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前橋領域,具體是一種汽車前橋轉向直拉桿臂。
技術介紹
驅動前橋包括有與轉向節連接的工字梁和設置于工字梁上方與轉向節連接的直拉桿臂。現有的驅動前橋中的工字梁和直拉桿臂之間的安裝間隙為2mm,安裝困難,直拉桿臂的轉向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前橋轉向直拉桿臂,解決現有直拉 桿臂和工字梁之間安裝間隙小的問題。 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汽車前橋轉向直拉桿臂,所述的直拉桿臂的本體為彎折結構,包括上水平部、下水平部和連接于上水平部和下水平之間的彎折部,所述的上水平部和彎折部之間的圓弧彎折角度為146-150度,上水平部和下水平部之間的豎直距離為90-94mm。所述的上水平部和彎折部之間的彎折角度為148度,上水平部和下水平部之間的豎直距離為92mm。本技術的優點(I)、原有結構的直拉桿臂的上水平部和下水平部之間的豎直距離為102mm,本技術上水平部和下水平部之間的豎直距離為92mm,相對的直拉桿臂和工字梁之間安裝間隙為12mm,較原有結構增大10mm,便于安裝,提高了轉向性能;(2)、原有結構的直拉桿臂的上水平部和彎折部之間的圓弧彎折角度為136度,本技術上水平部和彎折部之間的圓弧彎折角度為148度,上水平部和彎折部的彎折過渡更平滑,減少了應力的集中,提高了直拉桿臂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應用本技術的汽車前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見圖1,一種汽車前橋轉向直拉桿臂,直拉桿臂本體為彎折結構,包括上水平部I、下水平部2和連接于上水平部I和下水平部2之間的彎折部3,上水平部I和彎折部3之間的圓弧彎折角度為1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前橋轉向直拉桿臂,所述的直拉桿臂的本體為彎折結構,包括上水平部、下水平部和連接于上水平部和下水平之間的彎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水平部和彎折部之間的圓弧彎折角度為146?150度,上水平部和下水平部之間的豎直距離為90?94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平,吳有鋼,李進,汪麗敏,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安凱福田曙光車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