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輛側踏板結構,主要設有一踏板本體、一導板、至少兩組固定組件、至少兩連結座、兩個護蓋及防滑墊所組成,該踏板本體的底部形成有一開槽,導板設于該開槽內,該導板是由螺絲螺固于該開槽內的定位擋板下方,該至少兩組固定組件設于該踏板本體的底部,該固定組件由一第一夾板與一第二夾板及兩個螺帽所組成,該第一夾板上設有兩螺栓,該第二夾板上設有兩穿孔,該第一夾板與該第二夾板夾設于該導板上,至少兩連結座供該踏板本體組設于車體的側邊,該連結座與該固定組件的位置相互對應設置,兩護蓋分別設于該踏板本體的兩端,防滑墊設于該踏板本體的頂面,如此,該踏板本體可配合各種車型方便調整其固定位置使用,且整體結構極為穩固、實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關于一種車輛側踏板結構,尤指踏板本體可配合各種車型方便調整其固定位置,以供方便組裝使用,且整體結構極為穩固、實用的車輛側板結構。
技術介紹
一般休旅車或底盤較高的車輛大都會于車體I的側邊加裝側踏板10,以供方便上、下車時踩踏使用,請參閱圖I、2所示,其設有一踏板本體11,該踏板本體11為一管狀體,該踏板本體11的底面設有數個螺孔110,該踏板本體11的頂面設有防滑墊12,該踏板本體11的兩側各設有一護蓋13,利用螺栓14將踏板本體11固設于連結座15上,該連結座15對應于該踏板本體11的螺孔110位置設有穿孔150,再將連結座15固設于車體I的兩側,然而,習知的踏板本體11為一管狀體,欲將該踏板本體11與連結座15相組設時,其踏板本體11底部的螺孔110須對正于該連結座15的穿孔150位置,因各款車輛大小不一,連結座 15所設置的位置亦各有不同,故踏板本體11上的螺孔110位置亦須配合不同車款的固定位置做調整,而習知的踏板本體11的固接結構無法配合固設于車體I上的連結座15的設置位置做調整,故車廠須備存多種不同尺寸及款式的側踏板10與連結座15來配合不同車款組裝使用,車廠須有足夠空間擺放該等側踏板10與連結座15,車廠會有庫存及積壓成本之困擾;緣此,本技術人有鑒于習知車輛側踏板存在有如上述之缺失,乃潛心研究改良,遂得以首創出本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配合各種不同車型的大小來調整組裝位置,并可方便組裝使用,且整體結構極為穩固、實用的車輛側踏板結構。本技術的車輛側踏板結構,包括有踏板本體,該踏板本體的底部形成有一開槽,內部形成有一容室,該踏板本體的開槽上設有數個定位擋板,該定位擋板上設有螺孔;導板,設于該踏板本體的開槽內,該導板上對應于該各定位擋板的螺孔位置各設有一穿孔,該穿孔內穿設有螺絲,并且該螺絲螺設于該定位擋板的螺孔內;至少兩組固定組件,設于該踏板本體的底部,該固定組件由一第一夾板與一第二夾板及兩個螺帽所組成,該第一夾板上設有兩個螺栓,該第二夾板上設有兩個穿孔,該第一夾板的螺栓穿設于該第二夾板的穿孔,該第一夾板與該第二夾板夾設于該導板上,該螺帽螺設于該第一夾板的螺栓上;至少兩連結座,供該踏板本體組設于車體的側邊,該連結座與該固定組件的位置相互對應,該連結座上設有一第一連接片,該第一連接片設于該踏板本體的下方,該第一連接片上設有兩個第一長穿孔,該第一長穿孔供該固定組件的第一夾板上的螺栓穿設;兩個護蓋,分別設于該踏板本體的兩端;防滑墊,設于該踏板本體的頂面。本技術的車輛側踏板結構,其中,該踏板本體由金屬板體彎折而成,該踏板本體的開槽的兩端緣各向內反折呈ー凸緣。本技術的車輛側踏板結構,其中,該連結座上另設有一第二連接片及一第三連接片,該第二連接片上設有ー第二長穿孔,該第三連接片上設有ー第三長穿孔,供組設于車輛的車體上。本技術的車輛側踏板結構,其中,該護蓋由塑膠材質所制成,該護蓋設有供嵌設于該踏板本體的容室內的嵌接凸緣,該嵌接凸緣的底部設有ー缺ロ。本技術的車輛側踏板結構,其中,該防滑墊上設有數條防滑凸紋。附圖說明圖I所示為習知側踏板的使用示意圖。圖2所示為習知側踏板的立體分解圖。圖3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4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圖5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組合斷面示意圖(一)。圖6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組合斷面示意圖(ニ)。圖7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另一角度的組合剖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車體;10-側踏板;11-踏板本體;110-螺孔;12-防滑墊;13_護蓋;14_螺栓;15-連結座;150-穿孔;2_踏板本體;20-開槽;21_容室;22_凸緣;23_定位擋板;24_螺孔;3-導板;30_穿孔;31_螺絲;4_固定組件;40_第一夾板;400_螺栓;41_第ニ夾板;410-穿孔;42_螺帽;5_連結座;50_第一連接片;500_第一長穿孔;51_第二連接片;510_第二長穿孔;52_第三連接片;520_第三長穿孔;6-護蓋;60_嵌接凸緣;61_缺ロ ;7-防滑墊;70_防滑凸紋。具體實施方式有關本技術為達上述使用目的與功效,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現舉出較佳可行的實施例,并配合附圖所示,詳述如下本技術的實施例,請參閱圖3所示,主要設有ー踏板本體2,該踏板本體2由金屬板體彎折而成,該踏板本體2的底部形成有ー開槽20,內部形成有一容室21,該踏板本體2的開槽20的兩端緣各向內反折呈ー凸緣22,該踏板本體2的開槽20上設有數個定位擋板23,該定位擋板23上設有螺孔24 ;—導板3,設于該踏板本體2的開槽20內,并設于該定位擋板23的下方,該導板3上對應于該各定位擋板23的螺孔24位置各設有ー穿孔30,該穿孔30內穿設有螺絲31,并且該螺絲31螺設于該定位擋板23的螺孔24內;至少兩組固定組件4,設于該踏板本體2的底部,該固定組件4由一第一夾板40與一第二夾板41及兩個螺帽42所組成,該第一夾板40上設有兩個螺栓400,該第二夾板41上設有兩個穿孔410,該第一夾板40的螺栓400穿設于該第二夾板41的穿孔410,該螺帽42螺設于該第一夾板40的螺栓400上;至少兩連結座5,供該踏板本體2組設于車體的側邊,該連結座5與該固定組件4的位置相互對應設置,該連結座5上設有ー第一連接片50、一第二連接片51及一第三連接片52,該第一連接片50上設有兩個第一長穿孔500,該第一長穿孔500供該固定組件4的第一夾板40上的螺栓400穿設,該第二連接片51上設有ー第二長穿孔510,該該第三連接片52上設有一第三長穿孔520 ;兩個護蓋6,分別設于該踏板本體2的兩端,該護蓋6由塑膠材質所制成,該護蓋6的內側設有嵌接凸緣60,該嵌接凸緣60的底部設有一缺口 61 ; —防滑墊7,設于該踏板本體2的頂面,該防滑墊7上設有數條防滑凸紋70,如此,即為一車輛側踏板結構。組裝使用時,請參閱圖3-7所示,先將至少兩個連結座5通過其第二連接片51與第三連接片52及固接元件組設于所欲組裝的車輛上(圖中未示),再依所欲組裝的車型來裁切該踏板本體2的長度,使該踏板本體2的長度可以配合該車型欲組裝側踏板的長度,將一導板3設于該裁切后的踏板本體2的底部的開槽20內,該導板3通過螺絲31穿設于導板3的穿孔30,并螺設于踏板本體2的定位擋板23的螺孔24內,將導板3固定于踏板本體2底部的開槽20內,再將至少兩組固定組件4設于該踏板本體2的底部,使第一夾板40設于該踏板本體2的容室21內,該第一夾板40并位于導板3的上方,該第一夾板40上的兩個螺栓400則分別位于該導板3的兩側,再將第二夾板41設于該導板3的下方,使該第一夾板40的螺栓400穿設于該第二夾板41的穿孔410,該第一夾板40與第二夾板41夾設于該導板3上,另將該螺栓400的中間小部分予以加工壓扁,使第二夾板41定位于該螺栓400上 不會脫落,該第二夾板41與第一夾板40之間形成一間隙供導板3穿伸,再將上述組裝好的踏板本體2、導板3及固定組件4 一并設于組裝在車體內的連結座5的第一連接片50上,使該固定組件4的第二夾板41貼靠于該第一連接片50上,并使第一夾板40的螺栓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輛側踏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本體,該踏板本體的底部形成有一開槽,內部形成有一容室,該踏板本體的開槽上設有數個定位擋板,該定位擋板上設有螺孔;導板,設于該踏板本體的開槽內,該導板上對應于該各定位擋板的螺孔位置各設有一穿孔,該穿孔內穿設有螺絲,并且該螺絲螺設于該定位擋板的螺孔內;至少兩組固定組件,設于該踏板本體的底部,該固定組件由一第一夾板與一第二夾板及兩個螺帽所組成,該第一夾板上設有兩個螺栓,該第二夾板上設有兩個穿孔,該第一夾板的螺栓穿設于該第二夾板的穿孔,該第一夾板與該第二夾板夾設于該導板上,該螺帽螺設于該第一夾板的螺栓上;至少兩連結座,供該踏板本體組設于車體的側邊,該連結座與該固定組件的位置相互對應,該連結座上設有一第一連接片,該第一連接片設于該踏板本體的下方,該第一連接片上設有兩個第一長穿孔,該第一長穿孔供該固定組件的第一夾板上的螺栓穿設;兩個護蓋,分別設于該踏板本體的兩端;防滑墊,設于該踏板本體的頂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翔亭,
申請(專利權)人:王翔亭,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