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彈簧雙端面磨床,尤其涉及一種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公開了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包括一個圓形料盤,料盤中心設有一個中心孔,料盤上設有工位孔,料盤上至少設有一組工位孔,同組內的工位孔與料盤圓心之間的距離相等,同組內的工位孔相鄰之間的距離相等。專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選用球墨鑄鐵作為材料制造而成。料盤上設計的工位孔和中心孔,根據彈簧端面磨床所加工彈簧的彈簧外徑和彈簧端面磨床可磨削區域的尺寸綜合設計而成。(*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彈簧雙端面磨床,尤其涉及一種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
技術介紹
彈簧分壓簧和拉簧兩種,而壓簧的兩頭在粗加工完成之后需要對其兩端面進行磨平。而在進行磨平的工藝中使用的雙端面磨床所采用的料盤的好壞,決定彈簧的磨削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彈簧的磨平工藝,提供了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包括一個圓形料盤,料盤中心設有一個中心孔,料盤上設有工位孔,料盤上至少設有一組工位孔,同組內的工位孔與料盤圓心之間的距離相等,同組內的工位孔相鄰之間的距離相等。專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選用球墨鑄鐵作為材料制造而成。料盤上設計的工位孔和中心孔,根據彈簧端面磨床所加工彈簧的彈簧外徑和彈簧端面磨床可磨削區域的尺寸綜合設計而成。作為優選,還包括磨套,磨套內部設有內孔,磨套的上端設有環形臺。磨套壁厚為5_,通過環形臺,將磨套安裝在工位孔上,再將需要加工的彈簧置放在磨套內部。內控的形狀根據彈簧的尺寸形狀而設計。作為優選,料盤厚度為IOmm 25mm。最佳選擇18mm。作為優選,距離料盤圓心最遠的工位孔的內壁與料盤邊緣的最近距離至少為8mm。作為優選,同組內的工位孔相鄰之間的距離至少為8mm。按照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的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工位孔設計合理,料盤能夠穩定運轉,工作效率高。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的實施例1、2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的實施例3的主視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的磨套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1-3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I根據附圖1、3,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選用球墨鑄鐵作為材料制造而成,包括一個圓形料盤1,料盤I厚度為18mm。料盤I中心設有一個中心孔2,中心孔2的內徑Φ為55mm、鍵槽為16mm,中心孔2與料盤軸固定,料盤軸旋轉帶動料盤I轉動。料盤I上設有一組工位孔3,每個工位孔3與料盤I圓心之間的距離相等,每相鄰之間的工位孔3的距離相等。相鄰之間工位孔3的距離至少為8mm。工位孔3的內壁與料盤I邊緣的最近距離至少為8_。工位孔3內部置放有磨套4,磨套4的壁厚為5mm,磨套4內部設有內孔5,磨套4的上端設有環形臺6。通過環形臺6,將磨套4安裝在工位孔3內,再將需要加工的彈簧置放在磨套4內部的內孔5里。實施例2根據附圖1、3,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選用球墨鑄鐵作為材料制造而成,包括一個圓形料盤1,料盤I厚度為18mm。料盤I中心設有一個中心孔2,中心孔2的內徑Φ為60mm、鍵槽長18mm,中心孔2與料盤軸固定,料盤軸旋轉帶動料盤I轉動。料盤I上設有一組工位孔3,每個工位孔3與料盤I圓心之間的距離相等,每相鄰之間的工位孔3的距離相等。相鄰之間工位孔3的距離至少為8mm。工位孔3的內壁與料盤I邊緣的最近距離至少為8_。工位孔3內部置放有磨套4,磨套4的壁厚為5mm,磨套4內部設有內孔5,磨套4的上端設有環形臺6。通過環形臺6,將磨套4安裝在工位孔3內,再將需要加工的彈簧置放在磨套4內部的內孔5里。實施例3根據附圖2、3,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選用球墨鑄鐵作為材料制造而成,包括一個圓形料盤1,料盤I厚度為18mm。料盤I中心設有一個中心孔2,中心孔2的內徑Φ為60mm、鍵槽長18mm,中心孔2與料盤軸固定,料盤軸旋轉帶動料盤I轉動。料盤I上設有兩組工位孔3,同組內的工位孔3與料盤I圓心之間的距離相等,同組內的工位孔3相鄰之間的距離相等。同組內的工位孔3相鄰之間的距離至少為8_。距離料盤I圓心最遠的工位孔3的內壁與料盤I邊緣的最近距離至少為8_。工位孔3內部置放有磨套4,磨套4的壁厚為5mm,磨套4內部設有內孔5,磨套4的上端設有環形臺6。通過環形臺6,將磨套4安裝在工位孔3內,再將需要加工的彈簧置放在磨套4內部的內孔5里。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技術專利的涵蓋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包括一個圓形料盤(1),料盤(I)中心設有一個中心孔(2 ),料盤(I)上設有工位孔(3 ),其特征在于料盤(I)上至少設有一組工位孔(3 ),同組內的工位孔(3)與料盤(I)圓心之間的距離相等,同組內的工位孔(3)相鄰之間的距離相等。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磨套(4),磨套(4)內部設有內孔(5),磨套(4)的上端設有環形臺(6)。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其特征在于料盤(I)厚度 為 10mm 25mm。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其特征在于距離料盤(I)圓心最遠的工位孔(3)的內壁與料盤(I)邊緣的最近距離至少為8_。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其特征在于同組內的工位孔(3)相鄰之間的距離至少為8mm。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彈簧雙端面磨床,尤其涉及一種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公開了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包括一個圓形料盤,料盤中心設有一個中心孔,料盤上設有工位孔,料盤上至少設有一組工位孔,同組內的工位孔與料盤圓心之間的距離相等,同組內的工位孔相鄰之間的距離相等。專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選用球墨鑄鐵作為材料制造而成。料盤上設計的工位孔和中心孔,根據彈簧端面磨床所加工彈簧的彈簧外徑和彈簧端面磨床可磨削區域的尺寸綜合設計而成。文檔編號B24B7/17GK202640057SQ20122027721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3日專利技術者趙慧芳 申請人:趙慧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彈簧雙端面磨床的料盤,包括一個圓形料盤(1),料盤(1)中心設有一個中心孔(2),料盤(1)上設有工位孔(3),其特征在于:料盤(1)上至少設有一組工位孔(3),同組內的工位孔(3)與料盤(1)圓心之間的距離相等,同組內的工位孔(3)相鄰之間的距離相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慧芳,
申請(專利權)人:趙慧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