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源裝置、使用該電源裝置的車輛以及蓄電裝置,能夠簡化功能模塊的構成從而進行集中管理。該電源裝置具備:多個功能模塊(10),其具有層疊了被串聯和/或并聯地連接的多個電池單體(11)的電池塊、用于檢測電池單體(11)的狀態的電池狀態檢測部(14)、用于與其他的功能模塊(10)或者主控制器(2)進行數據通信的通信接口(16)、以及能夠記錄經由通信接口(16)進行通信的數據的存儲部(18);和主控制器(2),其經由通信線(CB)而與各功能模塊(10)的通信接口(16)連接,多個功能模塊(10)在輸出線(OL)上串聯和/或并聯連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具備多個電池單體的電源裝置、使用該電源裝置的車輛以及蓄電裝置,特別涉及搭載于混合動力車或電動汽車等電動車輛、且適合于向使車輛行駛的電動機供給電力的電源的電源裝置、使用該電源裝置的車輛以及蓄電裝置。
技術介紹
車輛用的電源裝置將多個電池單體串聯連接以提高輸出電壓,并增大了輸出電力。此外,為了增大相對于體積的充電容量,開發了具備將多個方形(角形)電池單體配置成疊層狀態的電池疊層體的電源裝置。將這種的電池疊層體構成為模塊狀,通過串聯和/或并聯連結多個電池模塊,從而構成與不同規格的電壓、電流對應的輸出的電源裝置。此外,還提出了在各電池模塊的每個模塊設置電路基板并對該電池模塊的電池容·量、電壓、該電池模塊中包含的電池單體的溫度等單獨進行管理的被稱為所謂功能模塊或智能模塊的結構(參照專利文獻I)。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JP特開2003-47111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課題然而,通過在各電池模塊設置微型計算機等的控制電路,盡管能夠進行高度的控制管理,但另一方面要對各電池模塊的每個模塊配置復雜的電子電路,使得電路構成變得極其復雜化,處理也變得很麻煩,故存在制造及管理維護成本昂貴這一問題。特別在批量生產的車載用的電源裝置中,降低成本的要求較為強烈,要求更為簡單且廉價的結構。本專利技術是鑒于現有技術中的這種問題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簡化功能模塊的構成從而可集中進行管理的電源裝置、使用該電源裝置的車輛以及蓄電裝置。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手段以及專利技術的效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I方面涉及的電源裝置,可以具備多個功能模塊10 ;和主控制器2,其與所述多個功能模塊10連接,并對這些功能模塊進行控制,所述多個功能模塊10各自具備電池塊12,其層疊了被串聯和/或并聯地連接的多個電池單體11;電池狀態檢測部14,其用于檢測所述電池單體11的狀態;和通信接口 16,其用于與其他的功能模塊10或者主控制器2進行數據通信,所述主控制器2經由通信線CB而與各功能模塊10的所述通信接口 16連接,所述多個功能模塊10在輸出線OL上串聯和/或并聯地連接。由此,能夠從功能模塊中省略運算功能,運算本身由主控制器一并進行,從而能夠簡化整體的構成。此外,通過使功能模塊的硬件構成共用化,從而能夠降低制造成本。再有,即便在一部分的功能模塊中產生不良情況,也能夠僅更換相應的功能模塊,在維護方面較為方便。此外,根據第2方面涉及的電源裝置,所述功能模塊10還可以具備存儲部18,該存儲部18能夠記錄經由所述通信接口 16進行通信的數據。由此,能夠進行利用了存儲部的數據通信。再有,根據第3方面涉及的電源裝置,所述功能模塊10可以構成為能夠基于來自所述主控制器2的信號對該功能模塊10的存儲部18進行改寫。由此,能夠將必要的信息從主控制器發送至各功能模塊,在功能模塊側進行記錄。因此,能夠在主控制器側統一地管理功能模塊,可簡化功能模塊側的處理從而減輕負擔。此外,根據第4方面涉及的電源裝置,所述功能模塊10可以在所述輸出線OL上串聯連接,所述電源裝置還具備電流檢測部4,該電流檢測部4用于對流經所述輸出線OL的輸出電流進行檢測。由此,因為能夠由共用的電流檢測部檢測流經被串聯連接的功能模塊的輸出電流,所以無需在各功能模塊設置電流傳感器,可獲得能夠進一步簡化功能模塊的優 點。再有,根據第5方面涉及的電源裝置,所述主控制器2與多個功能模塊10可以經由通信線CB以總線型、菊花鏈型、環型、或者星型的任一種方式進行連接。由此,能夠根據各種用途來適當選擇功能模塊的連接方式。此外,根據第6方面涉及的電源裝置,所述功能模塊10具備多個所述通信接口 16,并將一個通信接口 16A與上游側的功能模塊10連接,將另一個通信接口 16B與下游側的功能模塊10連接。由此,能夠容易進行相鄰的功能模塊彼此之間的連接,獲得了可簡化布局的優點。特別地,通過縮短相鄰的功能模塊彼此之間的連接線,從而可有效地應對噪聲。再有,根據第7方面涉及的電源裝置,所述功能模塊10可以還具備均衡化電路13,該均衡化電路13用于使該功能模塊10所包含的構成電池塊12的多個電池單體11間的剩余容量均衡,各功能模塊10接受來自所述主控制器2的指令,并利用所述均衡化電路13進行電池單體11間的剩余容量的均衡化。由此,通過在每個功能模塊設置均衡化電路,另一方面能夠由主控制器集中地管理各功能模塊的單體平衡,從而可減少功能模塊側的處理并簡化了構成,同時還維持了與以往同樣的單體平衡。此外,根據第8方面涉及的電源裝置,所述電池狀態檢測部14可以具備電壓檢測部21,該電壓檢測部21用于檢測所述電池單體11的電壓。由此,能夠由各功能模塊監視電池單體的電壓。再有,根據第9方面涉及的電源裝置,所述電池狀態檢測部14可以具備溫度檢測部22,該溫度檢測部22用于檢測所述電池單體11的溫度。由此,能夠由各功能模塊監視電池單體的溫度。此外,根據第10方面涉及的電源裝置,所述功能模塊10可以構成為能夠經由所述通信接口 16將與該功能模塊10所包含的電池單體11的單體電壓相關的信息發送至所述主控制器2。由此,能夠在主控制器側一并監視各功能模塊的電池單體的單體電壓。再有,根據第11方面涉及的電源裝置,所述主控制器2能夠針對各功能模塊10檢測已連接于通信線CB這一情況,并賦予固有地址信息,所述功能模塊10能夠將被賦予的該固有地址信息記錄在所述存儲部18中,各功能模塊10可以構成為能夠基于所述存儲部18所記錄的固有地址信息分別與各主控制器2進行數據通信。由此,各功能模塊可具有固有的地址信息,并能夠基于該固有地址信息經由通信線而與主控制器進行數據通信。特別地,由于能夠自動地進行固有地址信息的設定,因此獲得了能夠節省該作業的優點。此外,由于在功能模塊的制造時沒有預先使固有地址信息固定,因此能夠使功能模塊共用化,還獲得了可降低制造成本的優點。此外,根據第12方面涉及的具備電源裝置的車輛,能夠具備上述任一個電源裝置。再有,第13方面涉及的蓄電裝置搭載了上述任一個電源裝置。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實施例I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框圖。圖2是表示實施例2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框圖。 圖3是表示實施例3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框圖。圖4是表示實施例4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框圖。圖5是表示實施例5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框圖。圖6是表示電源裝置的詳細構成的框圖。圖7是表示功能模塊的外觀的立體圖。 圖8是功能模塊的分解立體圖。圖9是表示在利用引擎和電動機進行行駛的混合動力車中搭載蓄電池系統的例子的框圖。圖10是表示在僅利用電動機進行行駛的電動汽車中搭載蓄電池系統的例子的框圖。圖11是表示將電源裝置應用于蓄電裝置的例子的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圖來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其中,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只是例示了用于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思想進行具體化的電源裝置、使用該電源裝置的車輛以及蓄電裝置,本專利技術并不是將電源裝置、使用該電源裝置的車輛以及蓄電裝置特定為以下內容。再者,也決不是將技術方案所示的部件特定為實施方式的部件。特別是實施方式中記載的構成部件的尺寸、材質、形狀、其相對配置等只要沒有特定的記載,就不是將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僅限定于此的意思,只不過是說明例而已。再者,各圖所示的部件的大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古川公彥,矢野準也,田中邦穗,
申請(專利權)人:三洋電機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