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包括支承座和設置于所述支承座頂部的拉鉤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鉤座在所述支承座兩側形成有掛架,所述掛架上設置有拉拔鉤。通過使用頂座裝置取出頂座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檢修效率,檢修時不受惡劣的工況、中套頂座安裝位置不佳、檢修空間狹小、作業環境較差等各因素的影響,作業人員僅需將該裝置置于中套頂座上方,套上拉拔鉤,依靠千斤頂向上的力量,輕松即可取出中套頂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高爐風口設備,具體的,本技術涉及一種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所述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可以針對于位置不佳、取出不便的中套頂座實施拉拔,且可應用到其它高爐類似結構的風口設備系統中。
技術介紹
在生產高爐風口中套實際工作應用中發現,傳統的風口中套使用壽命較短,只能使用3到5個月,這樣嚴重影響了公司以及用戶企業的生產效益,很多企業對銅風口中套的各方面進行改進。銅風口中套生產廠家在材質、結構以及工藝上對該產品作了大量改進,再結合我國先進的技術以后,研究出一種使用壽命在一年左右的銅風口中套。傳統的高爐風口中套采用空心鑄銅的一種質量相對低下的產品,它采用的是內部循環水結構來冷卻降溫。由于風口中套主要位于高爐爐腔的內部,風口和液態鐵水接觸的時候,風口處熱負荷會超出正常情況的一倍甚至會更高。風口外壁通常處于1500°C 2200°C的高溫環境中,而且溫度與壓力會出現頻繁性變化,而且內壁為常溫的冷卻水,內外壁溫差能夠達到1000多度,風口中套會產生非常大熱應力、熱疲勞和機械疲勞。并且高爐內風口前焦碳的回旋運動和上方的爐料沿著風口上部向下滑落與移動,還會導致對風口上部的磨損。在高溫下風口的強度下降非常多,所以冷卻不好還會加劇磨損。與此同時,現代大型高爐普遍采用的是噴吹煤粉工藝,假如保護不好,內孔壁以及端頭處還會被煤粉磨漏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新型銅風口中套就是一種能夠適應以上苛刻環境,能夠解決傳統風口中套壽命短的問題。銅風口中套能夠承受如下四點的破壞作用1、爐料沖蝕;2、煤粉沖刷;3、熱風吹掃;4、約2000°C的高溫。貫流式風口中套是風口中套一種,市場上貫流式風口中套供應的規格很多,市場需求量很大,貫流式風口中套的技術特點I.貫流式風口中套采用的是水流從風口內層旋轉到前端后回旋進入外層水流道的設計,能夠防止水流道截面突凸與90°直角轉向的水流折返。保證了高爐冷卻系統水流順暢,能夠有效地快速地把熱量排出,防止了水垢的堆積,大大延長風口使用的壽命。2.貫流式風口中套采用的是分體焊接工藝制造,風口前端的純銅板旋壓部件和后端純銅澆鑄部件的連接采用的是特種焊接,和同類產品相比,既能夠保證了貫流式風口中套質量,又保證了合理的銷售價格。高爐風口中套采用整體鑄造工藝制造的風口套,主要原料選用進口電解銅經特種鑄造工藝成型后,經加工、檢驗成為最終產品。銅風口中套采用分體焊接工藝制造的內套鑄造部份,全部選用智利進口電解銅經特種工藝鑄造成型。外套選用洛陽銅廠生產的紫銅板經特種工藝旋壓加工而成(此工藝系國內獨家),經加工裝配、特種焊接、表面強化處理(合金共滲或堆焊)加工成最終產品。此工藝攻克了銅風口中套前端最易燒損或磨損的技術難題。既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且價格比同類產品低10%左右,增強了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冷卻水流速是高爐風口中套設計的一個重要參數,直接影響風口聽使用壽命。為了提高冷卻水流速,增加水流的擾動作用,以便更好的防止膜態沸騰傳熱狀態,我們在制芯工藝上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使水流道表面的光潔度大大提高,不但提高了水流速,而且減少了汽膜的形成,更避免了水垢的堆積,從而延長風口的使用周期。這些設置大幅度提高了高爐風口中套的熱交換率和壽命。整體風口中套采用銅鋼復合技術,很好的解決了中套變形問題,并卻由于銅鋼復合技術大量減少了銅的用量,為用戶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此技術在京唐5500立方米高爐上有成功業績。并提供高爐冷卻壁冷卻板冷卻柱等。特別推薦銅鋼復合冷卻壁。中套套住小套,小套往高爐里送熱風,熱風溫度一般高達1100多度,中套一般是鑄鐵的、小套一般都是銅的,都采用水冷。如(圖2、3)所示的就是高爐風口的主要設備。當更換損壞的中套時,先需要取出中套頂座(一圈四個)。一般采取的方法是鐵錘和撬棍振動、撬和敲擊頂座裝置的方法,但是由于惡劣的工況,即高溫烘烤(一般超過1300攝氏度)和污垢及各種雜質的影響,中套頂座根部可能輕微變形充滿污垢和雜質;同時中套頂座裝置位置不佳,作業環境較差,檢修空間非常狹小(如圖三,該處直徑不到900mm),十分不便于作業人員進行作業,造成中套頂座取出時困難、取出時間延長,從而延長整個中套取出作業的完成時間,故而影響高爐送風時間,后果可謂十分嚴重。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中套頂座取出不能、不便,延長檢修時間,耽誤高爐送風時間這一問題,提高生產效益,本技術提供一種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本技術技術方案如下本技術的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包括支承座和設置于所述支承座頂部的拉鉤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鉤座在所述支承座兩側形成有掛架,所述掛架上設置有拉拔鉤。一種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寬度與中套頂座寬度相等。一種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和所述拉鉤座之間設置有液壓千斤頂。由此,可通過推動拉鉤座提高拉拔鉤。一種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鉤安裝在同一水平面上。由此,可拉起中套頂座。通過使用頂座裝置取出頂座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檢修效率,檢修時不受惡劣的工況、中套頂座安裝位置不佳、檢修空間狹小、作業環境較差等各因素的影響,作業人員僅需將該裝置置于中套頂座上方,套上拉拔鉤,依靠千斤頂向上的力量,輕松即可取出中套頂座。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一種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一種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側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一種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的工作示意圖。其中I為支承座,2為拉鉤座,3為千斤頂,4為拉拔鉤。具體實施方式為了解決中套頂座取出不能,耽誤高爐送風時間這一問題,我們制作一專用工具,通過其順利取出中套頂座,保證高爐的正常送風。該裝置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液壓千斤頂將 液壓能轉化為動能的特性以及利用中套頂座上的螺栓作為被拉拔物完成的(中套頂座如圖一),即先根據中套頂座寬度制作一支承,再根據中套頂座上螺栓的大小制作一對拉拔鉤,為保證拉拔平衡,用拉鉤座(厚度20mm)將該對拉拔鉤聯結于同一平面內。將支承卡置于中套頂座上方,用拉拔鉤勾拉住中套頂座上的螺栓,并將液壓千斤頂放于支承與拉拔鉤的拉鉤座之間,通過液壓千斤頂的作用力,使拉拔鉤產生向上的作用力,帶動中套頂座的螺栓從而拉出中套頂座(中套頂座如圖六)。通過使用頂座裝置取出頂座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檢修效率,檢修時不受惡劣的工況、中套頂座安裝位置不佳、檢修空間狹小、作業環境較差等各因素的影響,作業人員僅需將該裝置置于中套頂座上方,套上拉拔鉤,依靠千斤頂向上的力量,輕松即可取出中套頂座。權利要求1.ー種高爐風ロ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包括支承座(I)和設置于所述支承座(I)頂部的拉鉤座(2),其特征在干,所述拉鉤座(2)在所述支承座(I)兩側形成有掛架,所述掛架上設置有拉拔鉤(4)。2.ー種高爐風ロ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I)寬度與中套頂座寬度相等。3.ー種高爐風ロ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I)和所述拉鉤座(2)之間設置有千斤頂(3)。4.ー種高爐風ロ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鉤(4)安裝在同一水平面上。專利摘要一種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包括支承座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爐風口的中套頂座拉拔裝置,包括支承座(1)和設置于所述支承座(1)頂部的拉鉤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鉤座(2)在所述支承座(1)兩側形成有掛架,所述掛架上設置有拉拔鉤(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童彪,任玉軍,陳大櫓,唐永輝,
申請(專利權)人: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