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當進行修葺屋頂的施工時,屋頂材料的背面不會受損且該背面的絕熱材料不會剝落的屋頂材料,該屋頂材料沿矩形的屋頂材料主板部的寬度方向兩端側邊緣彎曲形成有前傾側嵌合部與套側嵌合部,該套側嵌合部連續設置有:形成于從主板部延伸的位置的套側上升部;形成于從該套側上升部延伸的位置的、大致水平的套側中央凹部以及隔著該中央凹部位于該中央凹部兩側的套側第一凸部及套側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由以下構成:形成于從所述套側上升部延伸的位置的套側第一嵌合雄榫部;在從該第一嵌合雄榫部延伸的位置沿大致水平方向伸出的套側第一頂邊;從該頂邊端部彎曲形成的套側第一下降邊;以及形成于該第一下降邊的下邊緣的套側第一傾斜邊,所述第一凸部的所述套側第一下降邊以越向下方越靠近所述中央凹部側的方式由垂直變成稍微傾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以能夠簡單且牢固地進行修聾屋頂的施工的方式來改進的嵌合式屋頂材料、嵌合固定該屋頂材料的吊具、以及采用這些屋頂材料以及吊具的嵌合式屋頂結構。
技術介紹
以往,作為修聾屋頂的方法,已知有如圖I (a)、(b)所示的施工方法,首先,在屋頂的梁b的上方以一定間隔,經由梯形且門形的固定配件f分別安裝吊具31。接下來,使前傾側嵌合部(scooping-side connector element) 2嵌合于這些吊具31的第一固定部32以及第二固定部33中的第一固定部32,其中,該第一固定部32以及第二固定部33設置于與屋頂材料I的寬度方向(圖中左右方向)對應的橫向的兩側部,該前傾側嵌合部2設置于由金屬板構成的屋頂材料I的寬度方向一側端部。進而,使兩個凸部5、6分別疊加地嵌接于該前傾側嵌合部2與吊具31的第二固定部33,其中,該兩個凸部5、6由設置于相鄰的另一 個屋頂材料I的寬度方向另一側端部的套側嵌合部(capping-side connector element)3的中央凹部4連接。這樣,使屋頂材料I之間沿該寬度方向依次接合,在無螺栓狀態下(嵌合式)修聾完屋頂(參照專利文獻I)。圖I (a)、(b)所示的屋頂材料I的前傾側嵌合部2具有從中央的屋頂材料主板部7的與屋頂材料I的寬度方向對應的寬度方向的一端側邊緣經由上升部8延伸設置的彎折部即嵌合雄榫部9 ;以及從該嵌合雄榫部9經由水平的頂邊10依次延伸設置的傾斜內邊11及鉤掛邊12。另外,屋頂材料I的套側嵌合部3的兩個凸部5、6中靠近屋頂材料主板部7的凸部5具有從屋頂材料主板部7的上述寬度方向的另一端側邊緣經由上升部13延伸設置的彎折部即嵌合雄榫部14 ;以及從該嵌合雄榫部14經由水平的頂邊15依次延伸設置的下降內邊16及傾斜內邊17。進而,相距屋頂材料主板部7較遠的凸部6具有從中央凹部4依次延伸設置的傾斜內邊18以及稍微向內傾斜的上升內邊19、從該上升內邊19經由水平的頂邊20延伸設置的彎折部即嵌合雄榫部21、以及從該嵌合雄榫部21延伸設置的鉤掛邊22。圖I (a)所示的吊具31與圖I (b)所示的吊具31不相同。圖I (a)所示的吊具31的第一、第二固定部32、33分別具有沿中央的吊具主板部34的上述橫向的兩端邊緣彎曲形成的雄榫部35、36 ;以及從這些雄榫部35、36延伸設置的水平的頂邊37、38,且第一、第二固定部32、33形成為反L字狀。在第二固定部33的雄榫部36向內突出設置有防旋轉用肋39。由此,圖I (a)所示的吊具31使屋頂材料I的前傾側嵌合部2的傾斜內邊11及鉤掛邊12載置于其第二固定部33的頂邊38以及防旋轉用肋39。另外,使屋頂材料I的前傾側嵌合部2的嵌合雄榫部9扣合于該第二固定部33的雄榫部36。由此,使屋頂材料I的前傾側嵌合部2嵌合于第二固定部33。另外,吊具31使凸部5的嵌合雄榫部14扣合于該第一固定部31的雄榫部35,并且使凸部5的下降內邊16扣合于該第一固定部31的頂邊37。由此,使屋頂材料I的套側嵌合部3的凸部5嵌合于第一固定部31,進而,使凸部6的上升內邊19扣合于已經嵌合于第二固定部32的前傾側嵌合部2的傾斜內邊11。另外,通過使凸部6的嵌合雄榫部21扣合于該前傾側嵌合部2的嵌合雄榫部9,從而經由前傾側嵌合部2使屋頂材料I的套側嵌合部3的凸部6嵌合于第二固定部33。 另外,圖I (b)所示的吊具31的第一、第二固定部32、33分別具有從中央的吊具主板部34的上述寬度方向的兩端邊緣向側方依次延伸設置的傾斜邊40、41以及上升邊42、43。進而,第一固定部32具有從該上升邊42依次延伸設置的水平的頂邊44以及向下傾斜的鉤掛邊45。另外,第二固定部33具有從該上升邊43延伸設置的向下傾斜的鉤掛邊46。由此,圖I (b)所示的吊具31使屋頂材料I的前傾側嵌合部2的傾斜內邊11及鉤掛邊12扣合于該第二固定部33的上升邊43,并且使屋頂材料I的前傾側嵌合部2的嵌合雄榫部9扣合于該第二固定部33的鉤掛邊46。由此,使屋頂材料I的前傾側嵌合部2嵌合于第二固定部33。另外,該吊具31使凸部5的嵌合雄榫部14扣合于該第一固定部32的鉤掛邊45,并且使凸部5的下降內邊16扣合于該第一固定部32的上升邊42。由此,使屋頂材料I的套側嵌合部3的凸部5嵌合于第一固定部32,進而,使凸部6的上升內邊19嵌合于已經嵌合于第二固定部33的前傾側嵌合部2的傾斜內邊11。另外,通過使凸部6的嵌合雄榫部21扣合于該前傾側嵌合部2的嵌合雄榫部9,從而經由前傾側嵌合部2使屋頂材料I的套側嵌合部3的凸部6嵌合于第二固定部33。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9-84926號公報然而,在使用圖I (a)所示的吊具31的情況下,當使屋頂材料I的靠近主板部7的凸部5嵌合于吊具31的第一固定部32時,該第一固定部32的頂邊37的端邊緣與屋頂材料I的凸部5的下降內邊16滑動接觸。因此存在屋頂材料I的背面有可能受損的問題。另外,在屋頂材料I的背面鋪設有絕熱材料的情況下存在該絕熱材料可能鉤掛于頂邊37的端邊緣而剝落的問題。進而,由于吊具31的雄榫部35、36通過厚板的彎曲成形而形成,因此,不能充分減小其曲率半徑。因此,還存在屋頂材料I的嵌合雄榫部9、14容易從這些雄榫部35、36脫落的問題,尤其,在屋頂材料I的背面鋪設有絕熱材料的情況下該問題尤為顯著。進而,第一、第二固定部32、33的頂邊37、38在吊具31的與屋頂材料I的長邊方向(在圖中與紙面正交的方向)對應的進深方向的尺寸的全長范圍具有寬闊且平坦的表面,雄榫部35、36的向下的外表面也具有比較寬闊且平坦的表面。因此,在屋頂材料I的背面鋪設有絕熱材料的情況下,從第一、第二固定部32、33的頂邊37、38以及雄榫部35、36的向下的外表面施加于絕熱材料的表面壓力變低。由此,由于絕熱材料的壓縮不充足,由此對屋頂材料I與吊具31的嵌合狀態造成影響,因此存在需要調整吊具31的設置高度的問題。另夕卜,還存在不論有無絕熱材料都需要改變吊具31的設置高度的問題。此外,在圖I (a)所示的吊具31中,雄榫部35、36從吊具主板部34以較低角度上升,且吊具主板部34是平坦的。因此,這樣,當為了使屋頂材料I嵌合而施加向下的按壓力時,雄榫部35、36容易傾倒。因此,從吊具主板部34的上述進深方向的兩端邊緣至雄榫部35,36通過焊接等設置有向上的凸緣,由此加強吊具主板部34以及雄榫部35、36。因此,存在吊具的制造增加工時和費用的問題。另一方面,在使用圖I (b)所示的吊具31的情況下,在吊具31的鉤掛邊45、46的端邊緣的上述進深方向的尺寸的全長范圍的較長端面嵌合屋頂材料I的嵌合雄榫部9、14。因此,在屋頂材料I的背面鋪設有絕熱材料的情況下,由于上述嵌合施加于絕熱材料的表面壓カ變低,由此鉤掛邊45、46的端邊緣不易咬接于該絕熱材料。因此,存在屋頂材料I的嵌合雄榫部9、14易于從吊具31的鉤掛邊45、46脫落的問題。進而,第一固定部32的頂邊44具有在上述進深方向的尺寸的全長范圍的平坦且寬闊的面積,且鉤掛邊45的端邊緣也具有在上述進深方向的全長范圍的較長的端面。因此,在屋頂材料I的背面鋪設有絕熱材料的情況下,從第一固定部32的頂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工藤教雄,長岐大三,
申請(專利權)人:JFE鋼板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