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環(huán)保分類垃圾筒,該垃圾筒包括筒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頂緣凸起或凹入以形成至少兩個掛附部,任意兩個掛附部的內表面/外表面和位于這兩個掛附部之間的筒體頂緣組合構成垃圾袋袋口的安裝表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yōu)點是: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在源頭上保證了垃圾的有效分類,有利于我們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習慣,也保護了環(huán)境衛(wèi)生,同時本結構既可用大口徑垃圾袋裝放垃圾,也可用小口徑塑料袋做垃圾袋使用,靈活使用,節(jié)省材料,符合國家提倡環(huán)保的要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生活垃圾回收利用
,尤其涉及一種環(huán)保分類垃圾筒。
技術介紹
為實現(xiàn)垃圾回收利用,目前公共區(qū)域和小區(qū)物業(yè)內的垃圾箱多為帶分類功能的環(huán)保垃圾分類箱。而目前市場上所提供的家庭或者辦公場所用垃圾筒(或紙簍)通常采用塑膠制成,多呈倒置的圓臺狀,且開ロ直徑一般在160-240mm之間,通常的使用方式為將環(huán)?;厥沾蛘咚芰侠唵翁自谕矁仁褂?。同時,為而市售的垃圾筒并不具備垃圾分類功能,只能將整袋垃圾投入垃圾分類箱內,使得垃圾在源頭就沒有得到有效的區(qū)分,導致環(huán)保分類垃圾箱并沒有起到很好的垃圾分類作用,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也増加了環(huán)保部門的處理成本。另外,現(xiàn)有技術中還存在ー類適用于家庭(或辦公場所)的分隔式分類垃圾筒,其通過在垃圾筒內固定隔板將筒內容室分隔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単獨的容室,雖可使垃圾分類,但是這樣每ー類的可使用容積大大減小,并不實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單一功能垃圾筒所存在的問題,提出ー種環(huán)保分類垃圾筒結構。為了達到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實施例提出的一種環(huán)保分類垃圾筒結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環(huán)保分類垃圾筒,包括筒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頂緣凸起或凹入以形成至少兩個掛附部,任意兩個掛附部的內表面/外表面和位于這兩個掛附部之間的筒體頂緣組合構成垃圾袋袋ロ的安裝表面。在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掛附部為凹設在所述筒體頂緣的缺ロ,所述缺ロ的側壁形成局部的所述安裝表面;或者,所述掛附部為凸設在所述筒體頂緣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外表面形成局部的所述安裝表面。在本技術的進ー步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缺ロ底端的兩側分別形成一卡縫,所述卡縫形成局部的所述安裝表面。在本技術的進ー步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掛附部的數(shù)量為兩個。在本技術的進ー步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筒體內豎直的可拆卸式設置有ー隔板,且所述隔板與所述筒體側壁的接合處位于所述兩個掛附部的正下方。在本技術的進ー步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筒體的內側壁于所述掛附部的正下方由上至下設置有ー凹槽部,所述隔板的側緣嵌裝在所述凹槽部。在本技術的進ー步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垃圾筒還包括兩個條形槽狀的壓條,所述筒體頂緣嵌合于所述兩個壓條的槽內,且所述掛附部位于所述兩個壓條的端部之間。在本技術的進ー步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隔板為軟質平板,所述筒體外壁上或者所述壓條上設置固定所述隔板的固定部,使隔板曲成弧面貼合固定于所述筒體的外壁上。在本技術的進ー步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兩個掛附部將所述筒體頂緣分割為長度大致相同的兩段。在本技術的進ー步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垃圾筒的外形選自長方體、正方體、梯形體、圓柱體、直棱柱體、棱臺體、球臺體、圓臺體、橢圓體中的一種或至少兩種形成的組合形狀,以及上述立體單元經(jīng)切割而成的立體幾何圖形中的一種或至少兩種形成的組合形狀。以上技術方案中,本技術提出了ー種新型多功能的環(huán)保分類垃圾筒的設計,實現(xiàn)了一筒兩用的功能I、既可以作単一垃圾筒投入一個垃圾袋使用,又可以利用隔板和邊框,投入兩個垃圾袋,在扔垃圾時即可根據(jù)相應標志分類丟棄。2、隔板可以保證在兩個垃圾袋同時使用時,不會由于袋內垃圾容量太多而拿不出來或者拿出來時導致垃圾袋破損當做分類垃圾筒使用吋,每ー邊容量并不會太小,并且分類標識清楚易見。3、作単一垃圾筒使用時,與正常垃圾筒容量并無明顯區(qū)別,如果只有小型塑料袋套不進整個筒ロ時,可以套在任意一邊的分類隔筒上,以適應小型垃圾袋的使用。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在源頭上保證了垃圾的有效分類,有利于我們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習慣,也保護了環(huán)境衛(wèi)生,即可用大口徑垃圾袋裝放垃圾,也可用小口徑塑料袋做垃圾袋使用,靈活使用,節(jié)省材料,符合國家提倡環(huán)保的要求。附圖說明通過以下結合附圖對其示例性實施例進行的描述,本技術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I垃圾筒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I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I垃圾筒的正剖視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I垃圾筒的右視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I垃圾筒的俯視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2垃圾筒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3垃圾筒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實施例4垃圾筒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實施例5垃圾筒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詳細說明,以便于同行業(yè)技術人員的理解如圖1-9所示,標號分別表示筒體I、弧形切面11、缺ロ 111、卡縫112、凹槽部113、側壁12、底壁13、凹槽131、凹入部14、狹縫15、壓板2、隔板3。實施例I :參見圖1-5,本實施例I所提出的一種環(huán)保分類垃圾筒,主要由筒體I、隔板3和兩個壓條2構成。其中和常規(guī)的垃圾筒形狀相似,筒體I大致呈倒置的圓臺體狀,在筒體I的筒壁上對稱分布兩個弧形切面11 (見附圖),弧形切面11截面呈劣弧狀,并將筒體I的筒壁分割為兩個部分,為便于描述,以下將每一部分均稱之以側壁12,側壁12 斷面呈近似的半圓弧狀。在兩個弧形切面11的頂緣中心處分別凹入形成長方形的缺ロ 111,且在此缺ロ111底端兩側各形成ー卡縫112,卡縫112邊緣形成倒角。同時,于缺ロ 111的正下方、每ー弧形切面11的內側由上至下設置有一凹槽部113。另外,筒體I的底壁13上還形成有開ロ向上的凹槽131,此凹槽131兩端分別和兩個凹槽部113相接。隔板3為ー個梯形的軟性塑膠片,其兩個側緣(腰)嵌裝在所述凹槽部113內,底緣(上底)嵌裝在所述凹槽131內作為活動隔板,隔板3的高度只到筒高的一半,方便形狀不規(guī)則的垃圾裝入。壓條2外形與側壁12頂緣的形狀配合,呈圓弧形。壓條2的斷面形狀為開ロ向下的槽狀,且其槽的寬度和側壁12的厚度配合。每一部分的側壁12的頂緣嵌合在一個壓條2的槽內,使兩個缺ロ 111分別位于這兩個壓條2的端部之間。在使用時,可以將垃圾袋的袋ロ翻轉套裝在側壁12的頂緣,并將壓條2扣在側壁12的頂緣上,將垃圾袋壓緊固定。由上述結構可知本實施例I中垃圾筒在不需要垃圾分類功能時,可以抽出隔板3放置単一垃圾袋,以作為常規(guī)的垃圾筒使用。隔板3選擇軟質材料制成的目的是,在抽出隔板3后,可以將隔板3曲成弧面依附在筒體I外壁外,方便拿取、節(jié)省空間并且防止隔板3丟失。為實現(xiàn)此目的,壓條2的底板還另外形成有固定隔板3的凹槽,通過將隔板3嵌入此凹槽內使其掛在壓條2下,井隨壓條2的彎曲形狀彎曲,由此實現(xiàn)隔板3的固定。當然,也可以通過在筒體I外壁設置固定孔或者固定槽等方式對于隔板3進行固定。當需要垃圾分類功能吋,插入隔板至筒底凹槽即可。在需要使用分類功能時,也可以將隔板3沿凹槽部113插入垃圾筒內固定定位,由此垃圾筒內的容室被分隔為兩個部分,每一部分容室內均可裝入一個垃圾袋。此時,缺ロ 111、卡縫112以及側壁12的頂緣形成垃圾袋袋ロ的安裝表面,具體的說,垃圾袋袋ロー部分翻轉套在側壁12的頂緣上,并通過壓條2壓緊固定;另一部分形成在隔板3上方,而這兩部分的交接處插入缺ロ 111內并掛在卡縫112中,卡縫112倒角的設計可以防止劃傷垃圾袋。在使用較小塑料袋吋,不至于因垃圾太重而使垃圾袋掉下去,缺ロ 111和卡縫113采用滑塊開模一次成型。此外,弧形切面11除起到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環(huán)保分類垃圾筒,包括筒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頂緣凸起或凹入以形成至少兩個掛附部,任意兩個掛附部的內表面/外表面和位于這兩個掛附部之間的筒體頂緣組合構成垃圾袋袋口的安裝表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剛,王凱敏,
申請(專利權)人:陳剛,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