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平渦流干式磁選機,屬于固體物料分離領域,裝置包括殼體總成、回轉部件和磁選系統,殼體總成包括設有進風口的選粉室殼體,進料口、出風通道、粗粉集料斗、精礦集料斗;回轉部件包括轉子部件及其驅動裝置和傳動系統;磁選系統包括磁系、磁系固定裝置、非導磁管。本申請干式磁選機,能夠連續的處理經高壓輥磨機輥壓后提供或其他粉磨設備制備的磁性物料、控制產品的顆粒細度、取代后續工藝設備、系統能耗低、礦物回收率高、選別純度高、無污染、適應能力廣,實現將礦物的粒度分級和磁選合為一體。(*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固體物料分離領域。
技術介紹
在冶金、礦山等行業的選礦領域中,現有的選礦設備中,對粒度與磁性礦物的選別需用至少兩臺設備來完成,一臺進行顆粒粒徑的分選,而另一臺進行磁性礦物的選別。而傳統選礦精選均采用濕選的エ藝方法,而濕式分選需用大量能源與水資源,因尾礦中殘留有大量水分,對其的儲存需高昴的投資以及承擔極大的環保風險。加之基于料床粉磨原理的高壓輥磨機在礦石粉磨領域的廣泛應用,使物料處理量極大提高,原有的干濕結合的分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而目前的干式磁選機分選的粒度都較粗,主要靠重力和磁カ進行分選,對于細顆粒的磁選普遍品位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能提供一種連續的處理經高壓輥磨機輥壓后提供或其他粉磨設備制備的磁性物料,實現將礦物的粒度分級和磁選合為一體的干式磁選機,及其使用方法。本技術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ー種水平渦流干式磁選機,包括殼體總成、回轉部件和磁選系統,所述殼體總成包括設有進風ロ的選粉室殼體,以及設于其上部的進料ロ、出風通道,和設于其下部的粗粉集料斗、精礦集料斗;所述回轉部件包括轉子部件及其驅動裝置和傳動系統;所述磁選系統包括磁場可變的磁系、固定磁系的磁系固定裝置,以及環繞磁系外的非導磁管;所述磁選系統、轉子部件均位于選粉室殼體內,且由內至外依次按磁選系統、轉子部件、進料ロ、進風ロ順序布置,所述轉子部件環繞磁選系統外可繞磁選系統旋轉;所述進料ロ、轉子部件、非導磁管,以及位于磁選系統下方精礦集料斗依次構成磁性顆粒篩分通道;所述進料ロ,以及位于轉子部件下方、精礦集料斗外側的粗粉集料斗依次構成粗顆粒篩分通道;所述進料ロ、轉子部件,以及位于轉子部件上方的出風通道依次構成細顆粒篩分通道。作為優選方式,所述殼體總成還包括角度可調的導風葉片,所述導風葉片安裝在選粉室殼體內部且布置在轉子部件的外國。作為優選方式,所述回轉部件還包括撒料裝置,所述撒料裝置位于進料口下方,且隨轉子部件旋轉而旋轉。作為優選方式,所述撒料裝置為ー環繞固定于轉子部件上部外緣的撒料盤,作為優選方式,所述回轉部件還包括動密封裝置,所述轉子部件通過所述動密封裝置與所述殼體總成動密封連接。作為優選方式,所述動密封裝置包括轉子上迷宮密封和轉子下迷宮密封,所述轉子上迷宮密封位于轉子部件的上部,一半與轉子部件相聯,一半與出風通道相聯;所述轉子下迷宮密封位于轉子部件的下部,一半與轉子部件相聯,一半與精礦集料斗相聯。作為優選方式,所述出風通道包括依次連接的出風管、出風接管和出風過渡殼體,所述出風過渡殼體與選粉室殼體相聯。作為優選方式,所述選粉室殼體為帶有至少ー個進風ロ的渦形殼體。作為優選方式,所述轉子部件為鼠籠式轉子。工作過程為整機采用上進料形式,在選粉室殼體上置有用于喂料的進料ロ,物料從進料ロ溜到撒料盤上,而撒料盤在驅動裝置、傳動系統的傳動下與轉子部分、上下迷宮密封一起進行轉動,故撒料盤將物料進行充分的分散并撒向轉子部件的四周,并與由負壓驅動的經進風ロ進入選粉室殼體由導風葉導向的氣體充分混合,氣體的動カ克服細顆粒物料的重力與離心カ將細顆粒物料通過轉子葉片帶入轉子內,全面而有效的來到非導磁管的外壁面,而磁系提供的磁場カ再次克服磁性顆粒的重力與離心力、氣體所提供的升力而將磁性顆粒吸附在非導磁管外壁,通過磁系變化的磁場而將磁性顆料卸到精礦集料料內;而非磁性顆粒在氣體提供升力克服自身重力與離心カ的情況下繼續上升,經出風過渡殼體、出 風接管、出風管排到外部除塵器收集;未進入轉子內的粗顆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克服氣體作用カ與離心カ而下降到粗粉集料斗內。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申請干式磁選機,能夠連續的處理經高壓輥磨機輥壓后提供或其他粉磨設備制備的磁性物料、控制產品的顆粒細度、取代后續エ藝設備、系統能耗低、礦物回收率高、選別純度高、無污染、適應能力廣,實現將礦物的粒度分級和磁選合為一體;其使用方法使得本裝置能夠高效地實現各種物料的有效篩分。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為圖I的左視示意圖;圖4為圖I的俯視示意圖;其中I驅動裝置,2出風管,3傳動系統,4出風接管,5出風過渡殼體,6非導磁管,7磁系,8進料ロ,9轉子上迷宮迷宮密封,10撒料盤,11轉子部件,12選粉室殼體,121進風ロ,13轉子下迷宮迷宮密封,14粗粉集料斗,15磁系固定裝置,16精礦集料斗,17導風葉片。具體實施方式下列非限制性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如圖I至圖4所示,本技術水平渦流干式磁選機,抱括包括驅動裝置I、出風管2、傳動系統3、出風接管4、出風過渡殼體5、非導磁管6、磁系7、進料ロ 8、轉子上迷宮迷宮密封9、撒料盤10、轉子部件11、選粉室殼體12、進風ロ 121、轉子下迷宮密封13、粗粉集料斗14、磁系固定裝置15、精礦集料斗16、導風葉片17。轉子部件11外形為圓柱形,直徑為O.2 6m,高為O. I 4m ;非導磁管管截面直徑為O. I 4m。所述出風管2、出風接管4、出風過渡殼體5、進料ロ 8、選粉室殼體12、進風ロ 121、粗粉集料斗14、精礦集料斗16、導風葉片17構成整個磁選機的殼體總成,所述選粉室殼體12為帶有一到多個進風ロ 121的渦形殼體;所述粗粉集料斗14為倒錐形并與選粉室殼體12相聯;所述精礦集料斗16為倒錐形并與選粉室殼體12相聯;所述導風葉片17數量為6 300件角度可調的導風葉片安裝在選粉室殼體12內部且布置在轉子部件11的外圍;所述進料ロ 8與選粉室殼體12相聯;所述出風過渡殼體5與選粉室殼體12相聯;所述出風接管4與出風過渡殼體5相聯;所述出風管2與出風接管4相聯。所述驅動裝置I、傳動系統3、轉子上迷宮密封9、撒料盤10、轉子部件11、轉子下迷宮密封13構成磁選機的回轉部件,所述轉子部件11為鼠籠式轉子,位于選粉室殼體12內部,且由導風葉片17包圍并與傳動系統3相聯;所述轉子下迷宮密封13位于轉子部件11的下部,一半與轉子部件11相聯,一半與精礦集料斗16相聯;所述轉子上迷宮密封9位于轉子部件11的上部,一半與轉子部件11相聯,一半與出風過渡殼體5相聯;所述撒料盤10位于轉子部件11上部外邊緣;所述傳動系統3位于轉子部件11的上方與轉子部件11相聯;所述驅動裝置I位于傳動系統3另一端并與其相聯。所述非導磁管6、磁系7、磁系固定裝置15組成磁選系統,所述非導磁管6位于轉 子部件11的內部;所述磁系固定裝置15固定在精礦集料斗16內;所述磁系7位于磁系固定裝置15上并位于非導磁管6的內部。本技術裝置的使用方法入料細粉為2mm以下,非導磁管外壁與轉子部件葉片之間區域內帶料風速2 30m/s ;轉子部件葉片與導風葉片之間區域內帶料風速2 20m/s ;轉子部件的外緣切向速度為2 30m/s,徑向速度為O. 5 15m/s ;磁系的磁場強度控制在100 3000Gs。工作過程為該磁選機作為高壓輥磨磁選系統的主要設備之一,高壓輥磨系統輥壓分選后為其提供大量的小于2mm物料,經進料ロ 8進入到撒料盤10上均勻撒出,并均勻的分布在轉子部件11的四周,細顆粒的重力與離心カ被氣體的動カ克服通過轉子部件11的葉片被帶入轉子部件11內,全面而有效的來到非導磁管6的外壁面,而磁系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平渦流干式磁選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總成、回轉部件和磁選系統,所述殼體總成包括設有進風口的選粉室殼體,以及設于其上部的進料口、出風通道,和設于其下部的粗粉集料斗、精礦集料斗;所述回轉部件包括轉子部件及其驅動裝置和傳動系統;所述磁選系統包括磁場可變的磁系、固定磁系的磁系固定裝置,以及環繞磁系外的非導磁管;所述磁選系統、轉子部件均位于選粉室殼體內,且由內至外依次按磁選系統、轉子部件、進料口、進風口順序布置,所述轉子部件環繞磁選系統外可繞磁選系統旋轉;所述進料口、轉子部件、非導磁管,以及位于磁選系統下方精礦集料斗依次構成磁性顆粒篩分通道;所述進料口,以及位于轉子部件下方、精礦集料斗外側的粗粉集料斗依次構成粗顆粒篩分通道;所述進料口、轉子部件,以及位于轉子部件上方的出風通道依次構成細顆粒篩分通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亞民,魏勇,徐智平,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利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