軸,對應定位銷軸位置所述打緯齒輪上設有定位孔。所述主驅動裝置還包括位置檢測開關,所述位置檢測開關設有兩個,一個安裝在液壓缸體上,檢測所述定位裝置中的連接板的軸向位置,所述另ー個檢測開關安裝在電機后端蓋上,檢測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的軸向位移。所述開ロ軸的端部同軸安裝有檢測開ロ軸旋轉角度的角度檢測部件。所述角度檢測部件采用角度編碼。所述角度檢測部件采用旋轉編碼器。 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齒輪部的齒端部設有10° 20°的倒角。本技術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本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計的交流永磁同步電機,具有以下優點I、可以利用主電機的軸向移動和慢速正反轉,實現単獨驅動織機的開口裝置正反轉的功能,從而大幅度簡化織機的傳動系統,尤其是可以取消傳統驅動裝置采用ー個單獨的慢速尋緯電機通過慢速尋緯離合器來完成慢速尋緯動作的復雜機構,可以大幅度提高系統的運轉穩定性。2、可以采用電機直接驅動整機啟動和停止,從而可以取消容易磨損的主離合器及主傳動皮帶、開ロ傳動同步帶等,同時,織機停止時電機也不再消耗能源。3、可以根據負荷的實際狀況調整最佳的能量輸出,具有明顯的節能效果。4、采用軸向可移動的電機驅動織機,整機的傳動鏈可以極短,其中主傳動系統比傳統織機減少3個齒輪,僅僅只需3個齒輪即完成電機驅動兩側打緯、兩側引緯的主要動作,可以提高機械系統的穩定性及傳動的效率。5、可以實現在線變速,甚至可以實現變速織造,這在織造緯紗差異比較大的織物品種時很有意義,我們可以控制織機在織造強力高的緯紗時以較高的速度運轉,當織造強力弱的緯紗時以較低的速度運轉,從而不至于使得主機一直運轉在較低的速度。6、采用此種驅動裝置,整機的調整可以極其簡單,我們可以通過控制系統來控制該裝置的啟動、停止過程,可以控制快車的速度及慢車的速度,甚至可以通過控制系統來控制開ロ系統的平綜角度的改變,這些調整以前只能通過機械的方式進行,進而提高了自動化程度,減少了勞動力。7、可以實現慢速織造功能,簡化調試的方式。另外,克服現有驅動系統在低速驅動時的脈動、震動、噪音等缺陷,同時,該裝置在ニ種工作位置時不會由于線圈通電所引起軸向電磁力的影響,從而可以降低液壓力量的需求。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電機轉子齒輪軸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打緯齒輪結構示意圖;圖4是推桿與電機轉子齒輪軸連接結構示意圖;圖5是電機后端蓋安裝結構示意圖;圖6是電機轉子齒輪軸與打緯齒輪脫離結構示意圖。圖中I、電機轉子齒輪軸;1-1、沉孔;2、電機定子;3、打緯齒輪;3_1、軸向缺ロ ;3-2、定位孔;4、開口齒輪;5、打緯傳動軸、6、開ロ軸;7、液壓推動裝置;7-1、液壓缸;7_2、活塞桿;7-3、推桿;7-4、軸承端蓋;7-5、軸套;7-6、軸承;8、定位裝置;8_1、連接板;8_2、定位銷軸;9、位置檢測開關;10、電機后端蓋;11、沉孔;12、角度檢測部件。具體實施方式為能進一歩了解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I至圖6,一種用于劍桿織機上的主驅動裝置,包括電機轉子齒輪軸I、電機定子2、打緯齒輪3、開ロ齒輪4、打緯傳動軸5以及開ロ軸6,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I的轉子部插入電機定子2內,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I的轉子部的橫向磁路與電子定子2的橫向磁路長度不一致,即電機轉子齒輪軸的橫向磁路大于電機定子的橫向磁路,或者電機轉子齒輪軸的橫向磁路小于電機定子的橫向磁路,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I端部同軸設有帶動電機轉子齒輪軸I水平移動的液壓推動裝置7,所述打緯齒輪3上設有實現與電機轉子齒輪軸I齒輪部脫開的軸向缺ロ 3-1。所述液壓推動裝置7包括液壓缸7-1、活塞桿7-2以及推桿7_3,其中所述活塞桿7-2與液壓缸7-1配裝,所述活塞桿7-2的前端通過緊固件連接推桿7-3,所述推桿7-3的前端安裝有軸套7-5、軸承7-6、軸承端蓋7-4,所述推桿7-3的前端安裝在軸承的內圈上,所述軸套7-5通過連接件連接電機轉子齒輪軸I,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I的端部設有沉孔1-1,所述軸承端蓋7-7位于沉孔1-1內。所述主驅動裝置還包括定位裝置8,所述定位裝置8包括連接板8-1、所述連接板8-1上設有定位銷軸8-2,對應定位銷軸8-2位置所述打緯齒輪3上設有定位孔3-2,所述主驅動裝置還包括位置檢測開關9,所述位置檢測開關9設有兩個,一個安裝在液壓缸體7-1上,檢測上述定位裝置中的連接板8-1的軸向位置,所述另ー個檢測開關安裝在電機后端蓋10上,檢測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I的軸向位移。所述開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劍桿織機上的主驅動裝置,包括電機轉子齒輪軸、電機定子、打緯齒輪、開口齒輪、打緯傳動軸以及開口軸,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的轉子部插入電機定子內,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的轉子部的橫向磁路與電子定子的橫向磁路長度不一致,所述電機轉子齒輪軸端部同軸設有帶動電機轉子齒輪軸水平移動的液壓推動裝置,所述打緯齒輪上設有實現與電機轉子齒輪軸齒輪部脫開的軸向缺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哲民,王純仁,賈志斌,張志凱,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哲民廣仁電機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