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徑圓筒雙拋頭外壁拋丸機,它涉及拋丸機領域,它解決傳統噴砂工藝的諸多不合理因素,如能耗高,用工量大,不環保等外,還解決單拋頭外壁拋丸機的工作效率低下,以及一些機構設計不合理等問題,該拋丸機由提升機、除塵系統、砂塵分離裝置、拋頭裝置、行走機構、前后移動系統、升降滑車機構、液壓泵站和電器控制系統組成,由于是兩個拋頭,所以效率是單拋頭拋丸機的兩倍,該機器除塵系統設計布局合理,除塵效果非常理想,該機拋棄了傳統的噴砂形式,不用空壓機,在節電方面非常優秀,除銹效果達到了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光潔度,從而實現了該機器的最終目標,節能、高效、環保。(*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拋丸機設備,具體涉及大徑圓筒雙拋頭外壁拋丸機。
技術介紹
目前傳統的大徑圓筒外壁除銹,始終采用人工噴砂的方式,使用空壓機,用壓縮空氣將鋼砂以很高的速度撞擊鐵筒表面,以獲得表面的粗糙度和光潔度,完成除銹功能。但這種除銹エ藝非常落后。首先是消耗的電能太大,是雙拋頭拋丸機的4倍,而且用エ量大,エ作時間長,其次是不環保,工人極易患上塵肺病,另外,最近研發的ー款單拋頭外壁拋丸,雖然解決了節能和環保的問題,但其工作效率還是低下,而且有些機械結構設計仍不夠合理。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傳統噴砂エ藝的諸多不合理因素,如能耗高,用エ量大,不環保等外,還解決單拋頭外壁拋丸機的工作效率低下,以及ー些機構設計不合理等問題,為此本使用新型提供了ー種大徑圓筒雙拋頭外壁拋丸機,解決上述問題的具體方案如下本技術的ー種大徑圓筒雙拋頭外壁拋丸,它由底座、立梁、除塵器、拋頭、上料箱、提升機、上伸縮料管、下伸縮料管、防砂罩、前后行走油缸、升降滑車、液壓泵站、左右行走電機、提升機電機、升降液壓油缸、電控箱、砂塵分離箱、細砂下料管、廢料存儲箱、吊裝座、防磨損磁鐵組成,立梁是由兩個矩形管組成,焊接在立梁底座上,兩個矩形管中間由立板焊接相連,立梁的上側一面與上料箱相連接,另ー側則安裝了提升機,提升機軸承座固定在立梁上,提升機主動輪與提升機軸承座通過軸承相連,提升機被動輪與提升機軸承座通過軸承相連,提升機主動輪和被動輪上套有提升機皮帶,提升機料斗固定在提升機皮帶上,提升機電機安裝在提升機主動輪的軸上,儲料箱、砂塵分離箱分別與上料箱相連,砂塵分離箱下端連接ー個細砂下料管,細砂下料管的下端連接廢料儲存箱,廢料儲存箱固定在立梁底座上,儲料箱的下端與下料閥相連接,下料閥是兩件,下料閥上各安裝了電動推桿,上伸縮料管為兩件,上端分別與下料閥相連接,下端分別與拋頭連接,拋頭為兩件,拋頭電機的輸出端與拋頭連接,兩個拋頭電機與拋頭電機座相固定,拋頭電機座與轉軸相連,轉軸通過軸承座固定在升降滑車上,升降滑車則套在立梁上,升降液壓油缸通過液壓缸座與升降滑車相固定,液壓油缸的外法蘭與立梁的立板相固定,升降滑車在升降液壓油缸的帶動下,在立梁上,上下滑動,升降液壓油缸與液壓泵站相連接,液壓泵站通過液壓泵站座固定在立梁上,防砂罩與拋頭相固定,耐磨密封板固定在防砂罩上,磁鐵吸附在防砂罩內壁上,下伸縮料管與防砂罩相連,其下端又與下料槽相連接,下料槽固定在立梁底座上,并與提升機相通,支撐輪架與立梁底座相固定,支撐輪安裝在支撐輪架上,支撐輪在立梁軌道上滾動,立梁軌道焊接在底座上,鉤背輪安裝在支撐輪架上,立梁軌道在支撐輪與鉤背輪之間,鉤背輪是防止立梁側翻的裝置,前后行走驅動油缸一端通過油缸座與底座固定,另一端通過前油缸座與立梁底座固定,加料ロ固定在提升機上,行走電機與底座相固定,行走電機的輸出端通過齒輪與行走輪相連接,驅動底座左右行走,除塵器軌道焊接在底座上,除塵器支撐輪固定在除塵器的下面,除塵器支撐輪在除塵器軌道上滾動,除塵器通過連接板與立梁底座相固定,除塵風管與除塵器的進風ロ相連,另一端與立梁上的出風管相連,電控箱固定在底座上,吊裝座固定在立梁上。所述的ー種大徑圓筒雙拋頭外壁拋丸機,其拋丸部分是由兩個拋頭組成,拋頭的上端分別連接兩個上伸縮料管,兩個上伸縮料管的上端分別與兩個下料閥相連通,并由兩個電動推桿分別控制兩個下料閥,下料閥的上端與儲料箱相連通,兩個拋頭的出ロ處連接防砂罩,耐磨密封板固定在防砂罩的周圍,防砂罩的下端與下伸縮料管相連通,兩個拋頭電機與拋頭電機座相連接,拋頭電機、拋頭以及防砂罩可以圍繞轉軸進行擺動。所述的ー種大徑圓筒雙拋頭外壁拋丸機,其除塵器上固定有儲氣筒,除塵器支撐輪安裝在除塵器的下面,并在除塵器軌道上滾動,除塵器通過連接板與立梁底座相連接,除塵器的進風ロ與除塵風管連通,除塵風管的另一端與立梁的出風ロ相連通,當立梁在前后移動油缸的帶動下,前后移動時,除塵器也隨之前后移動,本機的特點是除塵器能隨著立梁 一起移動,減少風管的磨損。所述的ー種大徑圓筒外壁拋丸機,其立梁及其拋頭前后移動的驅動裝置是ー支多級伸縮套筒式油缸,其前端通過前油缸座與立梁底座相連,后端通過油缸座與底座相連。本技術是ー種大徑圓筒雙拋頭外壁拋丸機,其結構設計合理,不采用壓縮空氣噴砂的形式,從而節省電能,能節電80%,減少用エ量,只用一人操作,全封閉式拋丸,周圍工作環境好,工人不患塵肺病,生產效率比單拋頭提高兩倍,取消了單拋頭拋丸機的回料絞龍,使結構更簡單,減少了因絞龍故障而引起的設備停機,立梁前后移動的軌道,由平面形式改為兩個呈斜面的三角形式,從而保證前后移動輥輪壓不倒鋼砂,延長了輥輪的使用壽命,除塵器與立梁前后一起行走的設計,使該機器更加完美,使進風管不至于經常損壞,該機器砂塵分離系統的應用,區別于單拋頭外壁拋丸機重要的特點之一,它能將合格的鋼砂與過細的鋼砂區分開來,從而減少電機能量的損失,減少了電機所做的無用功,同時也使該機器除塵系統的布局,設計的更加合理,使大徑圓筒雙拋頭外壁拋丸機具有更加優異的性能。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左視圖,圖3是圖I的俯視圖,圖4是圖2的I放大圖,圖5是圖III的放大圖,圖6是圖IIII的放大圖。示意圖中零部件標號說明(I)上料箱、⑵電動推桿、⑶下料閥、⑷細砂下料管、(5)上伸縮料管、(6)防砂罩、(7)拋頭、(8)耐磨密封板、(9)拋頭電機、(10)拋頭電機座、(11)下伸縮料管、(12)下料槽、(13)廢料儲存箱、(14)立梁底座、(15)支撐輪架、(16)前油缸座、(17)行走輪、(18)前后行走驅動油缸、(19)鋼砂、(20)油缸座、(21)提升機軸承座、(22)提升機被動輪、(23)提升機料斗、(24)提升機皮帶、(25)除塵風管、(26)加料ロ、(27)升降滑車、(28)除塵器、(29)升降液壓油缸、(30)液壓油缸座、(31)立梁、(32)提升機、(33)提升機主動輪、(34)提升機電機、(35)儲氣筒、(36)液壓泵站座、(37)液壓泵站、(38)除塵器支撐輪、(39)除塵器軌道、(40)底座、(41)行走電機、(42)連接板、(43)鉤背輪、(44)立梁軌道、(45)砂塵分離箱、(46)支撐輪、(47)電控箱、(48)儲料箱、(49)吊裝座、(50)磁鐵、(51)立板、(52)轉軸。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I、圖2、圖3、圖4、圖5、圖6,描述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由底座40、立梁31、除塵器28、拋頭7、上料箱I、提升機32、上伸縮料管5、下伸縮料管11、防砂罩6、前后行走驅動油缸18、升降滑車27、液壓泵站37、行走電機41、提升機電機34、升降液壓油缸29、電控箱47、砂塵分離箱45、細砂下料管4、廢料存儲箱13、吊裝座49、磁鐵50組成,立梁31是由兩個矩形管組成,焊接在立梁底座14上,兩個矩形管中間由立板51焊接相連,立梁31的上側一面與上料箱I相連接,另一面則安裝了提升機32,提升機軸承座21固定在立梁31上,提升機主動輪33與提升機軸承座21通過軸承相連,提升機被動輪22與提升機軸承座21通過軸承相連,提升機主動輪33和被動輪22上套有提升機皮帶24,提升機料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徑圓筒雙拋頭外壁拋丸機,它由底座(40)、立梁(31)、除塵器(28)、拋頭(7)、上料箱(1)、提升機(32)、上伸縮料管(5)、下伸縮料管(11)、防砂罩(6)、前后行走油缸(18)、升降滑車(27)、液壓泵站(37)、左右行走電機(41)、提升機電機(34)、升降液壓油缸(29)、電控箱(47)、砂塵分離箱(45)、細砂下料管(4)、廢料存儲箱(13)、吊裝座(49)、防磨損磁鐵(50)組成,其特征在于,立梁(31)是由兩個矩形管組成,焊接在立梁底座(14)上,兩個矩形管中間由立板(51)焊接相連,立梁(31)的上側一面與上料箱(1)相連接,另一面則安裝了提升機(32),提升機軸承座(21)固定在立梁(31)上,提升機主動輪(33)與提升機軸承座(21)通過軸承相連,提升機被動輪(22)與提升機軸承座(21)通過軸承相連,提升機主動輪(33)和被動輪(22)上套有提升機皮帶(24),提升機料斗(23)固定在提升機皮帶(24)上,提升機電機(34)與提升機主動輪(33)的軸相連,儲料箱(48)、砂塵分離箱(45)分別與上料箱(1)相連,砂塵分離箱(45)下端接一個細砂下料管(4),細砂下料管(4)的下端連接廢料儲存箱(13),廢料儲存箱(13)固定在立梁底座(14)上,儲料箱(48)的下端與下料閥(3)相連接,下料閥(3)是兩件,下料閥(3)上各安裝了電動推桿(2),上伸縮料管(5)為兩件,上端分別與下料閥(3)相連接,下端分別與拋頭(7)連接,拋頭(7)為兩件,拋頭電機(9)的輸出端與拋頭(7)連接,兩個拋頭電機(9)與拋頭電機座(10)相固定,拋頭電機座(10)與轉軸(52)相連,轉軸(52)通過軸承座固定在升降滑車(27)上,升降滑車(27)則套在立梁(31)上,升降液壓油缸(29)通過液壓油缸座(30)與升降滑車(27)相固定,液壓油缸的外法蘭與立梁的立板(51)相固定,升降滑車(27)在升降液壓缸的帶動下,在立梁(31)上,上下滑動,升降液壓油缸(29)與液壓泵站(37)相連接,液壓泵站(37)通過液壓泵站座(36)固定在立梁(31)上,防砂罩(6)與拋頭(7)相固定,耐磨密封板(8)固定在防砂罩(6)上,磁鐵(50)吸附在防砂罩內壁上,下伸縮料管(11)與防砂罩(6)相連,其下端又與下料槽(12)相連接,下料槽(12)固定在立梁底座(14)上,并與提升機相通,支撐輪架(15)與立梁底座(14)相固定,支撐輪(46)安裝在支撐輪架(15)上,支撐輪(46)在立梁軌道(44)上滾動,立梁軌道(44)焊接在底座(40)上,鉤背輪(43)安裝在支撐輪架(15)上,立梁軌道(44)在支撐輪(46)與鉤背輪(43)之間,鉤背輪(43)是防止立梁(31)側翻的裝置,前后行走驅動油缸(18)一端通過油缸座(20)與底座(40)固定,另一端通過前油缸座(16)與立梁底座(14)固定,加料口(26)固定在提升機(32)上,行走電機(41)與底座(40)相固定,行走電機(41)的輸出端通過齒輪與行走輪(17)相連接,驅動底座(40)左右行走,除塵器軌道(39)焊接在底座(40)上,除塵器支撐輪(38)固定在除塵器(28)的下面,除塵器支撐輪(38)在除塵器軌道(39)上滾動,除塵器(28)通過連接板(42)與立梁底座(14)相固定,除塵風管(25)與除塵器(28)的進風口相連,另一端與立梁(31)上的出風管相連,電控箱(47)固定在底座(40)上,吊裝座(49)固定在立梁(31)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顯著,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顯著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