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使用水作為發泡劑的同時多元醇體系液的粘度低、貯藏穩定性良好且可制造粘接性和難燃性優良的硬質發泡合成樹脂的硬質發泡合成樹脂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是使包括多元醇(A)和多元醇(B)的多元醇混合物(P)和多異氰酸酯化合物(I)在包括水的發泡劑、催化劑、整泡劑和阻燃劑的存在下反應來制造硬質發泡合成樹脂的方法。多元醇(A)是使烯化氧與雙酚化合物開環加成聚合而得的羥值為56~25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多元醇(B)是使烯化氧與曼尼希縮合物開環加成聚合而得的羥值為100~80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使多元醇混合物和多異氰酸酯化合物在發泡劑和催化劑等的存在下反應來制造硬質發泡合成樹脂的方法。
技術介紹
硬質發泡合成樹脂領域中,基于 對地球環境的保護,近年來在研究減少一直以來作為發泡劑的氫氟烴(例如HFC-245fa、HFC-365mfc等,以下稱為HFC類)的使用量并使用水作為發泡劑來進行補足的技木。但是,獲得同等的發泡密度所需的HFC類和水的使用量中,水的使用量極低,因此如果使用水代替HFC類,則HFC類的溶劑效果減少,存在包含多元醇、發泡劑、整泡劑、催化劑和根據需要采用的摻合劑的多元醇體系液的粘度増大的問題。如果多元醇體系液的粘度増大,則成形性和施工性容易劣化。對于用作例如住宅的內墻或外墻材料以及門等的芯材的硬質發泡合成樹脂,要求粘接性和難燃性良好。作為適合于制造粘接性和難燃性良好的硬質發泡合成樹脂的多元醇,一直以來采用使ニ羧酸化合物酯化而得的聚酯多元醇。然而,采用大量的水作為發泡劑或發泡劑僅包括水的情況下,在多元醇體系液中,聚酯多元醇類可能會在胺催化劑等的存在下發生水解而產生酸。如果因該酸而發生催化劑的失活,則不會發生與設計一致的發泡反應。即,存在包含聚酯多元醇類和水的多元醇體系液的貯藏穩定性容易變差的問題。針對該問題,下述專利文獻I中提出了通過使用季銨鹽作為催化劑來抑制聚酯多元醇的水解的方法,但無法獲得足夠的貯藏穩定性。下述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多元醇成分僅使用聚醚多元醇類而通過水發泡來制造硬質發泡合成樹脂時使用雙酚A的烯化氧加成體作為多元醇成分的一部分的方法。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日本專利特開2005-126695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6-291124號公報專利技術的概要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方法中,多元醇成分不包括聚酯多元醇類,因此貯藏穩定性的問題得到解決。然而,專利文獻2中所用的雙酚A的烯化氧加成體的羥值高達280 400mgK0H/g,因此反應分子間的氫鍵增強,多元醇體系液的粘度容易升高。此外,還記載了該雙酚A的烯化氧加成體的使用量如果超過全部多元醇成分的20質量%,則與面材的粘接性變差,實施例中的多元醇成分除了高羥值的雙酚A的烯化氧加成體之外,還包括60 80質量%羥值為450mgK0H/g的甲苯ニ胺的烯化氧加成體。甲苯ニ胺的烯化氧加成體不僅粘度較高,而且羥值高,因此反應分子間的氫鍵增強,多元醇體系液的粘度容易變得更高。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專利技術,其目的在于提供使用水作為發泡劑的同時多元醇體系液的粘度低、貯藏穩定性良好且可制造維持作為硬質發泡合成樹脂的強度的同時粘接性和難燃性優良的硬質發泡合成樹脂的。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的
技術實現思路
。,其特征在于,包括使多元醇混合物(P)和多異氰酸酯化合物(I)在發泡劑、催化劑、整泡劑和阻燃劑的存在下反應來制造硬質發泡合成樹脂的エ序,所述發泡劑包括水,所述多元醇混合物(P)包括下述多元醇(A)和多元醇(B),該多元醇(A)和多元醇(B)的質量比(A)/(B)為10/90 90/10 ;多元醇(A):將雙酚化合物作為引發劑,使烯化氧開環加成聚合而得,羥值為56 250mgK0H/g的聚醚多元醇;多元醇(B):將使酚類、醛類和烷醇胺類反應而得的曼尼希縮合物作為引發劑,使烯化氧開環加成聚合而得,輕值為100 800mgK0H/g的聚醚多元醇。如上述所述的,其中,所述多元醇㈧的所述烯化氧包括環氧こ烷。如上述所述的,其中,所述多元醇㈧的所述烯化氧中,全部烯化氧100質量%中,環氧こ烷的比例超過50質量%且在100質量%以下。如上述 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其中,所述多元醇(B)的所述烯化氧包括環氧こ烷。如上述所述的,其中,所述多元醇⑶的所述烯化氧中,全部烯化氧100質量%中,環氧こ烷的比例為10 100質量%。如上述 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其中,所述多元醇(A)中,雙酚化合物為選自雙酚A、雙酚F、雙酚S、4,4’- ニ羥基聯苯和2,2’-雙(4-羥基苯基)六氟丙烷的I種以上。如上述 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其中,所述多元醇(B)中,相對于I摩爾所述酚類,所述醛類的比例為O. 3摩爾以上3. O摩爾以下,相對于I摩爾所述醛類,所述烷醇胺類的比例為O. 7摩爾以上12. O摩爾以下。如上述 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其中,所述發泡劑僅使用水。如上述所述的,其中,水的使用量相對于100質量份多元醇混合物(P)為O. 5 10質量份。如上述 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其中,通過噴霧法制造硬質發泡合成樹脂。專利技術的效果如果使用本專利技術的,則使用水作為發泡劑的同吋,多元醇體系液的粘度低,貯藏穩定性良好,且可制造粘接性和難燃性優良的硬質發泡合成樹脂。特別適合于需要優良的粘接性的采用噴霧法的硬質發泡合成樹脂的制造。實施專利技術的方式本專利技術中的“多元醇體系液”是指與多異氰酸酯化合物反應的溶液,除多元醇之外還包含發泡劑、整泡劑、催化劑、阻燃劑等根據需要采用的摻合剤。本專利技術中的“硬質發泡合成樹脂”是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硬質聚異氰脲酸酯泡沫塑料的總稱。以下,也稱作硬質泡沫塑料。本專利技術中的“曼尼希縮合物”是指使酚類、醛類和烷醇胺類反應而得的化合物。本專利技術中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是指通過在聚醚多元醇或聚酷多元醇等基礎多元醇(W’ )中使具有聚合性不飽和鍵的單體聚合形成聚合物粒子,使該聚合物粒子分散于該基礎多元醇(W’)中而得的多元醇(W)。本專利技術中的多元醇混合物(P)由聚醚多元醇構成,包括多元醇(A)和多元醇(B)。 本專利技術中,為了多元醇體系液的貯藏穩定性,不使用聚酯多元醇。多元醇(A)是將雙酚化合物作為引發劑,使烯化氧開環加成聚合而得的聚醚多元醇。作為引發劑的雙酚化合物可使用選自雙酚A、雙酚F、雙酚S、4,4’ - ニ羥基聯苯和2,2’ -雙(4-羥基苯基)六氟丙烷的I種以上。從容易獲得的角度來看,更優選的是雙酚A、雙酚F、雙酚S等。與作為引發劑的雙酚化合物加成的烯化氧的加成量相對于I摩爾雙酚化合物較好是4 40摩爾,更好是6 30摩爾。如果烯化氧的加成量在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則多元醇(A)的粘度容易降低。如果烯化氧的加成量在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則將所得的多元醇(A)用于硬質泡沫塑料的制造時,易獲得良好的強度,易抑制硬質泡沫塑料的收縮。作為與引發劑開環加成聚合的烯化氧,較好是選自環氧こ烷、環氧丙烷和環氧丁燒的I種以上。從多元醇(A)的粘度容易變得更低的角度來看,該烯化氧較好是包括環氧こ烷(以下也稱E0),更好是僅EO或者EO和環氧丙烷(以下也稱PO)的組合。將用于開環加成聚合反應的全部烯化氧設為100質量%吋,較好是其中的EO的比例超過50質量%且在100質量%以下。更好是80 100質量最好是100質量%。如果超過50質量%,則多元醇(A)的粘度容易降低,有利于降低多元醇混合物(P)的液體粘度。如果多元醇混合物(P)的粘度低,則多元醇體系液的粘度低,與被粘體的浸潤性變好,因而粘接性提聞,難燃性也提聞。此外,EO有利于多元醇⑷的親水性的提高。如果多元醇⑷的親水性高,則含作為發泡劑的水的多元醇體系液中與水的相容性和多元醇的溶解性提高。多元醇(A)組合多種多元醇使用的情況下,該EO的比例是以多元醇㈧整體計的值。并用EO和PO的情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藪野達哉,清水勝彥,林知弘,豐田賢伯,
申請(專利權)人:旭硝子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