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挺腰健腹器,包括底座(9)、坐墊(5)、坐墊支架(6)、靠背支架(3)、鉸接座(10),坐墊(5)固定在坐墊支架(6)上,鉸接座(10)固定在底座(9)上,靠背支架(3)鉸接在鉸接座(10)上,所述靠背支架(3)的下部設有U形座(16),在坐墊支架(6)與底座(9)之間對應鉸接有前后搖臂(15、12),坐墊支架(6)和底座(9)與前后搖臂(15、12)構成平行四邊形;所述坐墊支架(6)的后部與U形座(16)之間連接有連桿(11),在坐墊支架(6)前部兩側與底座(9)之間對應連接有后拉彈簧(13)。采用上述結構后,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輕便、使用安全可靠、力量可調、老少皆宜、健身效果好、具有助推功能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健身器材,特別是ー種放置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仰臥起坐訓練的挺腰健腹器。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工作壓カ越來越大,社會應酬越來越多,出行方式也逐步被現代交通工具所代替,很小有時間參加健身運動,身體素質不斷下降,隨之帶來了許多現代病,最常見的是腹部肥胖的問題,這不僅僅影響個人形象,而且會増加心肺功能的負擔,衍生出許多心血管疾病。 為了消除腹部肥胖現象,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針對腹部進行鍛煉,最簡單、最容易普及的方法就是進行仰臥起坐運動。現有的挺腰健腹器雖然可以實現鍛煉身體的目的,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許多運動部件裸露在外面,容易造成夾傷或碰傷,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ニ是結構不合理,運動時上下起伏大,平穩性差;三是出廠后運動力量就不可以調節,無法適應不同體質健身者的要求,力量過大完成仰臥起坐有一定的難度,即使能完成,但因數量、時間不足,也起不到鍛煉的效果,力量過小,達不到運動的效果。為此,許多生產廠家和有識之士專門進行開發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較理想的產品面世。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挺腰健腹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輕便、使用安全可靠、力量可調、健身效果好、具有助推功能的新型挺腰健腹器。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它包括底座、坐墊、坐墊支架、靠背支架、鉸接座,坐墊固定在坐墊支架上,鉸接座固定在底座上,靠背支架鉸接在鉸接座上,所述靠背支架的下部設有U形座,在坐墊支架與底座之間對應鉸接有前后搖臂,坐墊支架和底座與前后搖臂構成平行四邊形;所述坐墊支架的后部與U形座之間連接有連桿,在坐墊支架前部兩側與底座之間對應連接有后拉彈簧。所述坐墊支架的前部兩側至少設有ニ個與后拉彈簧相配合的彈簧調節銷。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與靠背支架相配合的后限位塊。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與前搖臂相配合的前限位塊。所述的連桿通過可拆卸插銷與坐墊支架后部鉸接。所述的靠背支架上設有多個靠背膠棉輥,靠背支架上設有可調節高低的頭枕。 采用上述結構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一是由于頭枕與靠背支架之間相互套接,靠背支架與固定在底座上的鉸接座鉸接,連桿通過可拆卸插銷與坐墊支架連接,因此產品拆卸及折疊后體積小,產品包裝、運輸、收藏方便。ニ是健身過程中靠背支架上的靠背膠棉輥和頭枕緊貼健身者后背一起運動,后仰吋,U形座通過連桿推動坐墊支架及坐墊向前運動并逐漸抬高坐墊,后拉彈簧起到阻尼作用;坐起時,健身者的重心在坐墊上,坐墊支架通過連桿反推U形座及靠背支架,后拉彈簧起到助推作用,后拉彈簧弾力可以調節,可以更好地適應不同群體的力量要求,井能達到鍛煉的效果,可以通過調節頭枕的高低來滿足不同身高健身者的要求。三是結構簡單,操作作用方便,成本低,普通消費者都能接受,容易推廣普及。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仰臥立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i頭枕,2靠背膠棉輥,3靠背支架,4可拆卸插銷,5坐墊,6坐墊支架,7彈簧調節銷,8后限位塊,9底座,10鉸接座,11連桿,12后搖臂,13后拉彈簧,14前限位塊,15前搖臂,16U形座。具體實施方式圖I、圖2和圖3所示,為本技術ー種新型挺腰健腹器的具體實施方案,它包括底座9、坐墊5、坐墊支架6、靠背支架3、鉸接座10,坐墊5固定在坐墊支架6上,鉸接座10固定在底座9上,靠背支架3上設有多個靠背膠棉輥2,靠背支架2上設有可調節高低的頭枕1,靠背支架3的下部鉸接在鉸接座10上,靠背支架3的下部設有U形座16 ;在坐墊支架6與底座9之間對應鉸接有前后搖臂15、12,坐墊支架6和底座9與前后搖臂15、12構成平行四邊形,保證坐墊5在運動過程中平穩移動;所述坐墊支架6的后部與U形座16之間連接有連桿11,連桿11通過可拆卸插銷4與坐墊支架6后部鉸接;在坐墊支架6前部兩側與底座9之間對應連接有后拉彈簧13,坐墊支架6的前部兩側至少設有ニ個與后拉彈簧13相配合的彈簧調節銷7,通過后拉彈簧13與不同位置的彈簧調節銷7連接來調節后拉彈簧13的彈力。為了防止后仰時靠背支架3與地面接觸,所述的底座9上固定有與靠背支架3相配合的后限位塊8,當然后限位塊8與U形座16配合也可以作用防止靠背支架3前翻的限位。為了更好地保證靠背支架3不會前翻,所述的底座9上固定有與前搖臂15相配合的前限位塊14。本技術初始位置時如圖I所示,健身過程中靠背支架3上的靠背膠棉輥2和頭枕I緊貼健身者后背一起運動,后仰時,靠背支架3通過U形座16帶動連桿11推動坐墊支架6及坐墊5向前運動并逐漸抬高坐墊5,后拉彈簧13起到阻尼作用;坐起時,健身者的重心在坐墊5上,坐墊支架6通過連桿11反推U形座16及靠背支架3,并與后拉彈簧13的弾力一起作用下復位,后拉彈簧13起到助推作用,這樣就可以輕松做仰臥起坐。如果后拉彈簧13的彈カ設置不合理,可以通過后拉彈簧13與不同位置的彈簧調節銷7配合來調節后拉彈簧13弾力,適應不同素質健身者的力量要求。可以通過調節頭枕I的高低來滿足不同身高健身者的需要。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挺腰健腹器,包括底座(9)、坐墊(5)、坐墊支架¢)、靠背支架(3)、鉸接座(10),坐墊(5)固定在坐墊支架(6)上,鉸接座(10)固定在底座(9)上,靠背支架(3)鉸接在鉸接座(10)上,其特征是所述靠背支架(3)的下部設有U形座(16),在坐墊支架(6)與底座(9)之間對應鉸接有前后搖臂(15、12),坐墊支架(6)和底座(9)與前后搖臂(15、12)構成平行四邊形;所述坐墊支架¢)的后部與U形座(16)之間連接有連桿(11),在坐墊支架(6)前部兩側與底座(9)之間對應連接有后拉彈簧(13)。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挺腰健腹器,其特征是所述坐墊支架¢)的前部兩側至少設有二個與后拉彈簧(13)相配合的彈簧調節銷(7)。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挺腰健腹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9)上固定有與靠背支架⑶相配合的后限位塊(8)。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挺腰健腹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9)上固定有與前搖臂(15)相配合的前限位塊(14)。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挺腰健腹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連桿(11)通過可拆卸插銷(4)與坐墊支架(6)后部鉸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挺腰健腹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靠背支架(3)上設有多個靠背膠棉輥(2),靠背支架(2)上設有可調節高低的頭枕(I)。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挺腰健腹器,包括底座(9)、坐墊(5)、坐墊支架(6)、靠背支架(3)、鉸接座(10),坐墊(5)固定在坐墊支架(6)上,鉸接座(10)固定在底座(9)上,靠背支架(3)鉸接在鉸接座(10)上,所述靠背支架(3)的下部設有U形座(16),在坐墊支架(6)與底座(9)之間對應鉸接有前后搖臂(15、12),坐墊支架(6)和底座(9)與前后搖臂(15、12)構成平行四邊形;所述坐墊支架(6)的后部與U形座(16)之間連接有連桿(11),在坐墊支架(6)前部兩側與底座(9)之間對應連接有后拉彈簧(13)。采用上述結構后,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輕便、使用安全可靠、力量可調、老少皆宜、健身效果好、具有助推功能等優點。文檔編號A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挺腰健腹器,包括底座(9)、坐墊(5)、坐墊支架(6)、靠背支架(3)、鉸接座(10),坐墊(5)固定在坐墊支架(6)上,鉸接座(10)固定在底座(9)上,靠背支架(3)鉸接在鉸接座(10)上,其特征是:所述靠背支架(3)的下部設有U形座(16),在坐墊支架(6)與底座(9)之間對應鉸接有前后搖臂(15、12),坐墊支架(6)和底座(9)與前后搖臂(15、12)構成平行四邊形;所述坐墊支架(6)的后部與U形座(16)之間連接有連桿(11),在坐墊支架(6)前部兩側與底座(9)之間對應連接有后拉彈簧(1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江勇,
申請(專利權)人:胡江勇,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