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可以使印刷電路板小型化的熔絲塊,該熔絲塊包括形成為L狀的多個匯流排。每個匯流排在其一端處設置有至少一個與熔絲相連的音叉狀連接部分,而在其另一端處設置有至少一個通過釬焊與印刷電路板相連的一個板連接部分。各匯流排沿方向X平行布置并且沿方向Y疊置以形成四個層。在從印刷電路板開始數的第三層中的匯流排的板連接部分以及在第二層中的匯流排的板連接部分以一行的方式布置在一條直線上,使得總行數小于總層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安裝在電路板上以便分配電力的熔絲塊,以及具有該熔絲塊的電接線箱。
技術介紹
在汽車上安裝有各種電子裝置。供應電力并且向所述各種電子裝置傳送數據信號的電接線箱被適當地設置在汽車的合適位置處。在本專利技術中,將接線塊(或接線箱)、熔絲塊(熔絲箱)和繼電器塊(繼電器箱)稱為電接線箱,作為下文中的總名稱。根據汽車的類型,電接線箱具有各種結構。例如,電接線箱具有安裝在電路板213處的熔絲塊201,用于分配電力供應(參見專利文獻I)。 熔絲塊201由金屬板形成,并且包括彎折成L形狀的多個匯流排202、203、204、205以及用于保持該匯流排202、203、204、205的由合成樹脂制成的保持部件214。匯流排202、203,204,205的每一個在其一端處均設置有至少一個待與熔絲209相連的音叉狀連接部206,并且在其另一端處設置有至少一個待通過釬焊與印刷電路板213相連接的一個板連接部分207。在圖10中,示出了音叉狀連接部分206與板連接部分207之間的連結部208。匯流排202、203、204、205沿著方向X平行布置,并且沿著方向Y疊置以形成四層。換句話說,其中所述音叉狀連接部分206沿方向X平行布置的各匯流排沿著方向Y疊置成四層,并且,設置在與方向X垂直的一條直線上的四個板連接部分207沿方向Z布置成一排。引用列表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 2009-152108
技術實現思路
要解決的目的根據具有上述通常熔絲塊的電接線箱,需要進一步使印刷電路板213小型化。 根據上述需求,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使印刷電路板小型化的熔絲塊,以及一種具有該熔絲塊的電接線箱。如何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熔絲塊,其中設置有多個匯流排,該多個匯流排形成為L狀,并且在其一端處設置有至少一個與熔絲相連的音叉狀連接部分,而在其另一端處設置有至少一個通過釬焊與印刷電路板相連的一個板連接部分;并且設置有多個層,在每一個層中,所述多個匯流排的一些所述音叉狀連接部分平行地布置在同一層中;并且在至少一層中的匯流排的所述板連接部分以及在該至少一層正下方的層中的其它匯流排的所述板連接部分以一行的形式布置在同一直線上;并且,其中布置有所述板連接部分的總行數小于其中布置有所述音叉狀連接部分的總層數。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電接線箱包括上述的熔絲塊、其中安裝有該熔絲塊的印刷電路板以及收容該熔絲塊和印刷電路板的殼體。本專利技術的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在至少一層中的匯流排的板連接部分以及在該至少一層正下方的層中的其它匯流排的板連接部分以一行的形式布置在同一直線上;并且在所述至少一層與在該至少一層正下方的層的每一者中,所述板連接部分的總數小于所述音叉狀連接部分的總數。因而,可以減小板連接部分在印刷電路板中的安裝面積,使得可以使印刷電路板小型化。根據本專利技術,電接線箱包括上述的熔絲塊、其中安裝有該熔絲塊的印刷電路板以及容納該熔絲塊和印刷電路板的殼體,使得可以使該電接線箱小型化。 附圖說明圖I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熔絲塊的一實施例的透視圖。圖2是沿圖I的線A-A截取的剖視圖。圖3是沿圖I的線B-B截取的剖視圖。圖4是沿圖I的線C-C截取的剖視圖。圖5是沿圖I的線D-D截取的剖視圖。圖6是沿圖I的線E-E截取的剖視圖。圖7是構成圖I所示的熔絲塊的匯流排的透視圖。圖8是圖I所示的熔絲塊的電路的示意圖。圖9是包括圖I所示的熔絲塊的電接線箱的透視圖;并且圖10是示出了由現有技術的電接線箱構成的熔絲塊的主要部件的說明圖。附圖標號I熔絲塊2匯流排3a-3e 匯流排4a-4i 匯流排4、34 孔5匯流排6 音叉狀連接部分7 板連接部分9 熔絲10 電接線箱13 印刷電路板具體實施例方式將參考圖1-9,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熔絲塊和電接線箱。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電接線箱10安裝在車輛上,以便供應電力和向布置在該車輛上的電子裝置發送數據信號。圖9所示的電接線箱包括分配從蓄電和和交流電機其中之一所供應的電力的熔絲塊I、將與布線束相連接的接線塊17、印刷電路板13 (示于圖2)以及收容該熔絲塊I、接線塊17和印刷電路板13的殼體16。圖I和圖2所示的熔絲塊I包括匯流排集合體11,其中通過由合成樹脂制成的保持部件14來支撐多個匯流排2、3a-3e、4a-4i和5 ;以及熔絲集合體12,其中通過由合成樹脂制成的保持部件15來支撐多個熔絲9。當如圖2所示將匯流排集合體11和熔絲集合體12組裝在一起時,將每個匯流排2、3a-3e、4a-4i和5與每個熔絲9的端子電連接。匯流排2、3a-3e、4a_4i和5通過壓力加工銅板而形成。所述多個匯流排2、3a_3e、4a-4i和5每一者都在其一端處設置有至少一個待與熔絲9相連的音叉狀連接部分6,而在其另一端處設置有至少一個待通過釬焊與印刷電路板相連的一個板連接部分7。通過彎折音叉狀連接部分6與板連接部分7之間的連結部8,所述匯流排2、3a-3e、4a-4i和5形成為L形狀。音叉狀連接部分6構造成具有狹縫60的音叉形狀,熔絲9的端子可以插入到該狹縫60中。 板連接部分70形成為可以插入在印刷電路板13的通孔中的銷狀。將該板連接部分7插入到印刷電路板13的通孔中,并且通過釬焊固定于該印刷電路板13的印刷線路上。匯流排2、3a_3e、4a_4i和5沿著方向X相互平行地排布,同時沿著方向Y依次疊置以形成四個層。所述方向Y是與印刷電路板13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所述方向X是垂直于方向Y的方向。簡而言之,在每一層中所述音叉狀連接部分6都沿著方向X相互平行地排布的所述四個層沿著方向Y布置。在本實施例中,將距離印刷電路板13最近的那一層指定為第一層,而將距離印刷電路板13最遠的那一層指定為第四層。如圖7所示,布置在第一層中的每個匯流排2以及布置在第四層中的每個匯流排5分別包括一個音叉狀連接部分6和一個板連接部分7。布置在第二層中的每個匯流排3a_3e包括兩個以上的音叉狀連接部分6以及一個以上的板連接部分7。在第二層中,板連接部分7的總數小于音叉狀連接部分6的總數。布置在第二層一端處的匯流排3a設置有功率輸入端子30,來自蓄電池或交流電機的電力輸入到該功率輸入端子30(參見圖8)。布置在第三層中的匯流排4a-4i中的三個匯流排4e、4g、4h每一者都包括一個音叉狀連接部分6和一個板連接部分7。除了上述三個匯流排之外的其它匯流排4a、4b、4e、4f和4i每一者都包括兩個以上的音叉狀連接部分6和一個以上的板連接部分7。在該第三層中,板連接部分7的總數小于音叉狀連接部分6的總數。布置在第一層中的匯流排2每一者以及布置在第四層中的匯流排5每一者都位于圖8中的區域G,即,位于熔絲9的下游的位置。布置在第二層中的匯流排3a-3e每一者以及布置在第三層中的匯流排4a-4e每一者都位于圖8中的區域F,即,位于熔絲9的上游的位置。將上述的匯流排2、3a-3e、4a_4i和5插入到布置在保持部件14處的孔中,并且由該保持部件14保持。根據本專利技術,代替上述實施例,所述匯流排2、3a-3e、4a-4i和5也可以由夾物模壓(insertion molding) 一體地形成在所述保持部件14中。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熔絲塊構造成將布置在第三層中的匯流排4a_4i的板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熔絲塊,包括:多個匯流排,該多個匯流排形成為L狀,并且在每個匯流排的一端處設置有至少一個與熔絲相連的音叉狀連接部分,而在每個匯流排的另一端處設置有至少一個通過釬焊與印刷電路板相連的板連接部分;以及相互疊置的多個層,在每一個層中,所述多個匯流排的一些音叉狀連接部分平行地布置,其中,在至少一層中的匯流排的所述板連接部分以及在該至少一層正下方的一層中的其它匯流排的所述板連接部分以一行的形式布置在同一直線上;并且其中布置有所述板連接部分的總行數小于其中布置有所述音叉狀連接部分的總層數。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小澤圭介,久保田滿治,
申請(專利權)人:矢崎總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