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的是ー種攻螺紋孔裝置。
技術介紹
機械加工領域的最后階段一般都要對エ件進行攻螺紋孔,也叫攻絲。錐形螺紋孔在攻絲過程中要控制螺紋深度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在對錐形螺紋孔加工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攻絲過程中深度控制不一;第二、需要檢驗員用螺紋規(guī)對螺紋孔進行100%全檢,效率非常底;第三、不合格率高,一旦攻絲深度超差エ件就報廢了。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為解決以上這幾點問題,本技術提供了ー種控制錐孔螺紋深度的手工攻絲裝置,為實現(xiàn)以上的技術目的,本技術將采取以下的技術方案ー種控制錐孔螺紋深度的手工攻絲裝置,包括工作臺,待加工エ件通過定位及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工作臺臺面上,攻絲垂直于エ件表面,還包括聯(lián)動杠桿,所述聯(lián)動杠桿通過等臂支架將攻絲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移同步反應至一位移測量裝置上;所述等臂支架包括等臂杠桿,在所述等臂杠桿上沿此等臂杠桿長度方向通過鉸接形式依次等距排列的第一連桿、中心杠桿及第ニ連桿,所述中心杠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工作臺底部;所述工作臺上設有通道,所述第一連桿及第ニ連桿的非鉸接端在所述通道內(nèi)沿豎直方向作反向聯(lián)動。所述位移測量裝置為百分表,所述百分表通過表架固定在工作臺臺面上。所述第一連桿及第ニ連桿的非鉸接端端部設有凸帽,所述凸帽與工作臺之間設有彈黃。該裝置的優(yōu)點有I、能通過量表的變化(比較法)控制錐形螺紋的深度;2、調(diào)整錐形螺紋深度簡單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ー種控制錐孔螺紋深度的手工攻絲裝置加工示意圖;其中1、第一連桿;2、第二連桿;3、中心杠桿;4、等臂杠桿;5、工作臺;6、固定螺栓;7、エ件;8、壓板;9、定位螺栓;1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控制錐孔螺紋深度的手工攻絲裝置,包括工作臺,待加工工件通過定位及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工作臺臺面上,攻絲垂直于工件表面,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聯(lián)動杠桿,所述聯(lián)動杠桿通過等臂支架將攻絲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移同步反應至一位移測量裝置上;所述等臂支架包括等臂杠桿,在所述等臂杠桿上沿此等臂杠桿長度方向通過鉸接形式依次等距排列的第一連桿、中心杠桿及第二連桿,所述中心杠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工作臺底部;所述工作臺上設有通道,所述第一連桿及第二連桿的非鉸接端在所述通道內(nèi)沿豎直方向作反向聯(lián)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蔣淦,李佳亮,張九新,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江華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