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密封性的降低,且能夠抑制薄板片與旋轉軸的接觸磨損的軸密封裝置的制造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軸密封裝置的制造方法中,所述軸密封裝置具有沿著旋轉軸的周向排列的多個薄板片,且薄板片的基端相互連結,所述軸密封裝置的制造方法具有:將所述多個薄板片沿一方向層疊的層疊工序;將所述層疊的多個薄板片的所述基端相互連結而形成層疊體的連結工序;使通過多個所述薄板片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形成的所述層疊體的兩側端面中的一方的側端面與平面抵接,并對另一方的側端面進行平滑加工的第一平滑加工工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軸密封裝置的制造方法、軸密封裝置的制造夾具以及具備軸密封裝置的回轉機械。本申請基于2010年5月10日在日本申請的日本特愿2010-108691而主張優先權,并將其內容援引于此。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在燃氣輪機、蒸氣輪機、壓縮機、水車、制冷機、泵等回轉機械中作為對旋轉軸實施密封的軸密封機構,存在下述專利文獻I的軸密封機構。 圖14是現有的軸密封機構100的簡要結構立體圖。該軸密封機構100具備在定子側收容于圍繞旋轉軸R的殼體101中的軸密封裝置102。軸密封裝置102具備層疊體103、高壓側側密封板104、低壓側側密封板105。層疊體103沿著旋轉軸R的周圍在周向上層疊有多個薄板片103a。高壓側側密封板104在流體高壓側覆蓋層疊體103的一部分。低壓側側密封板105在流體低壓側覆蓋層疊體103的一部分。在上述層疊體103中,多個薄板片103a的基端側相互連結,而前端成為自由端。薄板片103a的基端側收容在殼體101中。各薄板片103a以從旋轉軸的徑向向切線方向傾斜的方式從殼體101朝向旋轉軸R延伸。這樣的結構的軸密封機構100在旋轉軸R的停止時,薄板片103a的前端以規定的預壓與旋轉軸R接觸,但在旋轉軸R的旋轉時,通過動壓效果在薄板片103a上作用有浮起力。通過利用該浮起力,在薄板片103a與旋轉軸R之間形成微小的間隙而對工作流體進行密封,并防止旋轉軸R與各薄板片103a的磨損。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日本專利第3917993號公報專利技術的概要專利技術要解決的課題然而,在上述那樣的軸密封機構中,在各相鄰的兩個薄板片形成的微小間隙內的氣體壓力分布通過調整高壓側側密封板及低壓側側密封板的內徑尺寸來設定。即,通過調整上述微小間隙的流體流入部的上游側空間及流體流出部的下游側空間的大小,來設定微小間隙內的氣體壓力分布。例如,當與高壓側側密封板相比縮短低壓側側密封板時,微小間隙內的氣體壓力分布從前端朝向基端逐漸變小。其結果是,能夠以對上述的動壓效果產生的浮起力進行輔助的方式使壓力作用于薄板片。上述的軸密封機構中的層疊體通常通過將薄板片沿一方向層疊后,利用焊接等將各薄板片的基端側連結,然后彎曲加工成規定的曲率而組裝于軸密封裝置。然而,在現有的技術的情況下,在層疊體的制造過程中,因一部分的薄板片上產生的層疊錯動或各薄板片的制作誤差等而在上游側空間或下游側空間產后局部大小不同的部分。因此,該部分附近的各微小間隙內的氣體壓力分布與其它的微小間隙內的氣體壓力分布不同。由此,薄板片的浮起特性局部地發生變動,從而存在薄板片與旋轉軸發生接觸磨損,或密封性降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考慮這樣的情況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密封性的降低,且能夠抑制薄板片與旋轉軸的接觸磨損的軸密封裝置的制造方法、軸密封裝置的制造夾具以及具備軸密封裝置的回轉機械。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的手段。本專利技術的軸密封裝置的制造方法中,所述軸密封裝置具有沿著旋轉軸的周向排列 的多個薄板片,且薄板片的基端相互連結,所述軸密封裝置的制造方法具有將所述多個薄板片沿一方向層疊的層疊工序;將所述層疊的多個薄板片的所述基端相互連結而形成層疊體的連結工序;使通過多個所述薄板片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形成的所述層疊體的兩側端面中的一方的側端面與平面抵接,并對另一方的側端面進行平滑加工的第一平滑加工工序。根據該結構,使層疊體的兩側端面的一方的側端面與平面抵接,并對另一方的側端面進行平滑加工,因此能夠使因薄板片的層疊錯動或制作誤差引起的另一方的側端面的凸凹形成得平滑。由此,在相鄰的薄板片之間形成的微小間隙的流體流入部的上游側空間及流體流出部的下游側空間中的至少一方中,在整個周向上空間成為均勻的大小。因此,各微小間隙內的氣體壓力分布變得均勻。其結果是,能夠抑制薄板片的浮起特性局部地不同的情況。因此,能夠抑制密封性的降低,并能夠抑制薄板片與旋轉軸的接觸磨損。在所述第一平滑加工工序中,也可以以使所述平面與所述另一方的側端面之間的距離恒定的方式進行平滑加工。根據該結構,由于另一方的側端面變得平滑,因此微小間隙的流體流入部的上游側空間及流體流出部的下游側空間中的一方的大小在整個周向上變得更加均勻。因此,各微小間隙內的氣體壓力分布變得更加均勻。其結果是,能夠進一步抑制薄板片的浮起特性局部地不同的情況。 本專利技術的軸密封裝置的制造方法在該第一平滑加工工序之后,還可以具有使所述層疊體彎曲的彎曲工序。根據該結構,由于在第一平滑加工工序之后具有使層疊體彎曲的彎曲工序,因此與對彎曲后的層疊體進行平滑加工的情況相比,平滑加工變得比較容易。本專利技術的軸密封裝置的制造方法在所述連結工序之后還可以具有使所述層疊體彎曲的彎曲工序,且可以對彎曲后的所述層疊體實施所述第一平滑加工工序。根據該結構,由于在連結工序之后使層疊體彎曲,因此即使因彎曲加工而在另一方的側端面上產生凹凸,也能夠使另一方的側端面形成得平滑。本專利技術的軸密封裝置的制造方法在所述連結工序之后,還可以具有安裝能夠與所述薄板片的所述基端側的所述層疊體的至少一部分嵌合的保持架的保持架安裝工序,且所述第一平滑加工工序可以在使所述保持架與所述層疊體嵌合的狀態下實施。根據該結構,由于在使保持架與層疊體嵌合的狀態下實施第一平滑加工工序中的平滑加工,因此通過利用保持架來保持薄板片的基端側,能夠比較容易且正確地進行平滑加工。在所述第一平滑加工工序中,可以對通過多個所述薄板片的前端形成的所述層疊體的前端面進行支承。根據該結構,由于在支承所述層疊體的前端面的狀態下實施平滑加工,因此能夠抑制因平滑加工而薄板片的前端發生撓曲的情況,從而能夠比較容易且正確地進行平滑加工。 本專利技術的軸密封裝置的制造方法還可以具有對在所述第一平滑加工工序中與所述平面抵接的所述一方的側端面進行平滑加工的第二平滑加工工序。根據該結構,由于具有對一方的側端面進行平滑加工的第二平滑加工工序,因此一方的側端面變得平滑。由此,層疊體的兩方的側端面變得平滑,從而微小間隙的流體流入部的上游側空間及流體流出部的下游側空間的兩方的大小變得均勻。因此,各微小間隙內的氣體壓力分布變得更加均勻,能夠進一步抑制浮起特性局部地發生變動的情況。其結果是,能夠更可靠地抑制密封性的降低,并且能夠更可靠地抑制薄板片與旋轉軸的接觸磨損。本專利技術的軸密封裝置的制造夾具具備頭部嵌合部,其與所述多個薄板片的基端側的頭部嵌合;抵接平面,其在所述薄板片的所述頭部與所述頭部嵌合部嵌合的狀態下,與通過多個所述薄板片的寬度方向的兩側端部形成的所述層疊體的兩側端面的所述一方的側端面抵接。本專利技術的軸密封裝置的制造夾具具備保持架嵌合部,其與嵌合于所述層疊體的所述保持架嵌合;抵接平面,其在所述保持架與該保持架嵌合部嵌合的狀態下,與通過多個所述薄板片的寬度方向的兩側端部形成的所述層疊體的兩側端面的所述一方的側端面抵接。根據上述的結構,由于具備與薄板片的基端嵌合的嵌合部或與保持架嵌合的保持架嵌合部、與層疊體的兩側端面的一方的側端面抵接的抵接平面,因此能夠迅速且正確地進行薄板片的定位,從而能夠迅速且正確地進行對層疊體的平滑加工。所述軸密封裝置的制造夾具還可以具備與通過多個所述薄板片的前端形成的所述層疊體的前端面抵接的前端抵接部。根據該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上原秀和,筱原種宏,中野隆,西本慎,
申請(專利權)人: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伊格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