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礦井機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斜巷行人助力系統。
技術介紹
煤礦井下一般都有坡度不等的斜巷,尤其在坡度較大時人員行走非常不便,一方面增加了職工的體力消耗,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安全隱患。《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在垂深超過50m的斜巷必須配備機械運人裝置。然而,對在垂深超過50m,且坡度較大、人員較少的斜巷,裝備人車或者架空“猴車”,使得投資較大、維護費高,不經濟;另外,由于現場環境條件的限制,有些巷道不能安裝人車等大型人員運輸設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占用巷道空間小,投資少且運輸人員快捷、高效的斜巷行人助力系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本技術所述的斜巷行人助力系統,包括機頭和尾部張緊架,在所述機頭和尾部張緊架之間設置有多根支撐鋼柱,在所述支撐鋼柱上分別上、下設置有托繩輪和回繩輪;所述機頭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機頭架,在所述機頭架上設置有由電機帶動的減速機,在所述減速機一側的機頭架上設置有張緊輪,在所述減速機上設置有繞繩輪;在所述尾部張緊架上設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桿連接設置有導向輪;在所述導向輪、托繩輪、回繩輪、減速機、和張緊輪上纏繞設置有助力鋼絲繩。在所述助力鋼絲繩上活動設置有掛鉤。本技術優點在于能夠簡便、快捷、高效的運輸人員,顯著的減輕行走人員的體力消耗,減少安全按隱患;并且投資少,易于操作和維護,可安裝在巷道的一側,占用巷道空間小。所采用的油缸張緊裝置結構簡單,能快速進行短程張緊,且張緊程度能夠自由調節。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本技術所述的斜巷行人助力系統,包括機頭和尾部張緊架1,在所述機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斜巷行人助力系統,包括機頭和尾部張緊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機頭和尾部張緊架(1)之間設置有多根支撐鋼柱(2),在所述支撐鋼柱(2)上分別上、下設置有托繩輪(3)和回繩輪(4);所述機頭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機頭架(5),在所述機頭架(5)上設置有由電機(6)帶動的減速機(7),在所述減速機(7)一側的機頭架(5)上設置有張緊輪(8),在所述減速機(7)上設置有繞繩輪;在所述尾部張緊架(1)上設置有油缸(9),所述油缸(9)的活塞桿連接設置有導向輪(10);在所述導向輪(10)、托繩輪(3)、回繩輪(4)、減速機(7)、和張緊輪(8)上纏繞設置有助力鋼絲繩(1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諶彥奇,陳照業,高峰,梁新濤,王振武,周亞旭,孫彬,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省新鄭煤電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