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VA顯示模式補償架構及VA顯示模式液晶顯示裝置。該VA顯示模式補償架構包括由上至下順序配置的第一TAC層、第一偏光層、第二TAC層、垂直配向液晶盒、雙軸補償膜、第二偏光層及第三TAC層,以該垂直配向液晶盒也即VA液晶顯示器的水平視角0度方向為基準,該第一偏光層的吸收軸呈90度,該第二TAC層的慢軸呈0度,該雙軸補償膜的慢軸呈90度,該第二偏光層的吸收軸呈0度。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VA顯示模式液晶顯示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的VA顯示模式補償架構及VA顯示模式液晶顯示裝置能夠使暗態漏光嚴重的視角往垂直視角偏轉,增加近水平視角的對比度和清晰度,可以通過合理的搭配單層雙軸補償膜的補償值和TAC層的補償值來達到理想的暗態漏光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晶顯示裝置,尤其涉及一種VA顯示模式補償架構及VA顯示模式液晶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TFT (Thin Film Transistor)-LCD即薄膜晶體管LCD,是有源矩陣類型液晶顯示器(AM-IXD)中的一種。液晶平板顯示器,特別TFT-IXD,是目前唯一在亮度、對比度、功耗、壽命、體積和重量等綜合性能上全面趕上和超過CRT的顯示器件,它的性能優良、大規模生產特性好,自動化程度高,原材料成本低廉,發展空間廣闊,將迅速成為新世紀的主流產品,是21世紀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但是,隨著TFT-IXD的觀察角度增大,畫面的對比度不斷降低,畫面的清晰度下降,這是液晶層中液晶分子的雙折射率隨觀察角度變化發生改變的結果。對于普通的液晶顯示屏來說,當從某個角度觀看普通的液晶顯示屏時,將發現它的亮度急遽的損失(變暗)及變色。傳統的液晶顯示器通常只有90度的視角,也就是左/右兩邊各45度。如果只有一位觀看者的話,這個問題可以忽略,例如筆記本顯示屏,但是如果有超過一位以上的觀看者,例如想要展示某個畫面給客人看或是多人一起玩游戲機,大概只能一直聽他們抱怨顯示器的質量有多糟糕。制作液晶顯示器的線狀液晶是一種具有雙折射率Λ η的物質,當光線通過液晶分子后,可分成尋常光線(ordinary ray)與非常光線(extraordinary ray)兩道光,如果光線是斜向入射液晶分子,便會產生兩道折射光線,雙折射率Δη=ηθ-ηο, ne表示液晶分子對尋常光線的折射率,no表示液晶分子對非常光線的折射率。因此當光線經過上下兩片玻璃所夾住的液晶后,光線就會產生相位延遲(phase retardation)的現象。液晶盒的光線特性通常用相位延遲LC Δ nd來衡量,也稱為光程差,Δ η為雙折射率,d為液晶盒厚度,液晶盒不同視角下相位延遲的不同是其產生視角問題的由來。良好的光學補償膜的相位延遲可以跟線狀液晶的相位延遲互相抵消,就可以增廣液晶面板的可視角度。光學補償膜的補償原理一般是將液晶在不同視角產生的相位差進行修正,讓液晶分子的雙折射性質得到對稱性的補償。采用光學補償膜進行補償,可以有效降低暗態畫面的漏光,在一定視角內能大幅度提高畫面的對比度。光學補償膜從其功能目的來區分則可略為分單純改變相位的位相差膜、色差補償膜及視角擴大膜等。使用光學補償膜能降低液晶顯示器暗態時的漏光量,并且在一定視角內能大幅提高影像之對比、色度與克服部分灰階反轉問題。衡量光學補償膜特性的主要參數包括在平面方向上的面內延遲(補償)值Ro (通常也稱為Re),在厚度方向上的厚度延遲(補償)值Rth (面外延遲),折射率N,以及膜厚度d,滿足如下關系式Ro= (Nx-Ny) Xd ;Rth= Xd ;其中,Nx是膜平面內沿著慢軸(具有最大折射率的軸,也就是光線具有較慢傳播速率的振動方向)的折射率,Ny是膜平面內沿著快軸(具有最小折射率的軸,也就是光波具有較快傳播速率的振動方向,垂直于Nx)的折射率,Nz是膜平面方向的折射率(垂直于Nx和Ny)。目前,制造商們為了改善液晶顯示器的視角特性,提出了多種寬視角技術,例如面內切換(IPS,IN-PLANE-SWITCHING)、多區域垂直配向(MVA,MULTI-DOMAIN VERTICALALIGNMENT)、圖案垂直配向(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TN+FILM (扭曲向列型TFT-IXD+光學補償膜)等,這些技術都能把液晶顯示器的視角增加到160度,甚至更多。針對不同的液晶顯示模式,也即不同的液晶盒類型,使用的光學補償膜也不同,而且Ro和Rth值也需調節為合適的值?,F有大尺寸液晶電視使用的光學補償膜大多是針對VA (垂直配向)顯示模式,早期使用的有Konica(柯尼卡)公司的N-TAC,后來不斷發展形成OPTES (奧普士)公司的Zeonor,富士通的F-TAC系列,日東電工的X-plate等。參見圖IA及附圖說明圖1B,其為目前針對VA顯示模式常用的補償架構。圖IA所示為現有技術中針對VA顯示模式的單層Biaxial (雙軸補償膜)補償架構,由上至下主要包括TAC(三醋酸纖維素,Triacetyl Cellulose)層ILPVA (聚乙烯醇)層12, TAC M 13,PSA (壓敏膠)層14,垂直配向液晶盒(VA cell) 15,PSA層16,雙軸補償膜(Biaxial) 17,PVA層18,及TAC層19,僅具有一層雙軸補償膜17。圖IB所示為現有技術中針對VA顯示模式的雙層Biaxial (雙軸補償膜)補償架構,由上至下主要包括層疊設置的TAC層21,PVA層22,雙軸補償膜23,PSA層24,垂直配向液晶盒25,PSA層26,雙軸補償膜27,PVA層28,及TAC層29,具有兩層雙軸補償膜23、雙軸補償膜27。圖IA及圖IB主要顯示了補償架構,因此省略 了玻璃基板之類的結構,實際上垂直配向液晶盒是封裝于兩基板之間。PSA層主要起粘貼連接作用。PVA層即為由聚乙烯醇制成的偏光層,其具體配置可用其吸收軸角度來確定。TAC層主要用于保護PVA層,提升PVA層的機械性能,防止PVA層回縮,各TAC層還分別具有面外延遲值Rth。參見圖2A及圖2B,圖2A為圖IA所示補償架構的暗態漏光分布示意圖,圖2B為圖IB所示補償架構的暗態漏光分布示意圖。對于垂直配向液晶盒來說,暗態時即為液晶驅動電壓為O時。圖2A及圖2B中漏光分布以亮度隨視角的變化來表示,圖中4個同心圓由內至外分別表示垂直視角20度,40度,60度,及80度;80度同心圓外面標注的數字表示水平視角的大小。由于光學補償膜不像液晶一樣會隨著電壓而變化,因此,不可能使所有灰度級都得到補償,因此通常是選擇液晶暗態進行補償,提高其在大視角的對比度。如圖3所示,其為圖IA所示補償架構的慢軸、吸收軸角度設定示意圖,顯示了現行單層雙軸補償膜補償架構及其慢軸、吸收軸角度設定。TAC層11、PVA層12、TAC層13、PSA層14、垂直配向液晶盒15、PSA層16、雙軸補償膜17、PVA層18及TAC層19由上至下順序層疊設置,以垂直配向液晶盒15的水平視角O度方向為基準,PVA層12的吸收軸呈O度設置,TAC層13的慢軸呈90度設置,雙軸補償膜17的慢軸呈O度設置,PVA層18的吸收軸呈90度設置。表一、圖2A中單層雙軸補償膜架構補償暗態使用的LCAnd和補償值。權利要求1.一種VA顯示模式補償架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順序配置的第一TAC層、第一偏光層、第二 TAC層、垂直配向液晶盒、雙軸補償膜、第二偏光層及第三TAC層,以該垂直配向液晶盒也即VA液晶顯示器的水平視角O度方向為基準,該第一偏光層的吸收軸呈90度設置,該第二 TAC層的慢軸呈0度設置,該雙軸補償膜的慢軸呈90度設置,該第二偏光層的吸收軸呈0度設置。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VA顯示模式補償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層和第二偏光層為PVA層。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VA顯示模式補償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PSA層。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VA顯示模式補償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盒的相位延遲 LC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VA顯示模式補償架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順序配置的第一TAC層、第一偏光層、第二TAC層、垂直配向液晶盒、雙軸補償膜、第二偏光層及第三TAC層,以該垂直配向液晶盒也即VA液晶顯示器的水平視角0度方向為基準,該第一偏光層的吸收軸呈90度設置,該第二TAC層的慢軸呈0度設置,該雙軸補償膜的慢軸呈90度設置,該第二偏光層的吸收軸呈0度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康志聰,海博,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