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踏步梯及具有該踏步梯的工程車輛。其中,踏步梯包括:支座;兩組角度調節裝置,每一角度調節裝置包括擺動支架組件和調節桿;其中,擺動支架組件的一端與支座相連接;調節桿用于調節擺動支架組件與支座之間角度,其第一端與支座相連接,第二端與擺動支架組件相連接;踏步板,連接于所述兩組角度調節裝置中的兩個擺動支架組件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調節桿調節該踏步梯與工程車輛之間的安裝角,進而調節踏步梯的上車高度,方便工作人員上下車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車輛領域,特別涉及ー種踏步梯及具有該踏步梯的工程車輛。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外工程車輛上的踏步梯均為階梯型固定式,其具體結構參見圖1,包括兩根縱向梯架2’和多個橫向踏步1’,橫向踏步I’連接在兩根縱向梯架2’之間。使用吋,將縱向梯架2’固定安裝在工程車輛上。該種踏步梯存在如下缺陷各部分之間均為固定連接,上車高度(最低踏步板的上表面離地高度)和梯子的角度不能調整,安裝吋,上車高度和離去角之間會產生明顯的沖突;上車高度合適,車輛的離去角就偏小,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容易掛碰地面上的障礙物;車輛的離去角合適,上車的高度就偏大,工作人員上下車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出ー種踏步梯,以解決因踏步梯的離去角不可調導致的工作人員上下不方便的問題。本技術另ー方面還提出ー種具有該踏步梯的車輛。ー個方面,本技術提出了ー種踏步梯,支座;兩組角度調節裝置,每ー組角度調節裝置包括擺動支架組件和調節桿;其中,擺動支架組件的一端與支座相連接;調節桿的第一端與支座相連接,第二端與擺動支架組件相連接;踏步板,連接于兩組角度調節裝置中的兩個擺動支架組件之間。進ー步地,在上述踏步梯中,每ー組角度調節裝置中的擺動支架組件進一歩包括第一擺動支架和第二擺動支架;其中,第一擺動支架和第二擺動支架的一端與支座鉸接;調節桿的第二端與第一擺動支架或第二擺動支架相連接。進ー步地,在上述踏步梯中,第一擺動支架或第二擺動支架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至少兩個連接孔,調節桿的第一端與支座鉸接,第二端與其中任意一個連接孔相連接。進ー步地,在上述踏步梯中,支座上設有至少兩個連接孔,調節桿的第一端與其中任意一個連接孔相連接,第二端與第一擺動支架或第二擺動支架鉸接。進ー步地,踏步梯還包括防護欄,連接于第一擺動支架或第二擺動支架。進ー步地,在上述踏步梯中,踏步板與第一擺動支架和第二擺動支架同時鉸接。進ー步地,在上述踏步梯中,第一擺動支架和第二擺動支架平行布置;各踏步板平行布置;并且,第一擺動支架、第二擺動支架和支座的鉸接點的連線,與踏步板和第一擺動支架、第二擺動支架的鉸接點的連線平行。 進ー步地,在上述踏步梯中,踏步板上設有防滑結構。本技術可以通過調節桿調節踏步梯與工程車輛之間的安裝角,使踏步梯具有合適的上車高度,方便工作人員上下車輛。另ー方面,本技術還提出一種工程車輛,其上設置有上述任ー種踏步梯。由于踏步梯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該踏步梯的工程車輛也具有相同的技術效果O附圖說明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ー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為現有踏步梯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踏步梯實施例的立體圖;圖3為本技術踏步梯實施例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技術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本技術的基本思想在干為了解決由于踏步梯的離去角不可調導致的上車高度不合適、工作人員上下不便的問題,本技術提出ー種踏步梯,該踏步梯的離去角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節。參見圖2、圖3,示出了本技術踏步梯的優選實施例。如圖所示,該踏步梯包括支座I、連接于支座I的兩組角度調節裝置、以及鉸接于兩組角度調節裝置之間的多個踏步板4。從圖中可以看出,兩組角度調節裝置結構相同,現以其中ー組為例對其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所示,角度調節裝置包括擺動支架組件和調節桿8。其中,擺動支架組件的一端與支座I相連接。調節桿8用于調節擺動支架組件與支座I之間的角度,調節桿8的第一端與支座I相連接,調節桿8的第二端與擺動支架組件相連接。踏步板4連接于兩組角度調節裝置中的兩個擺動支架組件之間。其中,擺動支架組件進一歩包括第一擺動支架51和第二擺動支架52。第一擺動支架51和第二擺動支架52的一端均與支座I鉸接。踏步板4的端部與第一擺動支架51和第二擺動支架2同時鉸接。調節桿8的第一端與支座I鉸接,第二端與第一擺動支架51相連接。具體地,第一擺動支架51上連接有連接板511,連接板511上沿第一擺動支架51的長度方向設有至少兩個連接孔511A,調節桿8的第一端與支座I鉸接,第二端與連接孔511A相連接。使用時,將支座I固定安裝在車輛上,當調節桿8的第二端連接在的不同連接孔511A中吋,因調節桿8的長度一定,第一擺動支架51會向遠離車輛或靠近車輛的方向擺動。具體地,當從下連接孔511A變為上連接孔511A時,擺動支架組件向遠離車輛的方向擺動,上車高度増大;當從上連接孔511A變為下連接孔511A時,第一擺動支架51向靠近車輛的方向擺動,上車高度減小。當然,調節桿8的第二端也可以連接在第二擺動支架52上,具體連接結構參照上述說明即可。本領域人應當理解,連接孔也可以設置在支座I上。具體地,支座I上設有至少兩個連接孔,調節桿8的第一端與連接孔相連接,第二端與第一擺動支架51或第二擺動支架52鉸接。當調節桿8的第一端置于不同的連接孔中時,擺動支架組件與支座I的角度不同。本實施例中的鉸接可以選擇銷軸連接。調節桿8與連接孔之間可以選擇開ロ銷、圓柱銷等銷釘連接,也可以選擇螺栓、螺母等連接結構。本實施例中,可以將第一擺動支架51和第二擺動支架52平行布置,各踏步板4與地面平行布置,并且,第一擺動支架51、第二擺動支架52和支座I的鉸接點的連線,與踏步板4和第一擺動支架51、第二擺動支架52的鉸接點的連線平行。從圖2中可以看出,相鄰的兩個踏步板4及位于其間的第一擺動支架51和第二擺動支架52形成ー個平行四連桿機構,當第一擺動支架51和第二擺動支架52相對支座I擺動時,踏步板4會隨其相應擺動,并且,無論兩個擺動支架處于任何位置,踏步板4始終與地面保持平行。需要說明的是圖2中給出的踏步板4的數量為四個,具體實施時,踏步梯4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本技術對其不做限定。本實施例中,還可以在踏步板4的表面進ー步設置防滑結構,防滑結構可以是防滑板,也可以是在踏步板上設置的防滑邊框,本技術對防滑結構的具體形式不做限定。 本實施例還可以進ー步包括防護欄3,防護欄3固定連接在第一擺動支架51或第ニ擺動支架52上,具體連接方式可以選擇螺栓連接、焊接等常用連接方式。本實施例通過支座I連接在工程車輛上,而在具體實施時,工程車輛上也可以固設有支座,并在支座上設有擺動支架組件和調節桿連接ロ,安裝吋,將擺動支架組件和調節桿直接連接在該接口上即可。本實施例通過調節桿調節踏步梯與工程車輛之間的安裝角,使踏步梯有合適的上車高度,方便工作人員上下車輛。本技術另ー方面還提出ー種工程車輛,其上設置有上述任ー種踏步梯,具體結構參照上述說明即可,本技術在此不再贅述。由于踏步梯就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該踏步梯的工程車輛也具有相同的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ー種踏步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I); 兩組角度調節裝置,每ー組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包括擺動支架組件和調節桿(8);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踏步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兩組角度調節裝置,每一組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包括擺動支架組件和調節桿(8);其中,所述擺動支架組件的一端與所述支座(1)相連接;所述調節桿(8)的第一端與所述支座(1)相連接,第二端與所述擺動支架組件相連接;踏步板(4),連接于所述兩組角度調節裝置中的兩個擺動支架組件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嚴若勝,楊獻民,吳林波,
申請(專利權)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