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機線圈梭形繞線模,其包括基板、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引線長度定位滑塊、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所述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和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用螺釘固定在基板上,基板固定在繞線機轉輪上,圓柱繞線頭I和圓柱繞線頭II之間的距離與線圈的長度相匹配,在所述線圈首端固定裝置右側基板上用螺釘固定有引線長度定位滑塊,引線長度定位滑塊與圓柱繞線頭I之間的距離與引線長度相匹配。該繞線模可以安裝固定在繞線機上,根據工作人員的需要換用不同大小的圓柱繞線頭、調整繞線頭的距離等繞制不同規格、不同引線長度的線圈梭形,操作方便,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機制造,尤其涉及一種電機線圈梭形繞線模。
技術介紹
目前,對于閉口線圈電機的制造過程中,線圈漲形前均需繞制成梭形。線圈使用普通繞線模繞制梭形時,需將線圈引線穿過一 U形槽,預留較大長度余量并擰緊槽側螺桿卡緊固定在模具上繞線,存在著起始引線裝夾繁瑣,且不能根據需要較為精確的預留引線長度;一個線圈梭形繞完線后需用扳手或螺絲刀松開繞線模一端繞線頭以從模具上取下線圈,繞制下一個線圈又需重新用卷尺測量定位將繞線頭復位并重新擰緊螺栓固定,操作繁瑣復雜,連續繞線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機線圈梭形繞線模,克服普通繞線模裝夾起始引線與取下線圈新繞下一個操作繁瑣復雜的缺陷,提高線圈梭形繞線的繞線效率。該繞線模可以安裝固定在繞線機上,根據工作人員的需要換用不同大小的繞線頭、調整繞線頭的距離等繞制不同規格、不同引線長度的線圈梭形,操作方便,維護簡單,成本低廉,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機線圈梭形繞線模,其包括基板、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引線長度定位滑塊、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所述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和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用螺釘固定在基板上,基板用螺栓固定在繞線機轉輪上。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包括連接底板I、圓柱繞線頭I及引線壓緊裝置,圓柱繞線頭I及右側的引線壓緊裝置設在連接底板I的上表面,連接底板I固定在基板左上部;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包括連接底板II、圓柱繞線頭II,圓柱繞線頭II設在連接底板II的上表面,連接底板II固定在基板右上部。所述圓柱繞線頭I和圓柱繞線頭II之間的距離與線圈的長度相匹配,在所述線圈首端固定裝置右側基板上用螺釘固定有引線長度定位滑塊,引線長度定位滑塊與圓柱繞線頭I之間的距離與引線長度相匹配。所述線圈引線壓緊裝置包括凹缺擋塊及與之相配的壓塊扳手,凹缺擋塊嵌于圓柱繞線頭I右側的連接底板I上,凹缺擋塊凹缺開口方向對應設有壓塊、扳手組合而成的壓塊扳手;所述壓塊扳手壓塊通過轉動銷連在扳手上,扳手再通過轉動銷固定在連接底板I上。為了便于線圈梭形的拆卸,所述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連接底板II下表面擰有依次穿過條形板、基板的螺釘,條形板中間穿有螺桿將整個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頂緊固定在基板右端,繞線時通過擰緊或松開穿過條形板中間的螺桿固定或放松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為了便于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的固定或放松,所述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穿過條形板中間的螺桿上設有手柄。為了利于不同長度線圈的繞制,所述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在基板上可沿基板軸線左右調節。為了利于不同長度線圈的繞制,所述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在基板上可沿基板軸線左右調節。為了防止線圈繞制時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和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沿基板發生左右位移,便于同一系列線圈長度的繞制,所述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右側、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的兩側分別設有定位塊。為了方便取下線圈梭形時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向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方向偏斜,所述定位塊朝向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一側設有倒角。為了便于線圈連續繞制的拆、裝模,所述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的條形板中間設有帶手柄的螺桿,所述引線壓緊裝置壓塊扳手的扳手上連有一連勾,壓塊扳手通過該連勾勾掛在連接板I上可懸于引線壓緊裝置凹缺擋塊凹缺開口上。 為了更好的固定、保護引線,便于引線抆直,所述引線壓緊裝置凹缺擋塊設有弧形缺口,壓塊頭部相應設為弧形。為適應兩端不同大小R角線圈梭形的繞制,圓柱繞線頭I和圓柱繞線頭II可制成不同大小的一系列規格,并在繞線時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安裝使用。為便于圓柱繞線頭的拆、裝,所述圓柱繞線頭I、圓柱繞線頭頂面開有螺絲刀槽,底面設有螺柱,通過螺柱分別擰緊固定在連接板I、連接板II上。為便于引線定位,防止引線垂落,引線長度定位滑塊頂端設有一 L形臺階靠壁以落放引線頭。工作時,基板固定在繞線機轉輪上,根據線圈梭形R角大小選裝好圓柱繞線頭I、圓柱繞線頭II,松開定位塊、連接板I、連接板II、引線長度定位滑塊,根據線圈梭形長度調整好兩圓柱繞線頭的距離并使之與基板中心對稱,擰緊螺栓固定定位塊、連接板I和連接板II;根據引線長度調整好引線長度定位滑塊與圓柱繞線頭I之間的距離,擰緊螺栓固定引線長度定位滑塊。繞線時,提起引線壓緊裝置扳手通過連勾掛在連接板I勾槽上,將引線由圓柱繞線頭I穿過引線壓緊裝置凹缺擋塊與壓塊之間抵放在引線長度定位滑塊頂端L形臺階壁上,松開引線壓緊裝置連勾壓下扳手用壓塊將引線壓入凹缺擋塊弧形凹缺中卡緊固定,啟動繞線機開始繞線。線圈梭形繞完后,停機并根據引線長度剪斷尾線,提起引線壓緊裝置壓塊扳手通過其上的連勾勾掛在連接塊I上松開引線;擰松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條形板中間帶柄螺桿,向外微頂出連接塊II并向右扳動帶柄螺桿使連接塊II及圓柱繞線頭II向左微傾松開線圈梭形,取出線圈梭形,扳正連接塊II和圓柱繞線頭II并擰緊帶柄螺桿固定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按上述步驟重新繞制下一個線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很好的解決了普通繞線模裝夾起始引線與取下線圈新繞下一個繁瑣復雜的問題,提高線圈梭形的繞線效率。該繞線模可以安裝固定在繞線機上,根據工作人員的需要換用不同大小的圓柱繞線頭、調整繞線頭的距離等繞制不同規格、不同引線長度的線圈梭形,操作方便,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圖。圖3是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俯視圖。圖5是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A-A剖視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工作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照附圖,本實施例包括包括基板I、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2、引線長度定位滑塊3、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4,所述基板I用螺栓固定在繞線機轉輪8上,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2、引線長度定位滑塊3、和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4通過螺釘固定在基板I上。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2包括連接底板I 2-1、圓柱繞線頭I 2-2、引線壓緊裝置2-3,圓柱繞線頭I 2-2及右側的引線壓緊裝置2-3設在連接底板I 2-1的上表面,連接底板I 2_1固定在基板I左端;引線長度定位滑塊3固定在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2靠右的基板I上;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4包括連接底板II 4-1、圓柱繞線頭II 4-2、條形板4-3、帶柄螺桿4-4和定位塊4-5。圓柱繞線頭II 4-2設在連接底板II 4_1的上表面,連接底板II 4-1下表面擰有依次穿過條形板4-3、基板I的螺釘,條形板4-3中間穿有帶柄螺桿4-4將整個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4頂緊固定在基板I右端,連接底板II 4-1左右兩側固定分別有定位塊4-5;所述圓柱繞線頭I 2-2和圓柱繞線頭II 4-2之間的距離與線圈梭形的長度相匹配,圓柱繞線頭I 2-2繞制線圈梭形首端6,圓柱繞線頭II 4-2繞制線圈梭形尾端10,圓柱繞線頭I 2-2、圓柱繞線頭II 4-2分別頂緊線圈梭形首端6及線圈梭形尾端10使線圈梭形張緊固定;引線長度定位滑塊3與圓柱繞線頭I 2-2之間的距離與線圈梭形引線7長度相匹配。工作時,線圈梭形繞線模5的基板I固定在繞線機轉輪8上,根據線圈梭形R角大小選裝好圓柱繞線頭I 2-2、圓柱繞線頭II 4-2,松開定位塊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機線圈梭形繞線模,其包括基板、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引線長度定位滑塊、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和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固定在基板上,基板固定在繞線機轉輪上,線圈梭形首端固定裝置包括連接底板Ⅰ、圓柱繞線頭I及引線壓緊裝置,圓柱繞線頭I及右側的引線壓緊裝置設在連接底板I的上表面,連接底板I固定在基板左上部;線圈梭形尾端固定裝置包括連接底板II、圓柱繞線頭II,圓柱繞線頭II設在連接底板II的上表面,連接底板II固定在基板右上部,所述圓柱繞線頭I和圓柱繞線頭II之間的距離與線圈的長度相匹配,在所述線圈首端固定裝置右側基板上用螺釘固定有引線長度定位滑塊,引線長度定位滑塊與圓柱繞線頭I之間的距離與引線長度相匹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一香,廖正剛,彭程,陳震林,徐冬,
申請(專利權)人: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