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自動補償懸浮刮板成膜裝置,包括懸浮刮板、支架、反應釜筒體、軸套等。反應釜筒體內通固定在轉軸上的軸套和支架連接懸浮刮板,當轉軸轉動時,懸浮刮板緊貼反應釜筒體內壁。懸浮刮板上面開有三條用于導向定位的斜槽,斜槽的斜度為15~60度。懸浮刮板一端為60度斜碶,用于刮削壁筒碳粉層,另一端為R半圓形,用于自動攤薄漿料成膜。反應釜筒體內,懸浮刮板上面置有環形分流罩,下端支架上置有分流罩。該裝置在浮動刮板刮削攤薄作用下,瞬時在反應釜筒體與筒底部產生厚度為0.10mm-0.20mm的薄膜,以利于在高頻加熱反應釜筒體內壁四周及底部內瞬時裂解氣化,并且體積小,處理量大,安全高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裂解反應裝置,尤其是一種將反應物料刮成薄膜的裂解反應>J-U ρ α裝直。
技術介紹
廢舊塑料橡膠裂解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發展起來的一門固體垃圾處理技術。本世紀初國內外就開始研發以廢塑料廢橡膠為原料的再生能源設備,這項技術近幾年不斷發展,各種形態的結構不斷出現,但普通存在反應物料反應不充分,設備碳結嚴重,無法連續生產,而且污染問題也無法解決,出來的碳粉不能形成微細粉末,所以存在轉化率無法達到 100%,二次污染以及長期困擾國內外的廢塑料、橡膠處理的難題。目前國外的反應器有列管式裂解反應器,流化床熱裂解反應器、流化催化裂解裝置和槽式旋轉裂解反應器等,雖然結構不同,但都存在塑料在裂解過程中的狀態為流體狀態和流體水滴狀態,所以不能迅速裂解,反應不充分,易結成粘稠狀的焦化物,或稱為燃燒棒之類的物質,沒有充分裂解掉,存在殘余化合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要解決反應釜中反應物料裂解不充分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自動補償懸浮刮板成膜裝置,該裝置在浮動刮板刮削攤薄作用下,瞬時在反應釜筒體與筒底部產生厚度為O. 10ΜΜ-0. 20ΜΜ的薄膜,以利于在高頻加熱反應釜筒體內壁四周及底部內瞬時裂解氣化,并且體積小,處理量大,安全高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補償懸浮刮板成膜裝置,包括懸浮刮板、支架、反應釜筒體、軸套、其特點是反應釜筒體3內通固定在轉軸上的軸套和支架連接懸浮刮板,當轉軸轉動時,懸浮刮板I緊貼反應釜筒體內壁。懸浮刮板上面開有三條用于導向定位的斜槽,斜槽的斜度為15 60度。懸浮刮板一端為60度斜鍥,用于刮削壁筒碳粉層,另一端為R半圓形,用于自動攤薄漿料成膜。反應釜筒體下面的筒底內壁上通過固定支架連接滑動刮板,筒底下面設有出碳系統。反應釜筒體內,懸浮刮板上面置有環形分流罩,下端支架上置有分流罩。反應釜筒體及筒底夾層中裝有高頻加熱線圈,中間包裹一層隔熱保溫材料,反應釜筒體直徑為200-2000毫米,高度為100-2000毫米,筒底部為錐形,其錐角度為O — 60度。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反應釜筒體內通固定在轉軸上的軸套和支架連接懸浮刮板,當轉軸轉動時,懸浮刮板緊貼反應釜筒體內壁。懸浮刮板上面開三條斜槽作為導向定位用,斜度槽可從(15度 60度)范圍在旋轉時能利用自重與旋轉力,向反應釜4內壁傾斜,不同角度(15度 60度)可產生不同壓緊力,當碰到不同心度外壁可自動浮動伸縮,懸浮補償,即保證有一定緊貼力,又不會刮削壁筒,以保證產生一定浮動壓力。懸浮刮板一端為60度斜鍥以刮削壁筒碳粉層,另一端為R半圓形,自動攤薄漿料成膜,經過旋轉一周兩次刮削、攤薄、精確溫度在高頻加熱系統控制下產生油氣,經冷凝器、蒸餾釜分餾出汽油、柴油、可燃氣、底下排出250目以上精細干燥碳粉,瞬時氣化裂解,達到閃解溫度。該裝置在浮動刮板刮削攤薄作用下,瞬時在反應釜筒體與筒底部產生厚度為O. 10MM-0. 20MM的薄膜,以利于在高頻加熱反應釜筒體內壁四周及底部內瞬時裂解氣化,并且體積小,處理量大,安全高效。反應釜筒體及筒底夾層中裝有高頻加熱線圈。反應釜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電能轉換成熱能的節能電器設備,利用三相四線電的電能轉化為磁能,通過高溫導線傳導到反應釜筒體,使反應釜內部 產生磁場,致使反應釜內部分子原子劇烈摩擦產生熱量。發熱方式從原來的由內向外傳導轉換成內部直接受熱。當磁場磁力線通過反應釜筒體筒底部金屬時,會在金屬體內產生無數的小漩渦流,使反應釜筒體與筒底部被加熱物體本身自行高速發熱,從而達到傳熱筒體及筒底部內壁O. IMM至15MM處塑料或橡膠高速加熱之目的。特別是(30KW-80KW)大功率高頻加熱技術在反應釜上應用更是前所未有,可以瞬時幾秒鐘內使塑料或橡膠在控制溫度正負O. 5攝氏度以內迅速裂解油化。實現熱能轉換效果達到最佳,利用率達到92%以上。反應釜筒體及筒底外部包裹一層隔熱保溫材料,這樣大大減少熱量的損失,提高了熱效率,可以達到96%以上,因此比傳統加熱方式節能效果十分顯著,可以節能35%-70%,加熱速度提高60%,大大節省了預熱時間。而且外表面傳出溫度僅50-60度,改善了室溫工作環境。安全可靠。環形分流盤與分流罩與反應釜筒體內部產生冷熱空氣對流,使冷的較低溫度漿料(300度左右)從四壁均勻流下,使熱的高溫熱油氣(420度左右)自動從分流罩中間上升,直到反應釜頂部排氣口排出,在高溫壓力裂解油氣從頂上催化劑罐,或直接流向第一個儲油罐。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剖視圖;圖2是圖I的俯視圖;圖3是懸浮刮板截面圖;圖4是圖3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2所示,本技術的自動補償懸浮刮板成膜裝置,包括懸浮刮板I、支架2、反應釜筒體3、軸套4、高頻加熱系統5、出碳系統6、環形分流罩7、分流罩8、滑動刮板9、固定支架10等。反應釜筒體3內通固定在轉軸上的軸套和支架2連接懸浮刮板1,當轉軸轉動時,懸浮刮板I緊貼反應釜筒體3內壁。反應釜筒體3下面的筒底內壁上通過固定支架10連接滑動刮板9,筒底下面設有出碳系統6。在浮動刮板I作用下,瞬時在反應釜筒體3與筒底部產生厚度為O. 10MM-0. 20MM的薄膜,以利于在高頻加熱筒體內壁四周及底部內瞬時裂解氣化.反應釜筒體3內,懸浮刮板I上面置有環形分流罩7,下端支架2上置有分流罩8。環形分流盤7與分流罩8與反應釜筒體內部產生冷熱空氣對流,使冷的較低溫度漿料(300度左右)從四壁均勻流下,使熱的高溫熱油氣(420度左右)自動從分流罩中間上升,直到反應釜頂部排氣口排出,在高溫壓力裂解油氣從頂上催化劑罐,或直接流向第一個儲油罐。反應釜筒體3及筒底夾層中裝有高頻加熱線圈5。反應釜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電能轉換成熱能的節能電器設備,利用三相四線電的電能轉化為磁能,通過高溫導線傳導到反應釜筒體,使反應釜內部產生磁場,致使反應釜內部分子原子劇烈摩擦產生熱量。發熱方式從原來的由內向外傳導轉換成內部直接受熱。在電磁設備控制機芯內部,由整流電路將50HZ/60HZ的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再經過控制電路將直流電壓轉換頻率為20-40KHZ的高頻電壓,高速變化的電流通過線圈會產生高速變化的磁場,當磁場磁力線通過反應釜筒體筒底部金屬時,會在金屬體內產生無數的小漩渦流,使反應釜筒體與筒底部被加熱物體本身自行高速發熱,從而達到傳熱筒體及筒底部內壁O. IMM至15MM處塑料或橡膠高速加熱之目的。特別是(30KW-80KW)大 功率高頻加熱技術在反應釜上應用更是前所未有,可以瞬時幾秒鐘內使塑料或橡膠在控制溫度正負O. 5攝氏度以內迅速裂解油化。實現熱能轉換效果達到最佳,利用率達到92%以上。反應釜筒體3及筒底外部包裹一層隔熱保溫材料,反應釜筒體3直徑為200-2000毫米,高度為100-2000毫米,筒底部為錐形,其錐角度為O — 60度。反應釜筒體3及筒底外部包裹一層隔熱保溫材料,這樣大大減少熱量的損失,提高了熱效率,可以達到96%以上,因此比傳統加熱方式節能效果十分顯著,可以節能35%-70%,加熱速度提高60%,大大節省了預熱時間。而且外表面傳出溫度僅50-60度,改善了室溫工作環境。安全可靠,多項自動保護技術確保不會產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補償懸浮刮板成膜裝置,包括懸浮刮板(1)、支架(2)、反應釜筒體(3)、軸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釜筒體(3)內通過固定在轉軸上的軸套(4)和支架(2)連接懸浮刮板(1),當轉軸轉動時,懸浮刮板(1)緊貼反應釜筒體(3)內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慶港,
申請(專利權)人:徐效奇,趙慶港,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